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薪資創歷年新高,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106年全年我國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3萬9953元,年增1.82%;總薪資平均為4萬9989元,年增2.46%,如果扣除通膨,實質總薪資4萬7271元。然而,這數字和一般民眾實際感受的落差很大,民眾根本無感。
在與
經濟成長率比較,106年全年經濟成長率2.86%,高於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年增率2.46%,亦即表示經濟成長的果實未能完全反映到勞動者的薪資成長上,部分是落到公司老闆或股東身上,暗示著所得分配的公平性問題。
再將消費者物價指數納入比較,106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0.62%,比起105年的年增率1.39%,確實表現有比較好,但也隱藏著今年物價將大幅上漲的隱憂。今年來的石油、國際原物料等價格上漲,各項民生用品價格伺機而動,如前一波的搶衛生紙大戰,以及四月將調漲的電價等,都將讓領薪水的
勞工朋友日子變得更難過。
薪資的增加少得可憐,辛苦賺的錢還要被通貨膨脹吃掉,難怪民眾對經濟成長無感、對薪資成長無感,根據人力銀行統計,有高達75%的上班族不滿自己的薪資;此外,還有82%以上的上班族,平均超過876天沒有調薪,也就是2年4個月薪水都沒有變,造成越來越多人想出來創業。
我國的社會M型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一方面是,高所得者及公司經營者領取的報酬,與廣大的基層工作者領取的薪資所得,形成強烈對比;一方面是,不同行業類別的工作者收入差異越來越大,例如金融服務業與餐飲業的薪資所得差了三倍之多,
貧富差距是造成社會階級對立的原因之一。
當前,我國有三成多的勞工依舊「薪酸」,工作月薪未達三萬元,許多小勞工想要出走,尤其處在高物價的時代,民眾得身兼多職,或是透過跳槽方式,才能提高薪資水平。政府若要讓民眾有感,重點該思考如何提升
低薪族群的所得,而非是修了再修的勞動基準法,否則不但無法幫助民眾改善生活,反而逼的企業離開
台灣,對社會、對經濟發展都非常不利。
(本文刊登於2018.3.23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