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總統府,總統主持「三年有成 臺灣進步關鍵字」記者會。)
一樁工業總會理事長王文淵和祕書長蔡練生之間的家務事,竟扯上303全台大停電案,也透露出裡頭暗藏了一些不為人知的貓膩。
貓膩之一是:事情起源於3月6日工總表示王理事長指示半年內向政府提出能源政策建言,到3月14日王理事長以「無法節制祕書長執行業務」為由請辭,時間已隔1個星期,其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貓膩之二是,祕書長是理事長所任用,自然有權要求其離職,哪有理事長自請辭職的道理。業界盛傳是行政院某高層對王理事長表達更高層的不滿,打算趁機安插自己人進入工總。王理事長的請辭,實際上也是在向政府表達抗議。沒人為大停電造成百億以上重大損失負起政治責任,反怪起要為產業界提出建言的民間團體,能不說這是一個沒有是非的政府?
對於303大停電案,有人說經濟部長王美花是好官,另有人說現在的能源政策不是經濟部所能決定,隱含的意思都是在說王部長不用負政治責任。對於王部長是不是好官、該不該下台,自有社會公評。但好官未必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也未必是一個有擔當、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甚至可能是個「笑罵由人笑罵,好官我自為之」的人。而所謂的好官,有了過失就可以不用負責任嗎?
責任政治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元素,責任本身就是紀律。作為一個公務員基本上要接受行政責任和法律責任的監督,政務官還須加上一層更重的政治責任,蓋因其制定政策、執行政策、掌控人事與資源分配,影響重大。為官不用負責任就會沒有是非曲直、循私枉法、誤國鮮恥。
部會首長是執政團隊的成員,入閣是政治理念的結合,若理念不合就該離開團隊,既然留在團隊就必須為團隊的理念擬定政策、執行政策而努力。即使政策不是自己所擬所定,也必須為政策執行的成敗負責。2025非核家園是執政黨的政治承諾,相關閣員都必須為該項政策負起責任,一旦政策失敗或執行失敗就必須承擔政治責任。王部長在立院已承認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達20%的目標無法達到,政策跳票,大停電頻仍,屢屢造成全民和工商界重大損失,卻看不到任何官員為政策負起政治責任,這若不是無恥,會是什麼?
蔡政府執政以來政務官不負政治責任早已因循成習,人民也早就無感。除了王部長1年內發生3次大停電仍被慰留,吳釗燮自2018年接任外交部長以來,已與6個國家斷交,是1978年以來斷交最多的部長,每次斷交拿出的理由不是大陸打壓就是大陸利誘,新近還扯上立陶宛為與我建立關係而受大陸打壓來為自己緩頰卸責。大凡賴皮不想下台,蔡政府都可以創新找到各種藉口。
清朝康熙年間,被稱為小于成龍的直隸巡撫向康熙皇帝密奏:「官已被納蘭明珠、余國柱兩人賣完。」康熙事後問親信高士奇:「何無人參?」高士奇回答:「誰不怕死?」只要和當道沆瀣一氣就可保官護爵,這不就是現在政府的為官之道,哪裡需要為什麼政治責任負責!於是上行下效,為官者光怪陸離的行止層出不窮。
例如官員於總統出訪利用職務之便大肆走私香菸,涉案者有的事後升官,有的降調後又回鍋;率爾散布「牛肉麵節冠軍用的就是萊牛」假消息的行政院發言人引發爭議後,接著發生買牛肉麵報行政院統編的不法行為而辭職,不旋踵間又被
蘇貞昌偷偷以機要顧問職回聘辦公室內等,不一而足,讓人見識到「負責」兩字在蔡政府執政之下成了何物。
日前即將成立的數位發展部傳出將由唐鳳出任部長,另位負責籌備工作的政務委員隨即向行政院長請辭;人各有志本就不可相強,但由此也可看出蔡政府政務官員所在意者不外就是搶官奪位。2016年
蔡英文總統曾經引用陸軍官校門口對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訓勉官校學生,近6年來終於讓人看清楚,所謂的「他路」究竟是指哪一條路。
(本文刊於2022年3月27日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