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去年
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五點二,雖然達成百分之五的目標,但卻是扣除
新冠疫情期間,卅多年來成長率最低的一年。今年成長率目標也訂為百分之五,以求穩為優先。
大陸已不再追求高成長,根據中國科學院的報告,二○二○、三○、及四○年代中國大陸平均經濟成長率將分別維持在百分之五、百分之四,及百分之三。雖然呈現遞減,但在重質及強調結構調整下,目標在二○五○年中國大陸建政百年,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中國大陸雖然目標明確,但是目前經濟面臨不少挑戰。過去帶動內需成長主力的房地產市場,反變為成長絆腳石。房地產泡沫化,不但直接衝擊經濟,也影響政府財政收入、導致金融市場不穩定、更減縮國內投資,以及影響民間消費。未來中國大陸房市仍會持續收縮,成為必須彌補的缺口。
中國大陸雖已不再提「中國製造二○三五」,但製造業登頂之心未減,未來會強化自主創新,厚植高階製造能量。未來也會發行約一兆人民幣超長期特別國債,投入重要建設。也會推動「穩中有降」的貨幣政策以刺激內需。
今年
美國將舉行
總統大選,
拜登與
川普政見歧異,但在對大陸政策共通性高。未來無論誰當選,會繼續加碼對大陸高科技領域的防堵。另外也推動所謂「友岸外包」,與大陸脫鉤並建立自主供應鍵,美中對抗將成為長期趨勢。
美國對大陸技術封鎖,對大陸已產生影響。中國大陸如何成功推動自主創新,攸關能否落實經濟成長目標。不過在美、中脫鉤方面,美國與中國大陸直接貿易與投資雖然相對弱化,但中國大陸對以越南為主的東南亞,以及印度出口的中間產品卻快速成長,帶動這些國家對美國最終產品出口。美國與中國大陸強脫鉤下,形成新的三角貿易關係。在
美中貿易戰後,中國大陸中間產品出口大增,不但成為支撐出口的主力,也是稀釋美國脫鉤的主要途徑。
而在中國大陸整體出口方面,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不但已成為帶動出口的主力,也有助於推動節能減排。不過未來是否能持續成長為重要關鍵。
在美中貿易戰下,不少在大陸外資企業縮減規模,甚至由大陸撤資。然而去年大陸外人投資金額雖較前年略減,但仍超過一千五百億美元,大陸市場仍然具有吸引力。
綜合而言,中國大陸面臨百年以來的大變局,除了國際經貿環境劇變外,內部則是新權力結構產生,人口自二○二二年開始減少,人口紅利消失,產業面臨轉型。在各方對中國大陸的質疑,例如「中國觸頂」、「中國陷入中度所得陷阱」等未曾減少下,中國大陸能否成功轉軌,攸關未來全球經貿版圖的重組。
(本文刊於2024年03月22日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