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於四月十六日與美國西岸學者視訊對談時指出,兩岸正在商談互設辦事處,並非所疑慮的「國與國關係」,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在憲法上屬於一種「特殊關係」, 其實兩岸持續和平協商對兩岸和平進展非常重要。以海基會、海協會的分支機構形式在對造治權的領域上,互設辦事處分機構,係延續該兩會二十三年來互動協商的模式,即九二共識,擱置主權,以不涉及政治前提、不探討政治議題為主軸;自不可能一步到位設置主權意味濃厚之官方機構。相對地,在服務台商及深化協商事務前提下,設置兩會分支機構,已屬刻不容緩。
準此, 如海協會在台設辦事處,性質等於承認統一,變成中國的一部分或中國的一省的疑慮,自是杞人憂天。事實上,兩岸目前相互設置的專業性機構如「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海旅會), 「財團法人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台旅會),及台灣外貿協會以「台灣貿易中心」在上海、北京等地正式運作的機構,均有準官方派出機構的性質,但欲解決問題,仍時有所窮,不足以完善處理日益劇增的兩岸經貿、旅遊觀光、糾紛涉訟等事務,則分支機構的成立,對兩岸關係是否進一步正面發展,有積極的指標意義。
換言之,經濟、文化、聯繫、急難 等各項事務,較無爭議,唯在領務等之簽核、補發作業方面,有關平等互惠的待遇,雙方人員的進駐,不僅無法避免,且是必需的。否則無法因應兩岸人民往來,所產生的問題,甚至衍生對第三人效力的問題,例如,外國人是否可各在對造設立的辦事處,領取、補發VISA等,均亟待協商。縱使如此,也不能因噎廢食、無限拖延,其實,將設在兩岸對造之辦事處,互視為海基會、海協會分支機構之延伸,在拋棄傳統主權爭議下,以特殊兩岸關係,方足以解決每日兩岸公民所遭遇到的問題。
至海基會、海協會各在兩岸分支機構的人員,其在外交的屬性上,固有爭議,但如汲汲於高度政治意涵,戚戚於一中政策,欲以維也納公約的內容,立即將分支機構推向領事館的層級,轉向台灣主權獨立,兩岸一邊一國之訴求,非但無法解決兩岸現實的問題,反而曝露其無窮盡的政治算計。其實,在兩個相互承認的治權下,以對等原則,雙方人員得享有保障及便利措施,該變通性的外交豁免權,自有待兩岸平等互惠的協商,毫無形成上對下或中央對地方的關係,而淪於統戰之疑慮。
就大陸立場而言,因其軍事、經濟力量崛起,中國夢及民族主義仍充斥全中國大陸,自有其政治對話、政治談判、尋求和平統一的壓力,故在前述的便利措施對等原則下,進而對國旗、國歌等相關標誌的配置上,有頗多躊躇之處。
同樣的,在台灣島內,有主權獨立的民主訴求,也因為該主權地位的問題,導致台灣在國際政經環境上,舉步艱難,隨時必須將美國因素,考慮在內。這是雙方政府宜相互體認與配合之處。故在釣魚台的問題處理上,尚可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那麼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的努力,更可以擱置主權爭議,邁向「雙向、直接、制度化」之目標前進,對兩岸公民,均有長遠的利益。
所以,就兩岸的共同經濟利益而言,兩岸服務及貿易協議,係ECFA的後續深化項目之一,即將經於今年內,兩會簽屬完竣,雙方開放一百餘項原所管制的勞務與服務項目,互有利弊,實施後必然會有衝擊,為協調解決相關糾紛,互設辦事處自屬當務之急了。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102.05.09 中央網路報 海峽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