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近十幾年來,中國大陸的經濟改革成效逐漸顯現,突飛猛進的經濟表現促使各國紛紛搶進中國市場拓展商機。在此段期間,金融體制改革—包括金融分業監管體系的建立、金融企業改革的加速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等,搭配現代化市場體系的建立—涵蓋銀行、證券、保險及外匯市場的價格機制形成,使得中國金融業的發展幾乎是以跳躍的方式在進步。近來無論是在經營規模及獲利能力,均已逐漸追上甚至超越歐美知名金融業者。
而隨著2009年4月26日第三次江陳會談「兩岸金融合作協議」,以及11月16日「兩岸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簡稱MOU)的簽署,兩岸金融業的交流合作正式邁入一個全新的紀元。2010年3月16日,台灣金融主管機關正式公布兩岸金融業務往來及投資許可管理辦法,面向涵蓋銀行、證券及保險業,為台灣金融業前進大陸提供明確的法律規範(內容亦包括大陸金融業來台)。上述進程代表著未來兩岸金融市場藩籬的解除,金融產業互通有無之情形勢將更為緊密,兩岸金融業的合作也步入緊鑼密鼓的階段。
面對日益茁壯的中國金融業者及大幅西化的金融市場,以及日益頻繁的兩岸金融交流與合作,未來台灣金融業應該如何西進?西進的發展空間究竟還有多大?應採取何種策略?可能的利基為何?均值得深入探究。
貳、大陸銀行業的現況
大陸的金融體系發展歷史甚短。1979年經濟改革之前,銀行僅是政府施行政策的工具,經營方向及主導權完全掌控在政府手上。一直到經濟改革開始,推動一系列的金融改革後,大陸的金融體系才逐漸具備現代金融體系的雛形。然改革初期,由於市場並未對外開放,使得競爭機制無法形成,連帶造成經營效率的低落。直至2001年大陸加入WTO,開放金融市場大幅引進外資銀行參股後,整體金融市場的成長速度才開始突飛猛進。
目前中國大陸金融市場各項市場化的機制陸續建立,現代化銀行體系亦逐漸完善。其中,銀行類型伴隨功能性、政策目標、及資本結構的不同,形成各式各樣的銀行組織,例如商業銀行與政策銀行,進一步還可細分為大型、中小型;另外還有外資銀行、中資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及農村商業銀行等。除此之外,亦有諸如村鎮銀行、貸款公司以及農村資金互助社等類型的新型金融機構,以及非銀行性金融機構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1]
根據龔天益(2009),「大陸金融環境現況與金融市場發展趨勢」一文所提供的數據,截至2008年底,中國大陸共有政策性銀行3家,大型商業銀行5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外資法人金融機構32家,城市商業銀行136家,農村商業銀行22家,農村合作銀行163家,城市信用合作社22家,農村信用合作社4,965家,郵政儲蓄銀行1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4家,信託公司54家,村鎮銀行91家,金融租賃公司12家等金融機構。[2]總的來說,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有法人機構5,634家,營業據點19.3萬個,從業人員則達到271.9萬人。
此外,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為62.4兆元,五家大型商業銀行總資產達到31.8兆元,占市場份額50.1%,股份制商業銀行為14.1%,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也占到11.5%,而外資比例則僅占2.16%。其中,就資產比例發展的趨勢而言,五家大型商業銀行的比例逐漸緩步下降,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與農村信用合作社之資產比例,則呈現上升之趨勢。
大陸金融市場的發展速度飛快,同時也吸引各國外資銀行積極搶進。根據中國銀監會的統計,過去大陸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雖曾高達20%~30%,但近年來在大陸政府積極推動不良資產的處理下,截至2009年底,整體金融業的不良貸款率(NPL ratio)已大幅下降至1.58%,也使得大陸銀行成為世界各國外資賣力追逐之標的;此外,隨著2001年加入WTO,金融市場的逐步開放也吸引外資瘋狂進駐。就外資銀行在中國設立的據點來看,截至2008年底,共有來自46個國家及地區的196家銀行,在中國設立237個代表處;同時,來自12個國家及地區的外資銀行成立28家外資擁有的獨立子銀行(轄下有157家分行)、2家中外合資銀行(轄下有5個分行及1個子公司)、以及2家全資外資擁有的財務公司。此外,又有來自25個國家及地區的75家外資銀行設有分行,總數高達116家。
顯然地,從上述數據可知,目前大陸的金融市場正蓬勃發展,尤其是銀行業的表現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2008年全球性金融海嘯發生後,中國的銀行根據市值計算,有三間銀行擠進世界前五大銀行,其中中國工商銀行的市值為世界第一大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則為第二大。此外,就獲利情況觀察,中國工商銀行在2009年第一季的稅後淨利為352.89億人民幣(51.7億美元)、第二季為313億人民幣(46億美元);中國建設銀行第一季稅後淨利為262.56億人民幣(38.47億美元)、第二季則為295.5億人民幣(43.29億美元),相較於金融海嘯前的水準不遑多讓;而相較於歐美大型銀行,持續且穩定的獲利表現簡直只能用經濟奇蹟來形容。
不過,雖然大陸的銀行資產實力有明顯的成長,包括銀行資產總量突飛猛進,不良貸款比率之控制與資本適足率等都具有優異水準;然而,處於國際金融市場更加動蕩不安的後金融危機時代,由於長期低利率政策之施行,使得市場資金呈現巨幅過剩局面,可能促成股市及房市資產泡沫的形成,增添國內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及風險控管能力,這是未來中國金融市場發展亟需注意之一環。
參、銀行業西進的策略分析
過去台灣政府基於風險管理之考量,加上兩岸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並未簽署,使得國內金融業者遲遲無法前進大陸設立分行、子行甚或參股,相對地也大幅限縮國內金融服務業發展的空間。而今,無法外拓的問題一一浮現。例如,眾家銀行分食國內這塊金融小餅,造成金融市場競爭激烈異常,削價競爭搶奪聯貸的案件時有所聞。根據台灣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副總經理孫一仕的說法,過去台灣金融業流行複製及砍價文化,習慣「me too」策略,什麼都要,最後把台灣金融市場殺成一片紅海。削價競爭的結果也弱化銀行的獲利能力。
此外,存放款利差大幅縮減的問題也浮上檯面。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後,利差一路往下降至歷史超低水平的1%左右,明顯壓縮台灣銀行業者的獲利空間。金管會主委陳冲近日接受媒體專訪時,即明白表示,當前台灣最大的市場風險是「低利率」,台灣的利差大概落在全世界最低的群組,保險業利差損問題也持續多年,低利環境對銀行、保險業營運都是一大壓力。
從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台灣銀行業者積極地想要西進大陸,除國際化因素的考量外,有一部分因素是台灣整體的經營環境惡化使然,無論是從投資機會的貧乏或存放利差的縮減來看,皆是如此。然而,在台灣銀行業者摩拳擦掌準備西進大陸拓展江山之際,相關的發展策略及方向該如何擬定呢?
首先,需留意幾個重要的趨勢,分析如下:
第一、目前大陸各類型銀行的獲利來源主要仍是以企業金融業務(簡稱企金)為主,例如國有商業銀行的獲利比例中企金比重即高達55%,而對股份制商業銀行而言,企金獲利比例更是佔整體利潤的七成。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除企金外,目前消費金融業務(簡稱消金)這一塊也不容忽視,其獲利比重近幾年均呈現快速成長的趨勢。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大陸人民生活水準也逐漸提高,消費及財富管理方面的需求日益提升,加上積極提振內需已定調為大陸「十二五計畫」的核心,未來個人消費金融的需求將日趨殷切,也是兵家必爭之地。[3]
第二、大陸過往發展企金業務,基於政策走向、成本及風險考量,都比較偏愛中大型企業,而相形忽視中小企業。然而,隨著中小企業法的通過,大陸的中小企業也正如雨後春筍般的蓬勃發展起來,此可能是台資銀行的利基所在。因為過往台灣特殊的經濟發展模式,造就無數中小企業成功的案例,而台資銀行往往是中小企業背後的重要推手,對於中小企業的貸款具有豐富的經驗。不可否認地,集中承做中小企業貸放業務風險相形較大,但風險即利潤之所在。未來台資銀行登陸時,或許可以考慮專攻中小企業這塊市場,攫取商機。
第三、根據金管會銀行局長桂先農的說法,目前大陸約有4萬家台商,投資金額超過827億美元。然而,由於大陸銀行貸放觀念與標準仍屬老舊,普遍只接受以土地、廠房或機器設備等動產或不動產作為貸款抵押品,加上大陸銀行的貸款模式與台資銀行不同,通常會先要求廠商將貸款還清後,再重新審核、撥貸,使得融資問題一直困擾著眾多台商。而一旦台資銀行登陸,此些問題將可獲得紓緩。因此,對積極搶進大陸的台資銀行而言,台商,是很龐大的一塊商機。
其次,針對既有趨勢,擬定確實可行之策略,建議如下:
第一、以合作取代競爭。由於台資銀行登陸初期,資源相對較少,無論是在品牌、資本額或分行家數方面,都不可能與既有的中大型外銀,或大陸城市級以上的銀行競爭,因此必須設法與當地銀行合作,利用當地銀行據點拓展自身的行銷通路。同時,考量初期業務量不大之可能,因此應儘量與大陸銀行或外資銀行共同承做聯貸案。必要時,更應積極地與大陸銀行進行人民幣的拆借。換言之,台資銀行登陸初期,應與大陸銀行、外資銀行保持合作關係,而非互相競爭。
第二、預測並緊抓官方政策的走向。例如,為扶植農村發展並配合三農政策,中共官方現正積極開放或鼓勵外國金融機構進入經營農村金融市場。大陸總理溫家寶於今年3月初在全國人大宣讀政府工作報告時,即特別提到應「加快培育小型農村金融機構,積極推廣農村小額信用貸款,切實改善農村金融服務」。顯見農村金融的發展及改革是大陸未來的主要工作重點之一。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HSBC)早於2007年即開始佈局當時大多數外銀相對不重視的農村金融,現於全大陸共有七家農村銀行(大陸稱為村鎮銀行),已是大陸外商銀行中成立最多村鎮銀行的業者。HSBC主要的目的是想藉由深耕農村金融,與廣大農民建立良好借貸關係,增加彼此信任感,未來將有很大機會獨佔大陸的農村金融業務。
第三、掌握現有優勢伺機搶攻具備獨特性質之業務。就當前中國大陸的金融市場准入情形觀之,儘管台灣金融業者已明顯落後其他外資銀行,然相較於外資銀行,台灣金融業仍有其獨特性及優勢,例如在中小企業(尤其是台商)的融資方面,即明顯優於其他外資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而誠曾明確指出:「儘管中國的銀行都與美國的大銀行有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也學習到很多經營觀念,但西方金融市場和中國金融市場差了很遠,文化跟中國不一樣。相對的,台灣金融業的經營管理,有很多是大陸銀行業可以學習的地方。」此外,廈門銀行行長高朝陽亦指出:「台灣大部分銀行在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管控上,有相當豐富的經驗,所以將來台資銀行到大陸,對台商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務,且過去累積的風險控管經驗也可以用在大陸企業上。」顯然地,未來台灣金融業者登陸時,若能把握既有優勢,有效搶攻具有獨特性利基的市場,後續利益不容小覷。
肆、結論
兩岸金融漸次開放後,基於看好大陸金融市場發展的潛力,未來台灣銀行業西進之趨勢莫之能禦。台灣銀行業前進中國大陸佈局,除可擴大台灣銀行業營運規模,強化國際競爭力外,亦可抒解台商中小企業在大陸的融資問題。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自大陸於2001年加入WTO後,入世的承諾逼使其逐步開放國內金融市場。而在市場先佔的優勢下,外資銀行早已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紛紛成立子行或分行、甚至參股大陸本地銀行,擴張自身的勢力版圖。如此一來,連帶也壓縮台灣金融業者未來的准入空間。換言之,台灣的金融業者進入大陸的利基正逐漸減少中。
除此之外,在銀行業者一窩蜂前進大陸搶食金融市場大餅的同時,相關的經營風險亦不容忽視。因為在龐大的商機背後,通常亦伴隨著極大的風險。因此,台灣的銀行業者有必要先做好完整的規劃與評估,包括進入模式、投資金額、區域選擇以及業務推展等策略,都需事先擬定。
職是之故,本文建議台灣金融業者在搶進大陸的同時,應針對中國大陸金融發展的既有趨勢,包括:(1)未來消費金融業務的崛起、(2)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的蓬勃發展、(3)台商的商機等,進一步擬定確實可行之策略,如:(l)以合作取代競爭、(2)預測並緊抓官方政策的走向、(3)掌握現有優勢伺機搶攻具備獨特性質之業務。如此一來,方有機會在登陸的同時,順利推動業務,並成功佈局。
參考文獻
李芳遠(2009),「兩岸金融交流的契機─大陸金融經濟的回顧及展望」,HSBC滙豐銀行簡報檔。
許振明(2009),「台灣金融業赴陸發展之機遇與挑戰」,當前兩岸金融合作面臨之問題及展望政策
報告座談會,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
龔天益(2009),「大陸金融環境現況與金融市場發展趨勢」,金融總會演講簡報檔,台灣台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