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柯慧貞教授進行「大學校院學生網路使用型態及其對學習與身心之影響」之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的網路行為以非學習行為為主,例如,下載軟體或檔案傳輸、MSN或ICQ、各類網路連線遊戲及BBS、電子郵件,真正用在與學業有關方面的時間不到前述非學習行為的一半,曝露了大學生網路行為失衡的問題。
不可否認,由於網路科技的使用,改變了人類資訊傳播之方式,使得工作、學習和生活上均產生重大的變革。根據美國教育學程的評鑑,在 “ The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 ”中提到,使用資訊傳播科技的能力已成為二十一世紀學生所需具備的核心能力,以及微軟公司Certiport規劃的Global Certification program: The Internet and Computing Core Certification(IC3),也正式將網路使用能力列為資訊素養指標之一,顯示資訊能力對於職場工作效率的提升、學習效能的增進、休閒生活的多樣化等有其重要性。唯台灣大學生網路行為調查結果卻發現,網路的使用呈現失衡的現象,令人擔心其對學生的生心理產生不良適應的問題。
以學生使用網路的時間而言,每週為22.45小時,平均每日3小時,扣除睡眠、處理生活必須事務、工作或學業等主要時間,剩下可用於休閒、人際互動或自行學習時間已相對遭致剝奪,與人際社會疏離之結果,不僅打亂了正常的作息,還影響到自我成長,以及導致疏離行為的發生。
長時間曝露於網路世界,置身在網路所建構的真實中,使用者所見所聞均受網路傳播影響深遠,不論用語呈現或思考結構,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產生了「簡單化」、「通俗化」和「符碼化」的特性,網路性格也就逐漸成為資訊世紀各個學習社群共同的文化。
從心理學角度言之,個人依照自己的興趣、需求或先備知識之基礎,有選擇性理解或注意的自主性,以及在學習或各項傳播行為上的心理動力因素。網路行為既源自於個人內在對探索網路世界的需求,不論是MSN或ICQ、各類網路連線遊戲、資料搜尋或電子郵件傳送,均為其他傳播管道所沒有之優勢,是故網路已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通訊和資訊媒介。
網路世界經由線上傳遞和連結,雖已為人類開啟新一波的資訊文明,然而從社會學角度來看,個人因為受到螢幕的切割化,充其量僅有虛擬世界似真似幻的感受,儘管人們經常以網路溝通、連線,但少了面對面的親身接觸,不免覺得溝通無法盡興,甚至產生「咫尺天涯」的疏離感,已然忽略了文明是來自於社會互動之饗宴。
因著媒介特性的不同,在使用網路傳播時,須善用其方便、快速或是資料量可以大量傳輸的特性,但對於須要運用肢體、表情輔以解釋的傳播,甚至是資訊弱勢的對象,如缺乏資訊設備或不諳使用電腦者,仍須採用網路以外之管道平衡訊息之傳播,避免網路獨占傳播通道市場之現象。
ICT的發展已為全球化時勢所趨,加強現代人的網路教育自是刻不容緩,唯耽溺網路媒體而排擠其他的學習或人際互動的時間,卻非科技社會之福,是以如何提升國人的資訊素養,讓人們正確地使用和運用網路,才是解決網路社會問題的根本之道(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