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到國民黨中常會報告指出:七○年代的18趴、八○年代開跑的敬老福利津貼以及九○年代的廣設高中、大學等三大政策,由於當初制定政策時忽略了人口因素的短中長期效應,以致於,上述三大政策都將面臨到拖垮政府與承擔大學關門的惡果。
表:拖跨政府的重大政策
政策名稱 |
政策盲點 |
預估政策崩盤時間 |
全民健保 |
人口老化,增加健保支出負擔 |
13年後拖跨政府財政 |
敬老福利津貼 |
未顧慮平均餘命上升,政府財政無法負擔 |
20年後領取津貼人數從200萬暴增到600萬 |
廣設高中、大學 |
少子化導致高中、大學過剩 |
10年後大學出現近四成空缺 |
長期照護 |
人口老化,長照人力需求急速增加 |
14年後長照人力將從45萬增加到88萬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2012.10.04。
基本上,上述的論述觀點,已經不是一件會令人感到錯愕的經驗事實,特別是當執政黨將人口問題提升到所謂的國家安全層次,藉以思謀各種可能的因應對策之際,無論是標舉上述的三大政策抑或還有其他隱藏的未爆彈,相與關聯的行動計畫是否縝密構思以及已然整裝完備,這才是讓國人得以有所感的癥結所在;連帶地,扣緊從過去的4年到未來的4年之二次政黨輪替而來的政策擘劃,是否有其涵蓋願景性、完整性、時程性、連貫性、延續性和可行性而來的綜融性考量,就此而言,論述的真義理應是要聚焦在對於政策決策模式本身適宜、妥當的檢視探究,特別是攸關到從生態環境、問題診斷、需求評估、解決對策、效益評估、滾動影響、風險控管等等的治理機制設計,否則,其所被突顯的還是執政黨中常會某種通過儀式的形式意義而已!
事實上,列舉出包括全民健保、敬老福利津貼、廣設高中與大學以及長期照護等政策盲點及其所可能衍生出來的政策崩盤,實乃是一項預期之中的演變後果,畢竟,回應於從生育模式、人口組成、家庭樣態到社會結構等等的拉扯關係,無論是樂觀的低推估、保守的中推估還是悲觀的高推估等等的未來學預測,上述高齡少子女化而來的人口海嘯現象,早已經是對於國人真實生活世界的秩序運作,產生鋪天蓋地的衝擊影響,因此,針對糾結生養、教育、婚配、安居、樂業、醫療、恤養、終老等等不同生命歷程的風險事故,要如何藉由人口因素的基本概念以深究包括政治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文化因素和環境因素所可能產生的交互作用,點明了對於作為綱舉目張與指導原則的政策定調,當有其不可被輕忽的嚴肅性和正當性!
總之,人口推估不單單僅止於學術理論的關懷旨趣,而是有它落實在日常生活的運作難題,畢竟,回應於台灣一地的經驗現象,那麼,愈活愈久的高齡化現象相較於愈生愈少的少子女化現象,早已經是呈現出不對等的發展趨勢,乃甚至於會將台灣社會帶進無法收拾的發展後果,誠然,工作人口相較於依賴人口的扶養比、扶幼比、扶老比與老化指數等等的經驗事實,彰顯了所謂「高教市場肥大的加速衰退」、「健保支出擴大的財政赤字」、「社會安全債務的潛在威脅」抑或是「長期照護恐急的供需失調」等等的挑戰課題,已經是一項不可逆的演變事實,對此,所謂公共照顧的國家機器,當只會有更為吃重的角色扮演;至於,整體人口結構的微調和蛻變,更是會加重未來社會安全制度的支撐負荷!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