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台灣政客貪腐事件頻傳、百萬紅衫軍怒上街頭、國會紛紛擾擾、經濟困頓者自殺事件頻仍、環境品質與資源管理有名無實;絕大多數國人鬱卒苦悶了一整年,近四分之三的國人,自覺個人生涯與生計受到失業與無力感的威脅;台灣整體環境的永續計畫才走到「永續四年」竟然面臨了斷層,國人對政府部門的失望,或許只有罄竹難書四字可以表於萬一。
國人主觀的評價可能不被政客接受,但國際社會如何客觀評價我們台灣呢?首先檢視由英國智庫「新經濟基金會」NEF及「地球之友」FotE共同調查的「快樂地球指標」(Happy planet index)結果,我們台灣在178個國家與地區中排名84、得分43.4分。雖然排名居中,但與排名第一的萬那杜68.2分相差近25分,距離亞洲第一名的越南(全球排名第12)得分61.2分,也有18分的差距。重點更在於,越南,這麼一個外人眼下如此貧窮落後的國家,竟然可以這麼自信快樂而洋溢幸福感,會讓多少富豪為之扼腕氣結?可見高所得或財富並非是生活幸福的全然保證,否則中南美洲及越南這些國家都不會名列前茅。
其次從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最新公布的「2006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台灣排名第126,已經是連續四年下滑。從實際面解讀,就是台灣吸引外資的魅力已經不復往昔。對照於世界銀行「2007年經商環境」(Doing Business 2007)報告,台灣同樣倒退了四名、排名第47,主要的致命傷在於「經商環境與法令的失當」障礙或限制;舉例而言「成立公司」需時48日,是新加坡的8倍、美國的9.6倍、加拿大的16倍;「貨櫃出口」的成本,每貨櫃747美元、需時14日,是新加坡382元、需時6日的二倍以上;而「貨櫃進口」需時14日更是新加坡3日的5倍。面對這樣的投資環境與行政效率,台灣怎麼可能還有競爭力?年輕人如何找到工作展現自信?
過去廿年我們曾挾著優勢的經濟力向世界昂首闊步,但最近幾年由於主客觀條件的變化,台灣經濟力已然成了強弩之末,不但整體購買力降低,連接受外國投資或赴境外投資也都縮減了相當的幅度。不但在中國的工廠與市場都漸被取代、被瓜分,連東南亞某些較佳的投資場域,也都被日韓等國捷足先登。另一方面,仍然以飽受戰火蹂躪荼毒的越南為例,雖然在外人眼中貧窮落後,但是他們新起的一代,以「年輕、勤勉及價宜」的自強熱力,配合著地理位置與腹廣袤的優勢,逐漸取代周邊國家的地位,有成為「全球工廠」的潛勢,創造了年輕人往後30年的就業契機,假以時日不難成為亞洲古國新運再起的代表。
看完這些國外的報告資料,再回頭思索我們自己不幸福感及年輕人苦悶的源頭,大概就清楚問題出在哪裡了。其實台灣今後還能不能保持永續的整體發展,端視政治人物能否擺脫邪惡的習氣和醜陋的政治干擾,讓年輕人重新找回熱情、不再懷憂喪志,活得自信昂然,這樣我們的國家社會才有永續的發展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