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More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國政基金會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人民幣國際化之可行性分析

人民幣國際化之可行性分析

國政研究 財金

作者: 謝明瑞 ( 2013年10月23日 11:21)
關鍵字:人民幣 國際化 IMF

%
熱門指數
分享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人民幣。)

在21世紀的國際經濟社會中,美國與中國大陸是世界經濟強國;由於二千年以後的世界經濟發展已逐漸轉移到亞洲,地大物博的中國大陸也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而人民幣國際化也愈來愈受到重視;唯貨幣國際化必須符合IMF的規範,而若以中國大陸當前的政治情勢與經濟發展前景來觀察,人民幣國際化雖有其必要性,但並未至成熟階段;因此,人民幣若要進一步成為國際貨幣,除需考量貨幣國際化的優缺點,以及其利弊得失之外,尚須進一步考量中國政治環境的特殊,以及經濟環境的改變與修正,唯有讓中國的政經環境更能符合經濟國際化與自由化的訴求,且其做法並能符合先進國家的利益,則人民幣才有進一步成為國際貨幣的可能。因此,二千年後的中國經濟雖已快速崛起,並已躋身於世界經濟大國的行列,但要讓人民幣成為國際通貨,中國大陸仍須做更多政策上的努力與配合。

. 前言


大體而言,一國貨幣能否成為世界貨幣,主要決定於該國的綜合經濟實力。若根據國際經濟學家,且素有歐元之父與最優化貨幣理論之父之稱的羅伯特·蒙代爾,1932-)的說法,其認為關鍵貨幣是由最強大的經濟體所提供的,因此,當前中國的綜合經濟實力的定位,應是觀察人民幣能否國際化的重要基礎。


在國際經濟社會中,美國與中國被認為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個主要引擎,前者為世界市場,後者則是世界工廠;由於21世紀世界經濟中心已逐漸轉移到亞洲,而中國因為擁有地大物博的自然條件,又有卓越優秀的領導人才,因而逐漸成為亞洲的中心;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大陸的價廉物美之工業產品,以及眾多人口的消費力,降低了全世界的通貨膨脹率;同時,由於中國對世界資源和能源的需求,而使得世界資源和能源市場出現供需失調的情形,亦即中國經濟正在快速崛起,並已躋身於世界經濟大國的行列,故其企業的生產與人民的消費行為,直接或間接影響國際經濟的發展,而這也讓人民幣能否成為國際通貨,已成為眾所關心的議題。


.人民幣國際化的背景


人民幣能否達到貨幣國際化的必然性,必須有足夠強而有力的因素加以支撐,以因應國際貨幣所需必備的各種要件,說明如下:


(
一)中國經濟崛起


整體而言,當前中國大陸的綜合經濟實力,可用下列幾點來加以說明:


1.改革開放與經濟成長

自1980年代以降,中國的年平均經濟增長速度約為9.5%,是同時期世界平均經濟增長速度的近3倍。


2.GDP成長率持續增加

早在2006年底,中國的GDP便已突破20萬億人民幣,若按美元兌換人民幣1:7.8計算,約合2.6萬億美元,低於美國和日本,略低於德國的2.9萬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四;但2013年時,其世界排名已躍升為第二。


3.外匯存底世界第一

2007年上半年,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已達1.33萬億美元,高居世界第一位,且持續至2013年,此一外匯存底世界第一的態勢仍未改變。


4.經濟規模持續增強

若其他情況不變,且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持續發展,則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CIA)的資料,2008年底,中國GDP世界排名已超越德國,2017年時,中國經濟規模將超越日本,到2032年將趕上並超過美國。


經由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由於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政策的成功,其經濟實力發生了重大變化,也讓代表其總體經濟價值的貨幣,可能成為世界貨幣,並在世界貨幣市場中占有其應有的位置。


(
二)中國經濟國際化


在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的過程中,其主要特徵就是中國對外經濟交流與合作的發展速度加快,且高於國內經濟增長速度。2006年,中國大陸的國內生產總值即達20萬億元,扣除價格因素,是1978年的13.3倍;而 2006年進出口額1.76萬億美元,比1978年增加84倍。同段期間內,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由1.67億美元上升為1.33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至2013年,中國大陸的國內生產總值、進出口值等均倍於過去的總額,外匯存量仍居世界第一,並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


事實上,中國的出口年平均增幅超過20%,按美元計算的出口額已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約40%。中國大陸已是一個高度的出口依賴國,是一個典型的外向型經濟國家,人民幣作為外向型經濟體的交易媒介,已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因此,若一國國內經濟規模不足以證明其貨幣國際化的必然性,則一國國際經濟的規模和參與程度,將充分證明其貨幣國際化具有直接的客觀基礎。


(
三)中國金融業的開放


中國大陸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為適應經濟國際化發展,中國金融國際化步伐全面加快,特別是二千年以後,中國金融業飛速發展,有關銀行、證券、保險的金融法律法規相繼成立或修訂,並成為較為完備的金融法規支撐體系;金融機構呈多元化發展格局,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地方商業銀行、民營銀行、外資銀行等的競爭並存;金融規則不斷和國際接軌,而讓中國的金融機構逐漸走向國際舞臺,同時,國際金融機構也進入中國市場;而良好的金融市場和完整的金融體系,不僅能提高中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而且有利於人民幣發揮國際貨幣的功能。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以後,由於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而使人民幣所發揮的亞洲「重點貨幣」作用,同時也為人民幣奠定了穩定與可靠的信用基礎。爾後,在隨後的十餘年中,中國大陸的金融政策讓人民幣幣值更為穩定,而穩定的幣值不僅保證人民幣購買力不受侵蝕,而且有助於增強國外居民長期持有和儲藏人民幣的動機,在國際間保有人民幣的信用,而且為中國企業的擴大出口,也創造了相對穩定的國際金融環境。


事實上,中國自2005年7月21日起,已經啓動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的機制,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並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亦即人民幣不再盯住美元,而是更具彈性的匯率機制,也進一步為人民幣國際化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中國金融業的自由化及其發展,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保障,同時,中國大陸擁有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更使其具有充足的國際清償能力,並進一步強化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三.人民幣國際化的定義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獲得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和接受,併發揮計價單位、交換媒介,以及價值儲藏的功能,即成為國際結算、投資貨幣和儲備貨幣,而這些貨幣所能擁有的功能,一般是屬於中央銀行的職責。


一般而言,人民幣國際化的本質應包括三個方面,即:


1.人民幣的流通要廣

指人民幣現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且國際貿易中,其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要達到一定的比重。


2.以人民幣作為國際投資的工具

指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能為國際所接受,且成為國際各主要金融機構的投資工具;亦即包括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重要投資工具,且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市場規模,會不斷擴大。


3.世界多數國家接受以人民幣作為本國的儲備貨幣

指人民幣能為國際社會所普遍接受,並成為流通或交易的主要工具,這是衡量貨幣(包括人民幣)能否做為國際通貨的通用標準,其中又以作為掝際投資工具,以及多數國家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為最主要的重點。


總之,國際化貨幣至少要具備三項基本職能,即結算功能、投資功能和儲備功能,這大抵也是一國中央銀行所要具備的功能;其中,結算功能只是貨幣國際化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四.貨幣國際化的條件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對世界主要國家貨幣國際化的歷史經驗,某一貨幣的國際化應具備以下條件,即:

1.經濟的發展規模和開放程度;

2.充足的國際清償手段;

3.總體經濟相對穩定和有效調控;

4.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善和市場經濟機制的充分發揮;

5.合理的匯率和匯率體制。


而若根據上述五大條件來觀察,每一項都有改善的空間,其中,市場經濟機制的充分發揮應是必須考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人民幣是否能成為國際化的貨幣基礎,亦即人民幣若要進一步成為國際性的關鍵貨幣,則仍有待進一步的努力。


五.人民幣國際化模式


一般而言,在人民幣國際化模式的採用中,中國大陸經濟與制度相結合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即:


(
一).美元模式


美元模式即佈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協定時期的模式,亦即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由國際貨幣制度的中心貨幣演變為國際貨幣。其演變過程中,主要是先由經濟基礎決定貨幣的中心地位,然後憑藉其大國的政治經濟優勢,通過國際協議協定加以確立和強化,並成為關鍵的國際貨幣(世界貨幣或全球貨幣)。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發展,除了美國經濟地位的攀升以外,更重要的是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貨幣制度的約束,才使強經濟下的貨幣國際化得以實現。


(
二).歐元模式


歐元的誕生是歐盟區內各國政府合作與政策協調的結果,是貨幣國際化的一種創新;歐元模式即在核心國主導下,聯合相關國家通過積極的政策協調和推動,從貿易一體化到貨幣一體化,創造單一貨幣。同時,憑藉創建的強大的經濟體,逐步成為事實上的關鍵國際貨幣,如在歐元成功創造的過程中,由於德國的經濟優勢,讓馬克取得核心貨幣的作用,通過建立區內的關鍵貨幣和區域合作的方式,來推動貨幣的國際化進程。


(
三).日元模式


日元模式即通過貨幣可兌換的階段,而逐漸成為國際貨幣的一種模式;日元和許多新興工業化國家歐元的誕生是歐盟區內各國政府合作與政策協調的結果,屬於貨幣國際化的一種創新;主要是通過貨幣可兌換的一些階段,使日幣走向國際化。其中,日元的國際化在其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特點,如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日本是在美國的壓力下,從 1980年開始資本項目可兌換過程,日元國際化和金融資本市場的自由化同步迅速發展,歐洲日元市場的開放,以及東京離岸市場的建立,應是日元國際化的關鍵步驟;在其經濟鼎盛時期,世界貿易中對日元的需求大量增加,因此,日元的國際化過程基本上是自然發展並形成的。唯當日本經濟出現衰退以後,日本政府開始積極推動日元國際化,以帶動國內的金融改革,促進日元成為亞洲地區主導貨幣。另外,南韓、新加坡、中國,以及臺灣等,也是通過開放資本賬戶管制,實現其金融自由化,並促進貨幣的國際化。


(
四).人民幣國際化模式


整體而言,中國政治與經濟環境較為特殊,人民幣不宜依按某種貨幣國際化模式而實施人民幣國際化;亦即中國大陸既不能全盤效仿日元模式,因為人民幣的目標是要成為像美元和歐元一樣的關鍵國際貨幣;也不能完全仿效歐元模式,因為德國和法國等都因其經濟規模等先天不足,迫使必須以讓渡本國貨幣主權為代價,來創造歐元和接受歐元。因此,人民幣國際化既需要持續的市場化推動,又需要在確保貨幣主權的基礎上加強域內國家(地區)間的貨幣合作。


經由前述分析說明可知,若從中國總體經濟的表現來加以觀察,人民幣國際化條件應仍不太成熟;唯若要等到達到美國和日本、德國等國發展的水平以後,再考慮人民幣國際化的問題,則可能緩不濟急。一般是根據本國實際發展需要和國際貨幣體系新的歷史背景,以新的思維角度去探討和創新,尋求一種新種的貨幣金融制度,去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目標,而不是讓人民幣消極而被動地走上國際化道路。


六.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幣分析


大體而言,任何政策的頒布與實施,均穩含著利弊得失,唯有在利大於弊,得大於失的情況下,政策的推動方有其在的價值;有關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條件比較,可分為下列兩個部分來說明:


(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有利條件


從當前的中國大陸實際經濟狀況來看,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其本身已具備一些有利條件,說明如下述。


1.中國大陸經濟實力與國力不斷增強

一般而言,一國經濟基礎和綜合國力的強弱,其與一國貨幣能否順利流通,以及幣值是否穩定有關,且是一國貨幣在國際貨幣結構中所佔地位之決定性因素。中國自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大陸的GDP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長態勢,即使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和全球經濟體衰退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仍能維持約8%的年增長速度。200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已達到209407億元,年增長率為10.7%。國家外匯儲備大幅猛增,且國家外匯儲備10663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至2013年,中國充分的國際儲備,不僅為中國國際收支保持動態平衡,並在維持外匯市場和匯率的相對穩定奠定了基礎,也讓人民幣成為世界主導貨幣之一。


2.穩定的人民幣匯率制度

中國大陸自1994年實施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一直在穩定中呈現升值情形,對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增強人們對人民幣的信心,逐步實現人民幣的自由兌換和國際化,提供了較為可靠的保障。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大陸堅持人民幣匯率穩定,防止了危機的進一步的惡化,因此,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具有良好的國際信用,以及充足的國際清償能力,並為人民幣奠定了良好的信用基礎。


3.中國大陸的金融體制改革

中國大陸的金融體制一直朝向改革之路,金融企業上市的腳步不斷加快;國有商業銀行的體制改革十分積極,銀行不良資產逐步減少,金融機構進行金融創新,金融監管體制不斷改善,人民幣利率市場化政策正在與時推進,這些改革措施,促使中國在較短的時間內,便建立起現代化的銀行制度,以及一個比較完善的金融體系;因此,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保障,不僅可以適應國際金融市場,而且為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創造有利的環境。


4.加速中國大陸的金融市場國際化

2004年,中國已讓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 QFII)便利外資進入中國股市,同時也讓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 QDII)允許中國資本投資海外,2006年12月,中國開放外資銀行進入中國金融市場,並允許經營人民幣業務等,說明中國加速金融市場國際化,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十分明確。


5.人民幣從區域化走向國際化

二千年以後,中國和鄰近國家的地區貿易和經濟往來逐漸擴大,許多國家和地區均已逐漸接受人民幣的交易。同時,由於各國對中國大陸的貿易依存度愈來愈重要,對人民幣的儲備需求也進一步增強,因此,人民幣區域化的範圍必將進一步擴大,區域性貨幣的地位也將日益穩固,最終推動人民幣走向全世界,奔向國際化。


6.其他

中國大陸除了在國際經濟表現良好之外,在政治、文化等非經濟因素的改變與發展,充分展現其頗富潛力的發展誘因,亦是讓世人願意前往投資的重要因素;同時,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政治影響力逐漸提升,這些非經濟因素也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不利條件


在人民幣國際化的不利條件中,事實上也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障礙因素,茲舉其較重要者說明如下:


1.中國經濟實力仍需加強

大體而言,一國貨幣要成為世界性貨幣,則該國的經濟總量至少應達到世界經濟總量的8%,而中國的經濟總量達世界經濟總量的標準,已有愈來愈接近的趨勢。


2.國際化的負效應

在實務上,人民幣國際化會對中國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帶來一定的制約和負效應。如大規模的貨幣需求,可能使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陷於被動局面,中國貨幣政策的效力可能會受到影響;人民幣作為一種國際貨幣,以其為媒介的資金的國際移動,會影響中國的利率、匯率水準;人民幣國際化以後,亦將承擔國際金融穩定的任務,當國際金融市場受到衝擊時,必要時應充當區域最後貸款人的角色。


3.現存金融市場影響人民幣走向國際化

一國貨幣的國際化是在該國貨幣實現了完全可兌換之後,但人民幣目前只是經常項目的可兌換貨幣,資本項目仍實行有限管制。根據美國摩根士丹利公司的研究,中國加入WTO後,如果全面開放金融市場,會使中國的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約70%以上面臨倒閉的危險。另外,人民幣國際化後,其境外流通將不受貨幣發行國法律的約束,可能導致資本大量外逃和中國外匯監管困難,金融監管可能出現局部失控。


(4)考量經濟之外的壓力


中國經濟的穩定與高速發展,對東亞地區經濟乃至全球經濟與金融穩定,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是許多國家對此仍保持警惕態度,人民幣也可能因此而遭遇某種偏見甚至敵視。一旦人民幣越來越強勢,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美元與歐元便會受到較大影響,美國政府為保有世界經濟霸權地位,亦可能會積極干與。而亞洲相對強勢的日元亦會受到波及,日本政府可能亦不會加以忽視。


.人民幣國際化的成本效益


大體而言,一國的貨幣要進一步成為國際通貨,其所需付出的代價雖然很高,但同時也含有甚大的收益,茲分別說明如下:


(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成本

一國的貨幣要進一步成為國際通貨,其所需付出的代價極高,茲舉其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成本,說明如下述:


1.人民幣匯率風險

一國貨幣國際化後,其國內金融市場必定是自由開放的,而貨幣壁壘消失以後,游資流出與流入便可暢通無阻,並對本國貨幣供給造成影響,貨幣供給的衝擊又會對匯率乃至整個國內經濟造成影響,投機衝擊成本也難以避免。以人民幣結算、儲備與標價的資產損失可能性加大,其交易風險、會計風險和企業的經濟風險亦隨之擴大;但這種風險又是外匯市場上固有的風險,任何進入外匯市場自由交易的貨幣都有這些風險存在。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這種風險,遠大於在管制條件下不可自由兌換時風險大大加強;這種風險在交易過程中,會以各種規避風險的方法,以市場手段和各種金融工具去化解,這需要在人民幣國際化後金融發展和金融結構相互配套,否則,人民幣實現了國際化,但金融結構和金融發展不能相互適應,則其金融風險自然會增加。


2.利率自由化成本

利率自由化後,中國境內大多數企業便可能喪失了國家長期以來所實行的低利率政策的收益,在浮動利率情況下,一旦利率上升,國內企業和經營者成本上升,最終影響國民經濟整體利益和成長率。因此,利率自由浮動在資本項目開放條件下,國際資本移動規模擴大,速度提高,從而擴大交易成本,增加風險因素。


3.調控成本加大

人民幣國際化後,中央銀行在調控經濟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到國內總體經濟狀況,另一方面要考慮世界經濟變化的因素。從政策變動對國內與國際經濟兩方面的影響來觀察,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有內外政策目標的平衡與協調,在必要時,為了國際經濟目標而可能喪失國內經濟某些方面的利益。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目標必須放在全球角度考慮,也增加了調控難度,中央銀行與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在訊息、處理、貨幣合作、目標政策協調方面更加密切,也同時擴大了中央銀行調控國民經濟的成本。


4.信心成本

信心成本主要是指在貨幣國際化過程中,增強持有信心的「升值」與「承諾」成本;一國在貨幣國際化過程中,一般也伴隨著一定程度的貨幣對外升值。對於貨幣發行國而言,持續且大幅度地處於升值狀態,會帶來諸多不利影響。首先是使對外貿易收支潛伏著失衡的可能,同時,貨幣國際化過程中,以及取得國際貨幣地位後,要維持國外貨幣待有者對本國貨幣的信心,貨幣發行國必然要根據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變化調整政策,使其服從於可兌換性的要求。國際貨幣發行國維持該貨幣國際信心的承諾成本,亦是承擔國際責任,以及約束自我行為而帶來的成本。


5.政策偏離成本

貨幣國際化使得中國境內和國外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境內的溢出效應(Spillover Effect)中,由於事物某一方面的發展,帶動了該事物其他方面的發展,而可能使得一國國內的貨幣政策缺少彈性,亦即央行政策可能無法影響,或只有很小部分能影響國內經濟變數,貨幣政策達不到預定的最終目標;而國外的回饋效應(Feedback effect)或反饋效應又強化活動動機,並對現有情況帶起促進作用,使得國外政策會波及到國內,而當兩種效應同時發生作用,互為影響,將使貨幣政策偏離預期目標,甚至失效。


(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收益


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收益很多,茲舉其較重要者說明如下述:


1.鑄幣稅收入

當一國貨幣國際化之後,其國際意義在於國際貨幣發行國具有一種獲得國際資源的手段,一種變相負債的權利,同時,也對國際資源的配置有了較大的影響力。人民幣國際化後,將會使中國每年獲取相當部分的鑄幣稅收益。若人民幣的國際購買力在長期能保持穩定,則可逐步推進人民幣的區域化;而若人民幣國際化得以順利進行,則預估至2015年時,人民幣的區域化帶來的鑄幣稅收入可能達到152.8億美元,至2020年,約為300.2億美元,亦即中國將因人民幣的國際化而獲得的年均鑄幣稅收入,每年至少約25億美元。


2.降低匯率風險

人民幣國際化可降低貿易的匯率風險,各成員國之間貿易量增長,以及國民收入增加;主要因人民幣國際化可降低或取消各國貨幣兌換的交易成本,貿易與資本流動因而增加;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特別是在東亞地區作為東亞地區的支點貨幣,將會在貿易對價上起得關鍵性作用;因此,當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後,部分貿易結算可以用人民幣計價結算,或者部分用人民幣結算,可降低結算風險,擴大國際貿易交易。


3.節約外匯儲備

人民幣國際化後,由於貿易結算都使用本國貨幣,不需要過多的外匯儲備,而且,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都由本國制定,減少了需要應對貿易赤字,以及貨幣投機所需要的外匯儲備。另方面,中國外匯儲備增長快速,這種高國際儲備對穩定人民幣匯率,以及中國對外清償能力有很重要的影響,但相應儲備成本也較大。人民幣國際化後,中國的清償能力可以用人民幣去實現,外匯儲備將會大幅減少。


4.有助於外債規模和結構的改善

當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後,可以增強中國的償債能力和降低外債成本,有助於外債結構的調整與改善。目前,中國的外債計價貨幣大都是美元和日元,唯若美元和日元的劇烈波動,易使中國的外債負擔不斷加重,或者被動性加強,不利於外債管理;但若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會提高中國的償債能力,再經由人民幣的穩定來穩定國際金融市場,則可通過人民幣與美元、日元、歐元等三者之間的交易,轉化並化解外債風險。


5.財富增長效應

人民幣國際化將可帶動中國經濟增長,從而增加人民的收人水準;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需要建立穩定匯率的資產池,而資產池主要是政府發行的大量債券和金融產品,以供應廣大投資者和持有人民幣的外國居民和政府操作,為了實現資產組合,居民將會產生持有更多政府債券的偏好。另外,人民幣國際化後,資本項目必然會自由兌換,利率實現自由化,中國股票市場長期以來資金短缺現狀將會改善;人民幣國際化後,使中國居民持有的現金含金量和支付能力提升,在中國大陸的出境旅遊與對外支付等交易中,減少許多匯兌手續與費用,直接被各國普遍接受,可降低文件成本,提高支付效率。


綜合前述之成本和收益之分析比較,應可瞭解人民幣國際化的收益要大於成本,而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經濟與國力成長,以及提高國際地位的重要影響因素。 整體而言,人民幣國際化必須考量成本與收益的大小,人民幣國際化必須以其較小的經濟成本為前提,不斷地進行成本與收益比較,積極創造國際化有利條件,選擇恰當時機和制度安排,逐步穩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最終實現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的策略


一般而言,人民幣國際化的策略可分為下列幾個部分來說明:


1.推動人民幣資本賬戶開放

在國際經濟中,資本賬戶開放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條件,而人民幣國際化又可促進資本賬戶開放。目前,人民幣在亞洲國家雖有流通,但國際度相對較低,因此,在人民幣賬戶開放進程中,依然受非國際貨幣制度的先天性約束。但相對眾多弱勢且非國際貨幣的國家而言,人民幣的境外流通態勢,又有助於樹立其國際信心,減輕外匯儲備壓力。因此,中國宜有條件適度加快推進人民幣資本賬戶開放。

另外,人民幣資本賬戶開放應遵循一定的模式,即「先長期資本流出入,再短期資本的流出入;先證券投資,再銀行信貸;先債權類工具,後股權類工具和金融衍生產品;先發行市場管制,後交易市場;先境外籌資,再非居民境內籌資;先金融機構,再非金融機構和居民個人」的順序,依此種先後順序進行,再採取自主與漸進的方式,進一步推動資本賬戶的開放。


2.人民幣匯率制度彈性化改革

一般而言,人民幣國際化與匯率制度彈性化相互聯繫,人民幣國際化過程必將伴隨人民幣匯率制度彈性化過程。在人民幣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應加快匯率制度彈性化改革,包括:


(1).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範圍

中國自2005年匯率制度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但是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依然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準,且其波動幅度大約都在0.15%的範圍內,因此,為使人民幣匯率制度更具彈性,可考量逐步擴大浮動幅度至5%~10%。


(2).改進強制性結售匯制

強制性的結售匯制缺少彈性,且易流為人為操控之不當,對國家經濟的發展相對不利,因此,中國大陸宜由強制性改為意願結售匯制,以達成改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3).建立完善的外匯市場

外匯市場是國際市場往來的重要市場,亦是一國提升經濟與人民生活水準的重要市場,為建立完善的外匯市場,中國宜加速匯兌制度的國際化與自由化。


(4).加速短期貨幣市場建設

貨幣市場(Money Market)是指存續期在一年以下的金融資產所組成的金融市場;一般貨幣市場包括短期國債、短期地方政府債券、商業票據和短期大額可兌換之票據等,建立了良好的短期貨幣市場,再進一步健全資本市場。


3.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和貨幣合作

為擴大區域經濟貨幣合作,可以建立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或貨幣合作協議,在區域經濟或貨幣合作組織中,加強雙邊或多邊經濟和貨幣合作,進一步擴大人民幣的影響,提高人民幣的地位。


4.實現人民幣區域化

目前中國兩岸四地呈現多種幣別並存的現象,從關鍵貨幣流通的觀點,在國際通貨的規範下,未來亞洲各主要國家之貨幣一體化可能有其必要性,亦即先讓人民幣在大中華經濟區正式進入人民幣國際化階段,然後,積極參與亞洲經濟貨幣和金融合作金融監管部門,讓人民幣的結算範圍擴大,並讓人民幣區域化可以早日實現,並做為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


九.結論與建議


經由前述的分析與說明,可列出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如下述:


(
一).結論

本研究的結論如下述:


1.根據IMF對世界主要國家貨幣國際化的經驗,某一貨幣的國際化應具備經濟的發展規模和開放程度、充足的國際清償手段、總體經濟相對穩定和有效調控、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善和市場經濟機制的充分發揮,以及合理的匯率和匯率體制等,而若根據上述五大條件來觀察,人民幣若要成為國際性的關鍵貨幣,則仍有待努力。


2.一般而言,人民幣國際化的本質應包括人民幣的流通要廣、以人民幣作為國際投資的工具,以及世界多數國家接受以人民幣作為本國的儲備貨幣;因此,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獲得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和接受,並發揮計價單位、交換媒介,以及價值儲藏的功能,亦即成為國際結算、投資貨幣和儲備貨幣。


3.人民幣能否達到貨幣國際化的必然性,必須有足夠強而有力的因素以資因應,包括中國經濟崛起(如中年平均經濟增長率為9.5%,是世界的近3倍、外匯存底世界第一,且經濟規模持續增強、中國經濟國際化,以及中國金融業的開放等。


4.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其利弊條件各異,其中,人民幣國際化的有利條件包括中國經濟實力與國力不斷增強、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中國金融體制的改革、加速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以及人民幣從區域化走向國際化等;而人民幣國際化的不利條件主要包括中國經濟實力還不夠強大、.國際化的負效應、現存金融市場影響人民幣走向國際化,以及經濟之外有壓力等。


5.一國的貨幣要進一步成為國際通貨,有很大的成本與效益,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成本,主要包括人民幣匯率風險、利率自由化成本、調控成本加大、信心成本不可忽視,以及.政策偏離成本等;而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收益包括鑄幣稅收入、降低匯率風險、節約外匯儲備、優化外債規模和結構,以及財富增長效應等。


6.一國貨幣國際化模式一般可採用美元模式、歐元模式,以及日元模式等;由於中國政治與經濟環境的特殊,人民幣不宜依按某種貨幣國際化模式,需要持續的市場化推動,又需要會確保貨幣主權的基礎上加強域內國家(地區)間的貨幣合作。


7.人民幣國際化的策略包括推進人民幣資本賬戶開放、人民幣匯率制度彈性化改革(如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範圍、改進強制性結售匯制、建立完善的外匯市場、加速短期貨幣市場建設、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和貨幣合作,以及實現人民幣區域化等。


(
二).建議


經由前述的結論說明,可據以列出本研究的建議如下:


1.根據IMF對世界主要國家貨幣國際化的經驗,中國大陸宜提升在IMF的發言權,也就是中國可以設法提高發言權的比例,讓人民幣國際化更為可行。


2.人民幣國際化的本質應包括人民幣的流通要廣,並以人民幣作為國際投資的工具,以及世界多數國家接受以人民幣作為本國的儲備貨幣;因此,中國大陸在政經條件上,宜盡量減少人為的干與,並提高經濟自由化與國際化,並配合世界經濟走勢,才能達到人民幣國際化的目的。

3.人民幣國際化必須有足夠強而有力的因素以資因應,但中國在經濟國際化,以及中國金融業的開放中,仍稍為不足,經濟體系上應仍有開放的空間。

4.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其利弊條件不同,而政府在興利逐弊過程中,必須致力於國際化的負效應,讓人民幣國際化更為具體而可行。


5.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成本是匯率風險、利率自由化成本、調控成本、信心成本等,為求利益的極大化,政府宜積極規範,從政策面定下興利法則,再從實際面徹底執行,並讓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具體實現。


6中國由於政治與經濟環境的特殊,人民幣不宜依按某種貨幣國際化模式,亦即美元、歐元、日元模式不能符合中國大陸的需求,因此,需要持續的市場化推動,更需要確保國家金融的主權,唯其利幣得失仍須權衡輕重,逐漸落實。


7.人民幣國際化的策略宜從建立區域性的經濟特區做起,再逐漸擴大至世界各國,並以及實現人民幣區域化及國際化為主要目標。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林中和(2013),從(兩岸)外商實務談創新價值策略成長與台商轉型升級(上)(下) 台商張老師刊物

吳燕婷,人民幣國際化:思維、政策及成效檢討,政治大學

巴曙松(2008),中國金融市場發展路徑研究,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巴曙松、郭雲釗、KVB昆侖國際離岸金融項目組等著(2008),離岸金融市場發展硏究 : 國際趨勢與中國路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民、蔡金青、艾梅霞主編(2010),《中國金融業崛起、挑戰及全球影響》,北京:中信出版社。
朱浩民(2010),中國金融制度與市場,臺北:智勝文化
李瑤(2004),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曉、丁一兵等著(2010),人民幣區域化問題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周小川(2011),十一五時期中國金融改革發展的成就,西部金融,第4期:4~8頁。

陳一姍(2009),人民幣國際化的三個關,天下雜誌 419期

馬駿、徐劍剛(2011),人民幣離岸市場和資本項目開放,中國金融40人論壇,No.4。
童振源、葉家興、王國臣(2010),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及其競爭力,當代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9月18日,臺北政大。

劉常勇(2010),知識經濟時代的中小企業發展與競爭戰略,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

盧信昌(2011),促進兩岸中小企業轉型與升級之策略,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謝明瑞(1994),貨幣銀行學,國立空中大學

謝明瑞(1995),總體經濟學,國立空中大學

謝明瑞(1997),投資學,國立空中大學

謝明瑞(2011),台灣黃金十年與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謝明瑞(2012),台灣與TPP,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2007),2007年第三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北京: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2012),2012年第一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北京: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國際金融市場分析小組(2010),2010年國際金融市場報告,北京: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課題組(2012),我國加快資本帳戶開放的條件基本成熟,中國金融,第五期:14~17頁

二.英文文獻

Aliber, R. Z. (1964),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he U.S. Role as Reserve CurrencyCountr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78(3), 442-456.
Blinder, Alan S. (1996), “The Role of the Dollar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Eastern Economic Journal, Spring, 127-136.
Cohen, Benjamin J. (1971), The Future of Sterling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London: Macmillan.
Eijffinger, S. (2003), “The International Role of the Euro,” Briefing Paper on TheConduct of Monetary Policy and an Evaluation of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nEurope -4th Quarter for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Greenspan, A. (2001), “The Euro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paper presented at theEuro 50 Group Roundtable (Washington, D.C.: November 30, 2001),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boarddocs/speeches/2001/200111302/default.htm
Hartmann, P. (2002), ”The International Role of Euro,”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Vol. 24. p. 315.
IMF (2011), Annual Report on Exchange Arrangements and Exchange Restrictions2011, USA: IMF press.
Kannan, P. (2007), “On the Welfare Benefits of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king paper No49.
Kenen, Peter B. (2009), “Currency Internationalization: An Overview,” presented atBok- BIS Seminar on Currency Internationalization: Lessons from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Seoul,March 19- 20. p.12.
Maehara, Y. (1993),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Yen and Its Role as a keyCurrency,”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4(1): 153-170.
Mc Kinnon, RI. (1973),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USA: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Mundell, R. & Swoboda, A. (1969), Monetary Problems of the InternationalEconom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apaioannou, E. & Portes, R. (2008), “Costs and benefits of running an internationalcurrency,” European Economy, Economic Papers 348.
Tavlas, George S. (1990), “On the International Use of Currencies: the Case of theDeutsche Mark,” IMF working paper.
Tavlas, George S. (1998),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encies: The Case of the USDollar and Its Challenger Euro,” The International Executive, 39(5): 581-597.
World Bank. (2000), World Development Finance, World Bank press.

(三).網路文獻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2012),資本項目外匯管理,網址:

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laws/law_list.jsp?ID=80400000000000000&id=4
中國國家統計局(2011),「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網址:

http://www.stats.gov.cn:82/tjfx/ztfx/sywcj/index.htm
新華網(200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新華網資料庫,網址:

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6-03/16/content_4309517.htm
新華網(2011),十二五規劃綱要,新華網資料庫,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11-03/28/c_121239866.htm

※本研究是本人參與2013第五屆亞太貿易便利化論壇(APTFF)所準備之論文

時間:2013年9月11-13 地點: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錦江富園大飯店)

%
熱門指數
分享 列印
68

文章表情 (你對這則文章的感覺)

回應意見
更多相關文章
國政評論 科經

Z世代的不失業秘訣:實力培養與共同未來
盧信昌 ( 2023年5月31日 08:30 )

聯合國對全球人口的預測,屆至2030年的可工作人口當中,係於千禧年前、後二十年間,也就是從1990到2010年間出生,所謂Z世代,預期他們在勞動供應的佔比,約近於四成。 ...

國政評論 科經

美眾議員接力出擊 重回國際組織的台灣夢
盧信昌 ( 2023年2月1日 11:52 )

甫開春美國國會傳出友台消息,由共和黨的加州聯邦眾議員金映玉(Young Kim)女士,於美東時間的元月26日與民主黨的德州眾議員Al Green,聯袂重提付委「台灣反歧視法案」( ...

國政評論 財金

IMF上修經濟成長率的喜與憂
林建甫 周信佑 ( 2021年4月6日 16:50 )

國際貨幣基金會 (IMF) 將於4月6日發佈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這幾天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 (Kristalina Georgieva) 已經表示,IMF將再次提高對2021年和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 ...

國政評論 教文

大學自治 高教國際化競爭關鍵
戴遐齡 ( 2020年8月17日 12:51 )

日前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接受聯合報專訪時提及,由於各種管制和法規,以及制度僵化,使得台大處於猶如穿緊身衣打國際戰役,時有難以施展的窘境,疾呼大學自治的重要,認為 ...

國政研究 財金

中美貿易戰對國際經濟的影響
謝明瑞 ( 2019年8月15日 09:09 )

摘 要 2018年3月,美國以「中國偷竊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為由,提高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關稅,唯中國亦同時展開對美貿易的報復措施,形成所謂的中美貿易戰。由於中國 ...

國政評論 財金

貶人民幣抗美 貿戰持久準備
謝明瑞 ( 2019年8月13日 15:21 )

2018年3月至今,中美貿易戰方興未艾,美國以提高開關稅來壓制中國,而中國則以人民幣貶值來對抗美國;長期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以「保七」為目標,但2019年8月5日,依然 ...

訪客最新推薦文章
社會

關於兒少安置人數不減反增的議題現象思索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13 )

一項攸關到兒少人身安全保護的議題現象,背後實有進一步深究之處。 資料顯示:家外性質的安置兒少人數占總體兒少人口總數的比率,業已 ...

社會

關於從馬太效應到天使贊助者之於公益募...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13 )

身處於詭譎多變的氣溫天候,然而,恆久不變的卻是歲末寒冬的募款環境,這也讓『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的大型網路公益慈善活動,除了兼 ...

社會

關於高齡者被商業保險拒絕納保一事的延...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13 )

一則關於高齡者被商業保險拒絕納保一事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加以嚴肅看待之必要。 話說:領有榮譽志工卡的80歲以上鄰長、社區關懷據點志 ...

訪客最新表情文章
教文

台灣需要發展怎樣的海洋文化?
劉新圓 ( 2007年10月4日 15:04 )

民進黨自建黨以來,經常標榜要發揚台灣的「海洋文化」,如1996年彭明敏參選總統提出的「海洋國家」主張,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等等,其 ...

社會

颱風天與颱風假的集體性盲思
王順民 ( 7月30日 16:15 )

一則與天災及其可能會伴隨人禍的特定議題現象,背後實有其多重意涵的論述思考。 有效的颱風對策 話說:每年的夏秋之際,颱風的登台入 ...

教文

歷史建築與文化資產保存法
劉新圓 ( 2009年9月30日 10:20 )

921大地震十週年,文建會舉辦古蹟週活動,希望藉此加強民眾對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視。然而就在一個多月前,位於台中市西屯重劃區的張慶興堂 ...

空氣品質指標
名家觀點
  • ( 11月13日 09:13)
    國發會每兩年的人口推計公布了,有一些關於台灣的未來值得大家關切。一、二○二八年將脫離人口紅利,也就是工作年齡人口(十五至六十四歲)占比低於總人口三分之二,扶養比將高於○點 ...
  • ( 11月13日 09:13)
    最近有立委關心全民健保的財務問題並舉行公聽會,會中有學者發言「最花健保費費用的老年人,在健保的貢獻反而最小。」並建議健保財源結構應增加資本利得的徵收。有類似想法者並不少 ...
  • ( 10月1日 08:40)
    政府為了拯救勞保基金,今年撥補了一三○○億,這確實能美化帳面,五年來政府撥補從二○一九年的二百億快速爬升,若不能在體制上進行改革,就只能每年以更高的額度繼續撥補。長照預算也 ...
  • ( 10月1日 08:40)
    自八月一日起有四所大學退場,此消息衝擊許多私校,因為遲早會輪到。隔日驚聞股市大跌,接著八月五日跌幅更是空前,兩日股市跌近三千點。大學退場與股市崩跌,幅度都是台灣歷年之最 ...
  • ( 10月1日 08:39)
    日前卓揆拋出促進婚育見解,希望戶政資料扮演積極角色,找出適婚與適育者進行接觸。此想法可能來自五十多年前所推動的家庭計畫,當時由公衛護士下鄉進行宣導而奏效。 過去推動節 ...
  • ( 7月17日 11:22)
    拜登在辯論會表現不佳,不少擔心川普當選的主流媒體發動「陣前換將」,也有若干民主黨議員公開呼籲拜登退選。未來情勢如何演變,很難篤定,但是無論換與不換、如何換、換誰,都不是 ...
臉書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