(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臺灣導演齊柏林在所執導的《看見台灣》露天首映會。)
今年暑假起,幾部國片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翻滾吧!阿信》開出亮眼成績,緊接著《賽德克‧巴萊》更是聲勢驚人,合力「打趴西片」,頗令國人振奮!
為什麼有長達20多年的時間,
台灣的戲院都被好萊塢影片壟斷,看不到幾部國片呢?有人以為,是被所謂的「新電影」害了。為了在國際上得獎,台灣導演盡是拍一些光線暗暗的、鏡頭靜止的、讓人看不懂的深奧影片,所以搶不到市場。這種說法,其實是倒果為因的。「台灣新浪潮電影」,早在30年前就已啟動,在後來的十年間,國片市場仍然欣欣向榮。真正把國片打趴的「元凶」,是1989年,政府全面開放外片的決策。為了加入WTO,台灣電影市場門戶洞開,國片拼不過高成本、高娛樂性的好萊塢片,短短幾年,便兵敗如山倒至瀕臨消聲匿跡的窘境。為了挽救國片,政府推出輔導金政策,但平均每部影片最高只能領三千萬補助,根本拍不出吸引大眾的巨片,於是,導演們便只好往「藝術電影」的方向走,用最低的成本,拍出最優的內容,以拿獎為目標,國片與大眾的距離也就漸行漸遠。
2008年《海角七號》的成功,打破了這個僵局,重振了國人對本土影片的信心。很多人以為它是國片的奇蹟,殊不知,這與政府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是有關的。為了振興電影產業,新聞局訂定了電影公司向銀行貸款的優惠政策,《海角七號》就是第一部申請這個貸款機制的電影。它耗資五千萬,是那幾年成本最高的電影,並且出乎意料地創下國片票房最高紀錄。此後不少片商跟進,雖然不見得都成功,但至少證明了,本土商業片有市場,台灣也已經有能力製作出不輸好萊塢的巨片,但是,沒有足夠的資金,肯定拍不出雅俗共賞的好片。聽說有些想拍大片的導演,還在忙著集資,像魏德聖這樣且戰且走的恐怕不多,這或許也是他能創造奇蹟的原因吧。
2009年,行政院推出電影產業發展旗艦計畫,策略性補助中大型電影製作,在成本1億元以上的六部旗艦組國片中,《賽德克‧巴萊》是最早完成與上映的。大家在為它喝采之餘,卻也看到了幕後數不清的辛酸,而導演魏德聖表示,資金不足仍是最大的問題。媒體還報導,如果要讓魏導賺錢,就得早點去看,因為戲院與片商的拆帳是五五分,片商逐週下降5%。製片者苦哈哈地上山下海募款、拍戲,院線業者卻涼快地坐收其利,還賺得比較多,未免太不公平。
韓國電影產業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其本土電影的國內市場占有率,由1993年的16%,暴增到2001年的47%,2005年更高達60%。其中之一的配套措施,就是規定戲院每年要放滿146天的國片。台灣有業者表示,現在國內戲院播映國片,每日還可領1萬到3萬不等的輔導金,應該相對要求他們播放足額天數,以擔負支持國產電影的責任。我國的《電影法》雖然有「設定國片映演比率」的補救措施,但因為困難重重,並未實行。也許我們無法像韓國如此雷厲風行,但政府或許可以考慮在不引起爭議的情況下,適度施行溫和的保護措施。此外,應該規定有放映電影的電視台,投資相對比例的金額給國片做為回饋。對於企業投資電影,也應該有更積極的獎勵辦法。總而言之,應盡可能讓導演無後顧之憂,專心拍出叫好又叫座的本土電影,以饗國人。
電影是文創業的龍頭,因為它是綜合性的藝術,一旦成功,可帶動相關文創業,如唱片、書籍出版業等,甚至包括其他周邊文化產業,如觀光、飲食等產業的振興。政府推動文創業,無論如何,都不要忘記把電影擺在第一位。唯有全面提升國片的
競爭力,文創政策才稱得上成功。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