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一分鐘認識MERS-CoV。)
最近南韓在處理MERS疫情上,出現荒腔走板的現象,印證了南韓確實是OECD的後段班。2015年IMD國際
競爭力報告剛剛出爐,
台灣排名第11,遙遙領先排名第25的南韓。
匯率抗韓是迷信
歷年來台灣在WEF和IMD的競爭力評比上,始終遠高於南韓,但是政府也總是拿南韓當競爭的假想敵。即使南韓與台灣在產業和出口結構上重疊性高,如果國際組織一致認為台灣比南韓有競爭力,那麼台灣在與南韓的直接較勁上,應該優先選擇需要超越南韓的項目吧!
央行面對南韓競爭的一貫論調,只有「新台幣不能貶輸韓圓」這句老話,為的只是不能出口輸給南韓。如果大家仔細研究過國際競爭力報告的內容,就會發現台灣真正需要和南韓競爭的地方,絕對不是在出口或匯率!
匯率根本不需護航
在今年的IMD報告中,台灣在政府及企業效能上,分別領先南韓19及23名,在基礎建設上僅略剩一籌。在經濟表現上也差不多,台灣排名第11,南韓則是排名第15,所以是台灣跟南韓競爭的主戰場。
在經常帳順差占GDP比例上,台灣在2013年高居第4名,超過南韓的第12名。出口總值占GDP的比例,台灣的排名(14),還是贏過南韓(19)。以外匯準備相比,台灣排名第5,比排名第7的南韓,總額高出了20%。以這些比較來看,台灣的出口不需要匯率護航,和南韓拼匯率是不是搞錯了方向?
要拼的地方在國內投資
台灣在經濟表現上最弱的地方,就是對內的投資,在參加評比的60個國家中,大約在倒數第10名。國際收支帳上流出與流入證券投資的比例,台灣是4.66,而南韓只有1.34,顯示出台灣資金外流狀況的嚴峻。
從2014年的細項目報告中可看出,在經濟表現上南韓領先台灣最多的,是固定資本形成占GDP的比重,此一項目當然和投資意願息息相關。南韓在2013年高達29.7%而排名第3,台灣只有19.4%,以致名次大跌到第38。
國內投資低落導致生產不振
國內資金不投資本土企業,以致台灣在相關項目上競爭力低落,以初次上市發行總金額對經常帳順差的比值來看,台灣的1.34%,便遠遜於南韓的2.39%!
台灣
勞工的生產力高過南韓不少,在整體勞動力生產力上排名第11,勝過南韓的第28名。經過購買力調整後的勞工產值,在2013年排名第24,也高過南韓的第39名。但是,製造業的平均勞工時薪,台灣只有8.14美元,而南韓卻高達16.96美元。
投資低落造成社會不安
國內投資不振,也導致工業生產力薄弱,台灣在60個國家中排名第30,比起南韓的第16名,就差了一大截!工業生產力低,當然就無法支付高薪給勞工,所以在代表所得分配不均的吉尼係數上,台灣(25)也落後南韓(17)不少。亮麗的經濟表現排名,凸顯的只是台灣以海外生產支撐GDP的病態!
應該拼的是投資
台灣的金融業,比南韓有競爭力,在2014年排名第14,遠高於南韓的第25名。金融資產的滲透度和金融技術層次的排名,台灣也都領先南韓。
台灣有良好的競爭環境、企業和勞工,最大的問題是資金老往外跑。所以,請政府不要再跟南韓拼匯率了,可以拼拼投資嗎?
(本文刊登於2015年6月9日經濟日報解讀金融市場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