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定目劇」一詞,成了報紙文化版熱門的話題,文建會主委表示要發展定目劇,以帶動文化與觀光的結合,台北市更率先提出租稅優惠的政策,鼓勵民間演出團體推出定目劇。
什麼叫定目劇?顧名思義,就是固定的劇目,做長期性的演出。由於戲劇是綜合音樂、文學、美術等的綜合藝術,演出成本很高,準備也費時,所以一齣戲如果要賺錢,必須能「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例如膾炙人口的「貓」、「歌劇魅影」等音樂劇,就是成功的典範。近年來大陸導演張藝謀在各景點推出的印象系列,韓國濟州島的亂打秀等,更有帶動觀光的效益。有鑑於此,台北市政府早在兩三年前,就規劃要在士林興建台北藝術中心,推動定目劇,以吸引觀光客。
就個人所見,成功的定目劇,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是世界級的超水準戲劇,像「歌劇魅影」,劇情精采,音樂動聽,佈景機關奇巧,在各國都是有口皆碑。儘管目前台灣相當熱中製作音樂劇,但尚未出現這種火紅的大劇,至少還不到吸引觀光客的程度。
第二種是展現地方特色的表演,可以滿足觀眾的好奇心。印象系列,就是配合地方色彩而創作的大型聲光秀。其實,台灣早已有為數不少的特色型定目劇,例如九族文化村每天都有固定的原住民歌舞與祭儀,參觀者不在少數,早期國軍藝文中心,幾乎每晚都有京戲演出,經典戲如「四郎探母」、「紅鬃烈馬」等,總是一演在演,當時若有歐美友人來訪,往往少不了觀賞傳統戲曲的行程。
第三種是娛樂性夠高、足以吸引遊客耳目的內容。目前台灣有不少休閒農場,在固定時段安排馬戲團的特技表演或人妖秀,演出者多半來自國外,儘管水準不一定高,觀眾席卻常達到五成以上。
如果政府要推出有聲有色的定目劇,第一類的超水準型恐怕力有未逮,第三類的純娛樂型似乎又不符文化政策的精神,唯有第二類的特色型,似乎才是值得努力的方向。若能充分展現台灣文化的特色,又具備一定的藝術水準,則不僅有吸引觀光客的機會,本地觀眾也可能會捧場。最省力的辦法,就是鼓勵現有的本土表演團體,如原住民歌舞、各類傳統戲曲、南北管、八音、陣頭等等,走向更精緻化,在重要景點定時演出;另一種則是在新的表演型態融入本土特色,或者將各種台灣本土表演藝術,在一晚濃縮式呈現,讓觀光客在短時間內,很快認識台灣文化,這些都需要更多創意的投入。
定目劇成功與否,行銷、包裝、提供場地等等措施固然重要,但核心的問題,還是節目的內容。目前來台觀光的遊客,主要來自大陸,其次是日本,他們的文化與我們有不少重疊,如何避免同質性高的演出,讓他們耳目一新,才是最大的挑戰。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2012.2.28中國時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