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女童八公斤」,這兩個八放在一起,多麼諷刺。「八八」是無數人羨慕的數字,代表「發發」。但在
台灣,在首善之都,八歲女孩只有八公斤。這樣的瘦弱的身軀,連一息尚存都不可得,如何能發呢?
悲劇發生的根本原因是「阻隔」,她的母親將所有外在的資源阻隔,一個鐵門在裡面鎖上,就使各種能夠幫助女兒健康成長的協助,進不到女孩的生命之中。醫療、教育、社會福利都跨不過鐵門。即使是女兒的父親、姑姑,也見不到女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孩子痛苦、虛弱、無助、絕望,緩慢走向生命的終點。外面是熱鬧的台北市中山區,外面有好多資源可以讓她活下去。
如果醫療體系規定,每個孩子每一年要接受體檢,如果教育體系對每一個孩子都列管追蹤,如果社會局有更多人力必須對可疑的家戶敲門拜訪,無數邊緣家庭的孩子,就不至於被阻隔在鐵門之後。如果父親有權向法院申請與自己的骨肉會面,如果親人有權請警察陪同探望孩子,如果里長與里幹事對兒童少年權益保障法所賦予的責任,有更積極的態度,無數被家長隔離的孩子,就能進入服務輸送的系統。
但,每一個「如果」都牽涉到公務員的態度是否積極、街坊鄰居是否願意雞婆一些。若只有藉口,就無法突破母親所設下的障礙。「一婦當關」,萬人都無法突圍救人嗎?
四年前四月初,曹小妹妹被母親從學校帶走,母親設下一些障礙。學校老師、不同縣市的社工員、管區警員、小妹妹的長輩,都沒有人以十萬火急的心情去搶救生命。半個多月後,發臭的遺體躺在鐵門之後終於被發現,旁邊有她多幅可愛的畫作。
各種公權力遇到母親的阻隔,常常退卻。為何如此呢?公權力執行者或街坊鄰居或大廈管理員,總以為母親是愛孩子的。其實,這些母親正在殺害孩子。她們有如手握凶器的殺人犯,必須被制止。她們已經狠心,只有強勢作為才可能避免命案。
我國政府對兒童保護總是欠缺「強勢作為」。女童該進入學校就讀,「強迫入學條例」毫無強制力。女童該打預防針而多年未打,衛生所也不在乎。女童生活在暗無天日的鐵門之內,也沒有警察或社工強勢詢問。小小生命,有如人質,長年孤立無援,因為沒有一位「強勢」的公務員,永遠無法獲救。
前幾年,中國大陸四川有位叫余豔的八歲女童。沒見過父母的她吃苦受累,罹患絕症,外界捐助她。她將捐款分給七個正在生死邊緣掙扎的病童,用數學作業簿寫了最後幾個字「我來過,我很乖!」無數人因為余豔,加入關懷兒童的行列。
台北陳姓女童來到人世、來到台北、來到父母失和的家,她很乖,但吃不到九歲的生日蛋糕。皮包骨的早逝生命能否喚起更多人加入關懷兒童的行列?已經從事兒童工作的教師、醫護人員、社工員、公務員,能否更在乎、更願意積極搶救每一個小生命呢?
(本文曾刊登於2014/05/03聯合報民意論壇)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