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從整個東亞的格局來看,台灣的地理特性與經濟定位,其實很像是觀光大國瑞士,再加上德國西南部的工業帶之於整個西歐。台灣之於瑞士和西南德都是位處於軍事要津,長年戰禍硝煙,並且有跨族群與異文化的衝突洗禮;但此二地人傑地靈,在精湛巧奪的工藝基礎做後盾下,均能發展出緊密的對外貿易,以及有高教育的人力素質。
過去兩年來牽動世局走往動盪與對抗的勢力已然削弱,美、歐主事者的歧見爭擾與躁進之心有所消解;反俄羅斯普亭總統的正當性,為金融風暴的責任找代罪羔羊,與圍堵中國的恐中情緒也不再高漲。
更令人欣慰的是不論在中東與東北亞,逐漸有和平緩解的契機出現;全球股市刻正逐步走升中。取而代之的新主流是:
其一,美、歐主事者不再以製造對手的恐慌內鬨作要脅,不以金融交易和市場漲跌來斷生死,而是各自回頭做好內務整理。不僅花邊新聞不斷的意大利前總理黯然下台,從中世紀以來就存在的行會制度,也將被鬆綁改革;同時,加稅、減少支出,和漸進升息已是不言明的國際共識。
其二,強權間的長期交結總要能回到共存共榮為最高的指導,對於雙方的核心利益與政權正當性,不再隨性有所逾越;即使為了選舉目的所做出的操控或煽惑,也必須思考事後的經濟代價與外交報復。像在最近,美國輿論界煽起血汗工廠的新控訴,意圖抵制大陸代工生產的蘋果手機;然而美國勞工部的調查,初步認為並無此違法事實的存在。而中、美間關於人民幣匯率的歧異,其過去的指控也從未正式形諸於官方紀錄上。
因此,深切明瞭歷史教訓,不輕啟戰端,不縱容特定利益的恣意妄為,更不一味的順應民情激憤;而要對民眾作好引領溝通,才能成為有風範的領導者。遠如美國的總統林肯、羅斯福兩位先生;近如喊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正是深黯此中領導智慧與收放的佼佼者。
在世局已然多元分立下,各強權之間雖相互確認其核心利益,但也維持著後續再做鬥爭動員的基本能量。因此,先要以共存與互利來做為決策基調,才能享有運籌帷幄的空間;而在順應民意與大環境的原則之下,也仍需做到引導思考、統整力量,更要帶動社會各界對於全人類與文明深化的責任感。
台灣的立國典範正是根植於儒家的倫理觀;更要在人本思維與小康社會的建構中,追求有個人自主性,家族延續與社稷主體的職司、分際;而對於士大夫,則有知恥重紀的無比要求。因此,馬總統必須擔綱起這個重擔,以台灣的成就促成大陸的和平轉換;進一步,則要以大同理想和華人經濟的成就,來推動全球生產分配與商業經營的新方向。
準此思之,未來檢視馬總統歷史成就的指標其實很清楚,大致可歸類如下:第一、引領輿情,順應民意;第二、打破勾結,改造司法;第三、兩岸和解,國際發聲;第四、有效傳承,擴大參與;最後、激發良善,建構幸福。
(本文刊載於2012年2月29日旺報論壇)
(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