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derbar dk Wikimedia Commons)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首次訪台之行,其中部分行程雖因遭到抗議群眾的滋擾而被迫取消,但總結他這次訪問的成果,終究還是可以畫下一個「雖不滿意卻可接受」的句點。
所謂「人散曲未終」,在餘音嫋嫋下,我們認為張志軍此行和「王張二會」對今後
兩岸關係產生的影響,仍有下列值得關注的地方:
首先,面對近期
兩岸內外形勢出現的一些不利因素,特別在「太陽花學運」和國台辦發言人針對
台灣前途作出引起爭議的表述後,雙方執政當局仍堅持既有的規畫,以「王張二會」彰顯雙方要繼續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兩岸關係一路走來本就起起伏伏,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認為好的政策就必須擇善固執,堅持下去。兩岸執政當局在記取歷史的教訓後,似乎都決定排除萬難,不願讓雙方今後的和解進程,出現任何倒退的跡象。
其次,在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後,兩岸主管相關事務首長歷史性的會晤,突破既有「先經後政」的交流順序,並決定以「先急後緩」的原則,優先處理那些迫在眉睫的重大課題。
有人把「王張會」拿來和一九九三年舉行的「辜汪會晤」比較,認為兩岸都藉此建立了制度性的高層對話管道。但「辜汪會晤」所代表的是兩岸官方授權的民間團體,達成的四項協議也僅限於事務性的議題;而「王張會」則帶有明顯的官方色彩,雖未達成具體協議,但雙方討論的問題,已超出事務性的範疇。例如,兩岸互設辦事機構就是一項政治議題,雙方就此進行商討,雖不構成政治談判,但可視為政策對話。
再次,張志軍這次訪台,曾就台灣參與TPP、RCEP及亞太自由貿易區等區域經濟整合問題,與我方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交換意見,雙方同意共同啟動兩岸區域經濟合作的研究工作。根據過去兩岸協商ECFA的經驗,「共同研究」是兩岸在進行「個別研究」後,採取的第二個步驟。「王張會」決定兩岸可就區域經濟整合問題進行「共同研究」,顯示ECFA的協商模式已出現外溢效應,可以用來作為參考,處理其他兩岸共同關切的重大議題。
最後,張志軍認為他首次訪台是從事一場「傾聽之旅」,其四天的訪問行程確也遍及台灣社會的多個角落,並且安排和不同階層,包括不同政治色彩的人物,進行了面對面的接觸和溝通。毛澤東常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認為,張志軍此行深入台灣群眾,不但有助於他未來從事政策判斷,更重要的是,在「了解真實的台灣」,「了解人民的想法」後,就更能以「同理心」來看待台灣。期盼兩岸政治人物也都存有「同理心」,都能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
事實顯示,兩岸在長期分治的現狀下,無論就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而言,都不可避免存在相當程度的差異性。欲推動兩岸關係的進一步制度化,雙方就必須努力消除那些根深柢固的心理障礙,俾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互信基礎。
張志軍主任這次訪台的所見所聞,足以讓他深刻體會:為了深化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兩岸除了研商如何「共享利益」的問題,也必須思考如何「共構價值」的問題。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刊載於103.06.29 中央日報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