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心
新冠肺炎疫情秋冬再起,有專家建議應超前部署關國門,也有人認為航空業、觀光業都已經苦撐待變,此時若要比照年初施行的「決戰境外」模式,恐使經濟雪上加霜。因此殷殷期盼防治疫苗的出現,偏偏生技醫藥業的主管機關又劃錯重點,組口罩國家隊,但開發試劑、疫苗與新藥卻是自綑手腳,殊不知這麼一搞有可能讓
台灣的生技業永遠為人作嫁。
疫苗被視為阻斷COVID-19疫情蔓延的最佳利器,先進國家遂早早投入資源獎勵藥廠研發,並啟動緊急授權機制以縮短審核流程,以便疫苗及早上市。因此各方關注的焦點始終放在開發進度上,直到英國的AstraZeneca公司出現受試者有嚴重不良反應時,才逼得全球大藥廠共同聲明,絕不會為了趕「快」而忽略安全。
其實疫苗從開發、測試到核准上市「眉角」很多,並非只有「速度」與「安全」這兩個問題而已。因為各家藥廠開發疫苗,所使用誘發人體產生免疫反應的方法不同,不但會讓疫苗的特質不一樣,連帶也會影響到使用的生產設備,與運送條件。諸如以培養活病毒,然後用化學方法去除病毒感染力方式製造的疫苗,目前雖有進入臨床二、三期試驗者,不過此舉有病毒活化風險,且需特定的生產空間,是否值得借鏡仍得進一步評估。
因此衛福部如計畫購買合格的疫苗配方自行生產,除了要找到符合條件的廠商代工外,還要注意從實驗室製造出來的品質,在量產過程中是否變異之問題。特別是以mRNA方法制造的疫苗,如何確保良率就是一大挑戰,試想每劑有500億隻病毒的疫苗,生產線單要控制品質有多難?正如每家餐廳都有廚房,但做楊州菜的館子改燒四川菜,風味都不會變嗎?
顯然要確保台灣能取得疫苗,單靠簽署COVAX、付定金是不夠的,何況在疫苗國族主義下,剔除大陸貨,以及部分疫苗須要超低溫運送等限制後,除非本土自行開發,否則只能看天。然而從媒體報導得知,工研院雖已研發快篩試劑成功,但「疫情指揮中心並未採用」,就能理解為何國內推動生技產業多年,始終無法收成的原因了。
反觀韓國雖遭MERS重創,但借力使力,如今已是生技輸出國。而我國卻是從SARS之後,要不是COVID-19喚起政府的關注,17年間只見生技經費年年縮減,以致人才留不住,業者也很難和國際廠商競爭。今年政府因再次看到生技商機,決定讓原本2021年就要落日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再延十年,不過這些都比不上採購本土產品,再透過提高採購門檻,逼使廠商進步,更能扶植國內業者。
坦白說,如果沒有十年磨一劍的決心,與推動生技業的戰術,只是翻修法律,恐難養出生技獨角獸。
(本文曾刊載於109.10.12之中國時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