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足見飲食及食品安全性在人類發展過程與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可否認,
台灣近幾年食安事件層出不窮,迨自塑化劑、問題醬油、毒澱粉、胖達人事件、劣質混充米及至於目前的頂新黑心油風暴,在在都讓民眾食不安心,也間接衝擊到積弱不振的內需消費市場,進而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進一步言之,台灣外食比例已超過七成;換言之,每天有近三百萬人在外用餐(俗稱老外),也造就了台灣「美食王國」的美名。食安事件發生後,不僅有很多台灣民眾減少外食,也降低觀光客來台觀光的意願,削弱觀光及餐飲業者的需求。底下幾項指標可看出端倪。
一、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在上月底公布了十月分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82.98點,相較9月的83.16,下降0.18點。顯示食安事件在短期上已影響消費者信心。此外,因為食安風暴所引發的邊際效應及傳染效果,已對台灣食品出口、旅遊觀光業都造成影響。據中華經濟研究院所公告的10月份台灣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PMI)指數為51.5%,顯示已連續3個月下滑,而來到半年來新低。
二、在一連串知名上市食品公司相繼淪陷捲入食安風暴後,投資大眾對食品類股已喪失信心,避而遠之,也導致食品股近二個月市值蒸發超過600億元台幣。
三、食安事件也導致台灣食品外銷頻頻受阻。根據統計,目前各國對台灣食品擋關的情況,已從之前的六國擴大至十一國,包括:澳門、香港、中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智利、荷蘭、菲律賓、紐西蘭與越南,都禁止我國特定產品進口採取擋關、禁止進口或下架。顯現這些國家失去對我國食品的信心,恐重創長久以來所建立的MIT優良形象。
四、據經濟部估計,食安問題讓今年食品業的整體營業額減少177億元台幣。其中影響外銷金額約63.8億元,約占出口總值的7.5%,顯然,負面影響已造成。
在輿論一陣撻伐後,政府有感於食安改革已箭在弦上,也為重拾消費者信心,行政院提出八大保障食安措施,包括:加重刑責罰金、提高檢舉獎金、設立中央檢舉專線、油品分流管制、廢油回收管理、落實三級品管、食品追溯與追蹤、食品GMP的改革。筆者以為,嚴刑重法固然有嚇阻效果,然而「預防勝於治療、治本重於治標」。
根據台灣食品產業發展協會調查指出,有高達百分之七十五的台灣食品業廠商缺乏嚴謹的供應商產品技術規格管理流程,也未能掌握國際食品法規之變化,因而降低產品的國際
競爭力。因此,未來在食安規範一定要能與國際接軌。也就是說,食品產業在踏入外銷市場前,需要即時知悉國際市場脈動和外銷市場的法規資訊,才能拓展商機。而透過資訊管理服務落實源頭管理可建立食品原料規格資訊標準、蒐集國際食品法規、國際食安事件通報等三大功能。此外,廠商亦可透過配方優化,在包裝上做修正,以提供消費者更清楚的包裝說明;而且在打入國際市場前亦能預習當地法規,可謂一舉數得。
綜合言之,食安問題不論對國內經濟或國際形象已造成傷害,但亡羊補牢猶未晚,政府在落實源頭管理的同時,尤應儘速恢復民眾對食安的信心,並提升食品產業升級,方能化食安危機為轉機。
(本文刊載於2014年11月12日中央網路報)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