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自行合成,原始照片來自Wikimedia Commons。)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於本月25日來到
台灣訪問,成為首位大陸主管
兩岸事務官員踏上台灣土地,其劃時代意義當不在話下,除了國人及朝野政黨外,各國媒體亦無不密切關注兩岸的下一步發展。
由於時間緊湊,張志軍於抵台當日就與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舉行第二次的「王張會」,會中達成一些具體成果:(1)確認將「人道探視權」納進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的服務功能;(2)大陸同意在台灣立法院通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後,就啟動緊急磋商機制,進行後續協商;(3)雙方同意研議兩岸經濟發展與區域經濟進程相銜接可行途徑;(4)雙方進一步安排就陸客中轉議題展開溝通,及(5)推動各領域交流,包括文化、教育、科技及新聞等面向。
其中,王郁琦與張志軍也同意建立兩岸事務首長互訪的機制,讓兩岸官方交流成常態化。倘若此一構想能付諸實現,代表著
兩岸關係將進入另一層次。當然,兩岸關係能走到如此熱絡的地步得來不易,這是過去近30年的風風雨雨與辛勤努力,故維護台海和平發展穩定不單單是朝野政黨及中共當局的共同責任,更符合國人的期待與利益。
張志軍此次來台訪問代表三層深遠意義:
第一,兩岸事務首長互訪的常態化,有助於兩岸的溝通與交流。借用張志軍在「王張會」所開頭的話:「這次從北京到台灣,飛行一共用時不到3小時,但邁出這一步是珍貴的,足足用了65年。」足證兩岸關係的錯綜複雜,其中包括了民族情感、國共鬥爭、制度選擇和政治爭議等,這些都使得兩岸事務發展出與其他國際政治產生截然不同的獨特模式。
回顧兩岸歷史,早於1990年代就有建立兩岸事務首長互訪機制的呼籲,當時的主政者也並非全然拒絕此一構想,也才有1993年在新加坡舉行的「辜汪會談」來為此鋪路。可惜的是,在兩岸主權爭議的政治意識仍相當高漲的年代,台海關係並未隨著冷戰的結束而見到足以化解雙方歧見的曙光,反而越走越遠,直到2005年才藉由當時的
國民黨主席連戰之破冰登陸之旅而打開僵局,但雙方又等了近10年才有兩岸事務首長的互訪。因此,張志軍此行別具歷史意義,也是兩岸關係另一階段的開端。
第二,國台辦主任來台能進一步加強兩岸了解、深化交流。王郁琦在致歡迎詞時就表示,「期待張志軍能傾聽台灣人民聲音、理解台灣人民生活方式、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強調「在這當中難免會有不同意見的表達,但相信可以讓張主任更深刻認知道真實的台灣。」
過去30年歷經了兩岸關係的波折或平順,其中當然是許多經驗與教訓所得到的寶貴結論,雙方當更加珍惜。不過,再多面向的廣泛交流往往敵不過政治歧見的考驗,也凸顯了兩岸事務首長會面對話的重要性,畢竟「王張會」所代表的不只是兩岸和解的象徵。更是兩岸共同解決難題的開始。
試想,在冷戰的高峰時期(1955-1970),中國大陸都願意與最主要敵人
美國進行長達15年共136次大使級會談,那同為中華民族一份子的兩岸同胞卻常年因政治問題而拒絕直接對話,難道這樣的發展合理嗎?一味地拒絕接觸,只會讓兩岸關係停滯不前,加深猜忌。
第三,預期中共將加強與
民進黨的交流,雖不是黨對黨的層級,但總算踏出重要一步。在張志軍到訪之前,國台辦前副主任孫亞夫就銜命來台與獨派智庫進行會談,深入敵營欲第一手取得獨派的真正想法。對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來說,中共願意與獨派面對面對話,就是一個進步,也是了解彼此、消弭歧見的開始,這樣的發展情勢值得鼓勵。
不可否認,三月反兩岸
服貿協議的「太陽花學潮」確實對兩岸關係帶來無法估計的衝擊,不僅打亂
馬英九政府與對岸協商的進程,連中共都受到無比震撼,這也是為何張志軍會急於來台訪問的主因,希望能彌補過去忽略的台灣基層。
兩岸關係發展至今,有苦也有甜,有淚水也有收穫,不足為外人道。但是,雙方應秉持以下兩個信念,加強彼此的互信與溝通,奠定化解兩岸政治歧見的堅實基礎。
首先,兩岸應以耐心及諒解來推動雙邊關係。日前,大陸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表示,「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及領土完整的問題必須由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共同決定。」基本上,這只是大陸官方立場的一貫性闡述,但經過有心者的惡意傳播卻變成「台灣前途應由中國人決定」,也引起台灣內部的軒然大波,綠營當然抓住此機會痛批執政的國民黨,也逼使馬政府不得不正式回應,表達「國家的前途與台灣的未來,掌握在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手中,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的官方立場。
這些政治敏感議題在現階段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因此雙方都應避免使用敏感言詞來刺激對方,嘗試認識雙方語言,一步一步地拉近彼此距離。1993年的「辜汪會談」至今已過了30年,兩岸已經走過風風雨雨而進入磨合期,更應珍惜好不容易獲得的成果,以利放下仇恨、化解歧見。
其次,中華民國的存在是無法抹滅的事實,亦是兩岸關係唯一的臍帶。我們知道,這需要大陸方面的突破性思維,畢竟過去65年的對立與堅持不是短時間內就可消除的。然而,我們必須提醒中共領導人,中華民國是台灣絕大多數人的共同記憶,消滅中華民國等同幫助台獨,也是把台灣人民推向大陸的對立面。這是心理層面的連結,值得大陸深入了解與諒解。唯有尊重中華民國,才有鞏固及昇華兩岸關係的可能。
張志軍此行雖然沒有所謂的實質成果,但他走入台灣社會、深入了解基層民眾心聲,都會對大陸對台政策產生正面影響。我們也希望下次陸委會主委再度到大陸參訪時,能比照此次接待方式,讓陸委會主委與大陸民眾面對面接觸,將台灣同胞關心大陸發展的心聲帶給對岸人民,好拉近彼此距離,共同推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共享和平紅利的果實。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刊載於103.06.28 中央日報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