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政經環境簡介
南投縣位處全省的心臟地帶,也是唯一不臨海之縣市[1]。本縣東接花蓮縣,西毗彰化縣、雲林縣、南與嘉義縣、高雄縣為界,北鄰臺中縣。本縣面積計4,106.4360平方公里,為全省僅次於花蓮縣之第二大縣。南投縣境內約有83%為山地,即使縣內主要產業以農業活動為主,但面對如此惡劣的地形,似乎不適合種植一般的農作物。因此,縣內主要都是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如:檳榔樹、花卉等等,不過可用面積有限,能為縣內經濟帶來的助益也僅是杯水車薪。[2]
所幸,由於南投居中的位置、控制了東西部交通要道,再加上多元族群文化及獨特地理環境,上天為本縣開了另扇窗-觀光事業。南投縣從早年日月潭,到近年來積極發展的清靜農場,儼然已經躍居全省觀光業龍頭角色,清靜農場更享有「台灣小瑞士」之美譽。無奈,正當國內旅遊風氣正興之際,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差點震垮了「台灣小瑞士」觀光事業,所幸南投縣境內觀光景點並未受到太大影響,但這場「百年大震」卻為南投帶來更多後遺症。由於早年土地開發並未重視水土保持,地震過後造成土質鬆動,以致日後只要一遇風災、豪雨,縣內便災情頻傳,除了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莫大威脅,對境內各項經濟活動更是影響甚鉅,經濟體質不好,連帶地,縣府的財政狀況也就深受其害。
地震至今已近七年,中央對於南投縣的災後補助,亦隨各項災後重建工程的完成而告一段落。之後,縣府仍得靠自主財源來籌措各項建設經費方為施政之根本。以下,我們試圖從近年來南投縣各項財政收支狀況,說明目前縣府財政狀況,以及日後改善之方向。
貳、財政概況分析
-非國民黨執政八年間(含無黨籍彭百顯及民進黨林宗男87-94年度)與國民黨執政時期財政狀況之比較。
一、整體面
南投縣之地方財政狀況可說是「先天不良、後天失調」,不僅先天經濟發展條件受限,而且百年震災「九二一地震」及接踵而來的風災更是重創南投縣。觀察近十年來其財政收支變化狀況,似乎找不到比「每況愈下」更貼切的形容詞,南投縣由86年底林源朗縣長卸任時留下近9億元的債務,至94年底李朝卿縣長上任承接了110億的債務餘額,十年間債務成長了12倍以上,債務累積速度非常驚人。是故,「減緩債務餘額擴張速度,改善地方財政體質」是李縣長任內亟需留意之事項。
二、收入面
就86-88年間(即「九二一地震」前)來看,整體實質收入金額波動不大,多介於140億~155億元之間,但值得注意的是自86年以降,一般稅收連續兩年呈現微幅減少之情況。88年下旬發生「九二一大地震」,不僅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傷害,亦震斷了南投縣內觀光業等經濟命脈。檢視這段時間南投縣府實質收入,撇開89年政府會計正式由七月制改為曆年制的制度性因素,民國90年以來,南投縣一般稅收由21億8千萬元增加至94年29億4千萬元,但實質收入卻呈現衰退的現象由91年212億元減少至94年149億元,降幅竟達30%(90年可能因震災重建,中央政府補助達290億元,故實質收入比往年高出許多,不列入收入面分析範圍)。針對此一弔詭現象,我們進一步分析,發現南投縣自有財源比重已從災後初期的7.73%提升至18.97%,而來自中央政府的補助已逐漸減少但仍高於震災前水準,這代表縣內經濟已逐漸復原。另外,從融資財源來看,融資比重在非國民黨執政時期的八年內一路攀升,尤其自90年起的3.46%飆高至94年24.32%,短短四年間融資比重成長速度之快,真是令人咋舌。未來,如何不靠舉借債務,來彌補中央補助減少後的收入缺口,值得新縣長多費心了!
三、支出面
在86-88年間,縣府整體支出係呈現緩慢下降狀態,由86年的160億元降至88年的149億元。再分別由經常門和資本門來看,經常門:人事費用變化不大,多維持在80億元上下,其他費用呈現下降狀態,由86年的51億元降至88年的33億元;資本門支出:僅由86年的29億元微幅上升至88年的34億元。因此,在「九二一大地震」前,縣府支出即已呈現僵化,資本門支出成長有限。88年下旬發生「九二一震災」造成89、90兩年度縣府財政支出大增,仔細分析此二年度造成費用大幅增加的原因,其實大有不同。就經常門來看,89年人事費用大幅增加65%是造成當年度經常門支出增加60億元的重點,主要係因政府會計由過去七月制改採曆年制,故該年度歲出實為以往一年半的規模。至於90年則是其他費用擴增至219億元,佔當年度所有經常門支出之70%。資本門方面,89年後為執行災後重建工作,資本門支出達111億元漲幅達224%。
自91年起,本縣已逐漸走出災後陰霾,財政支出較為平穩,卻也陷入震災前支出僵化的狀況。縣府歲出雖然持續下降,但人事費用也緩慢上升,同時這也意味資本門支出幅度大幅下降之趨勢。如何減少經常門中人事費用,轉化為有效的資本門支出,更是考驗著新執政者的改革魄力。
四、預決算比較
觀察本縣近十年來預決算比較分析,無論是由實質收入或是融資財源角度來看,每年的預算數均大於決算數,尤其在87-90年以前,預決算間缺口有逐漸擴大趨勢,表示有越來越多無法掌握之因素減少了實際收入,這樣的現象是否因天災或是其他不可抗力因素所致,抑或縣府本身預估能力即有問題,相信這都是目前執政者必須深入了解與解決的問題。
在歲出部分,近十年來均符合預算法規範在預算範圍內支用,表示預期支出均較實際支出多。正如存在於多數縣市之普遍現象,執政者在編列預算時,可能擔心編列過少,無法肆應日後支出,故而在編列預算時有超額編列之心態,以為將來支出預留空間。
五、長短期債務分析
觀察本縣近10年來長短期債務概況,自87年以來,未滿一年公共債務(短債)累計未償餘額占當年度總預(決)算歲出並不高,最高為88年11.75%,近三年來更是已經降至10%以下。可是,在一年以上公共債務(長債)累計未償餘額站當年度歲出總額卻呈現令人擔憂的成長趨勢。在經歷「九二一震災」,尤其是91年度以後,該比例有大幅擴增的現象發生,一路由當年度8.69%一路攀高至94年的35.53%。這對原先財政體質不佳的南投縣來說,似乎與健全財政的目標漸行漸遠。
一如個人消費借貸的觀點,舉債融資的成本隨著利息不斷累加而逐年加重。經歷震災重創,使得原先財政體質不良的南投縣雪上加霜,我們實在不願見到近年來持續擴張的長期債務餘額,是壓垮整個南投縣政建設的最後一根稻草。當前執政者應積極尋找其他替代財源,有效遏止縣府債務餘額不斷擴增,始能稍解當前南投縣財政吃緊的窘境。
參、結論
誠如前述,南投縣在泛綠主政的八年內,實質收入不斷減少,融資比重愈來愈高。接連不斷的天災固然是原因,但當時執政者的決策更是對現今財政困境影響甚鉅。自92年後,南投縣一年期以上公共債務(長債)即不斷增加,但反過頭來看,縣內的資本門支出僅在震災發生後兩、三年間有明顯成長,近三年來資本門的支出卻是不增反減。這正意味著借款並未用在縣政建設上,而是支用於消費性支出,例如:中央政府的福利政策、減稅方案以及不斷增加的人員雇用。將借款支用於這種不具自償性的支出上,對於將來縣政發展以及償債時可支用的財源,均為相當不利之作法。
南投縣民於94年底縣市長大選中,選擇了政黨輪替。我們期許新的執政者能仔細審視各項支出,有效改善支出結構外,還能積極尋找自有財源,以支應本身之支出需求,讓每筆稅收都能發揮最大功用。未來,預期兩岸正式直航後,開放觀光之願景來臨,昔日農業縣市勢必要往觀光產業發展,而南投本身已具相當基礎,相信再強化現有的觀光資源並做好相關規劃,「台灣小瑞士」將會浴火重生,未南投縣內經濟帶來另波高峰。如此一來,本著開源節流的原則,達到健全財政不會再是南投縣政府遙不可及的目標。
表一南投縣歷年政府收支概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