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美國在2008年的總統大選前的政治局勢非常類似,只是沒想到兩年後的政局還是雷同,而造成目前政治困局的重要因素,是民主制度下的盲點。
台灣與美國2008年選舉前的局勢的相似處在於民眾飽嚐經濟衰退之苦,而美國則因為金融風暴使得美國經濟前景黯淡,使得美國民眾怨氣四起;在美國則因為共和黨政府出兵阿富汗與伊拉克,美國大兵傷亡數字不斷上升,使美國國內反戰聲浪升高,而海外軍費就像無底洞,使美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在台灣則因為民進黨的偏鋒兩岸政策,使得兩岸關係瀕於攤牌,台灣民眾則度過了八年國內朝野惡鬥與民進黨的選舉議題操弄,不滿情緒幾乎爆發。這些因素促使台灣與美國在民主歷史上締造新頁,在台灣是八年後政黨再次輪替,打破所謂「省籍情結」迷思;在美國則是第一位非白人的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透過民主的選舉,寫下了歷史。
然而弔詭的事,在兩年後重現在台灣與美國,兩年前不論是台灣與美國的民眾認為換黨與換人當領袖,應可終結當時的亂象與重振經濟。不幸地,民眾的期待卻被華爾街的金融風暴澆熄,台灣的出口受到嚴重波及,大幅衰退,許多電子產業員工被迫放無薪假,台灣民眾對於剛當選不久的國民黨政府的支持度大幅下跌。在美國的民主黨政府則忙於收拾金融風暴的爛攤子,也對於阿富汗與伊拉克的軍事行動處於焦頭爛額。民眾的耐性逐漸被磨光,造成了在台灣的馬英九總統支持度僅剩三成多,美國的歐巴馬總統在最新的民調中顯示,僅剩三成八的美國民眾願意繼續支持其連任,甚至根據最新媒體報導,兩年前支持歐巴馬的選民,僅剩一半願意再投票支持他。
台灣在十一月二十七日即將舉行五都選舉,許多人認為這是攸關2012總統大選的前哨戰,也是國民黨面臨能否繼續執政的考驗之一。而美國國會的改選與州長選舉則已將舉行,共和黨很拿下眾議院的多數,民主黨嚴重挫敗,對於兩年前,支持換人做作看的民眾而言,真是始料未及。
反觀台灣與美國的在野黨老神在在,對於即將到來的選舉都樂觀以待。諷刺的是,不論是台灣與美國民眾似乎已經淡忘,現階段許多的亂象是目前在野黨在執政時造成的。以台灣為例,在過去兩年來,在野的民進黨對於執政黨的政策多加質疑,甚至使用各種方法與手段阻撓。當年民進黨在位時,不斷操弄兩岸關係,使得兩岸不僅在國際上被套上「麻煩製造者」,不僅無法替台灣突破困局,卻把台灣往死胡同鑽。當民進黨下台後,不改其志,持續阻撓兩岸關係的和緩,而其中以操作反ECFA的訴求為最。當兩岸ECFA簽署後,民調顯示六成民眾支持ECFA,民進黨的蔡英文主席不久前,又拋出執政後願意依循「前朝」兩岸政策,試圖營造中間路線的形象,但又維持極端偏激的選舉策略。民進黨對於過往的錯誤政策,不承認也不思改進,而民眾卻往往不明究裡,遭到蒙蔽,使得台灣依舊亂象叢生。更重要的是,台灣政府負債與財政狀況的惡化,乃是民進黨執政時種的因,國民黨概括承受苦果。馬英九總統認為,台灣經濟復甦仰賴簽署ECFA後,吸引更多國際投資,才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確是事實。但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遊戲,能否使台灣經濟浴火重生與再造顛峰,甚至使民眾在選戰中持續支持國民黨,在於民眾的睿智。
美國的歐巴馬總統就任後,除了要面對金融風暴對美國經濟的重創,還提出伊拉克撤軍的計畫,改變在阿富汗的軍事部署與任務,而這一切似乎都無法滿足美國民眾的殷殷企盼。儘管歐巴馬政府通過了健保的法案,使貧苦的美國民眾可以享受到醫療的照顧,卻還是無法贏得美國民心。共和黨也趁機抓住美國民心不滿的狀態,批判歐巴馬政府無法重振美國國力與形象,讓美國重新返回榮耀。殊不知,美國國際形象嚴重受創最嚴重的因素是前總統小布希的單邊政策,出兵伊拉克的獨斷獨行,對於全球暖化議題、國際刑事法庭的阻撓,與在處理國際事務上的蠻橫,都使美國自從二次世界大戰後,透過「馬歇爾」歐洲復興計畫與冷戰期間對於世界秩序維護所建立的形象毀之殆盡。共和黨對與台灣的民進黨絕口不提過去的錯誤,只知道一眛地批判現任政府的政策,不管是台灣與美國的現象可謂如出一轍。
綜而言之,台灣與美國都陷入所謂民主政治下的困局。台灣儘管經過政黨輪替,台灣民眾對於民主制度還是處於學習階段,但是對於選舉的厭煩程度已經逐漸趕上西方民主成熟國家,從歷次選舉的投票率可以看出民眾對於選舉的頻繁益感不耐。但是在台灣的民眾投票行為上,民進黨支持者凝聚力強,有所謂「含淚投票」的模式,但是執政的國民黨卻無這方面的優勢,況且中間選民容易受到選舉議題操弄及受到媒體新聞誤導。而在台灣更奇特的現象是有替政黨進行政策辯護與批判執政黨的媒體與政論節目,在在都使台灣的民主備受考驗。
在民主成熟的美國,也面臨了類似的困局。歐巴馬政府採取有別於共和黨的強硬路線,比較偏向於多邊主義,透過國際協商與其它國家共同解決國際事務議題。對於重振美國經濟上則無法滿足美國民眾的期待,因為國家債臺高築,歐巴馬政府不得不刪減其它預算,對於人民幣升值與中國大陸在南海與黃海議題上,都因為國力衰退與經濟不振的狀況下,皆無法採強硬態度。在恢復美國昔日地位上,歐巴馬政府亦無法得到美國民眾的認同,加上共和黨的抨擊,歐巴馬政府似乎有進退維谷的現象。面對如此險峻的情勢下,期中選舉自然成為歐巴馬政府的政權保衛戰。歐巴馬政府可以說處於美國在越戰之後國力衰退的關鍵期,在中國大陸與其他國家或是地區經濟實力增長下,美國再也無法如同以往對中國大陸或是其他地區予取予求。美國民眾未必能完全體認到美國政府策略選項與手中籌碼日益減少,美國國力要回復以往的光榮可說是一項不可能之任務。
台灣與美國在短短幾年間情勢雷同,兩個執政黨都處於歷史的轉捩點,而創造歷史的都是選民。台灣與美國能否擺脫民主的困境也同樣依賴民眾的智慧了,至於台灣與美國的未來,選舉結果揭曉後,就可得到答案。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原稿發表於99.11.7 中央日報「星期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