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2009年在路邊自找工作的墨西哥失業者。)
今年的勞動節是廿一世紀的第一個勞動節,台灣的工會由全總與全產總分別舉行遊行,提出「捍衛工會,搶救失業」的訴求。其實失業不但是台灣的問題,也是全球的問題。在今日經濟自由化、全球化、民主化、知識經濟化的趨勢下,全球產生了幾個新的重大的勞工問題與社會問題:
一是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失業問題。在二十世紀初,失業與景氣循環有關,因此,工業化國家為經濟景氣循環而煩惱。但是自一九三0年以後,各國政府都學會了如何運用貨幣財稅政策,有效控制景氣循環,避免嚴重失業問題的發生。政府對短期的、溫和的經濟衰退,也建立了失業保險制度,有效地紓解短期失業所帶來的痛苦。但是一九八0年代以來,在貿易自由化、國際分工的趨勢下,各工業化國家發生了與景氣循環沒有關係的結構性失業問題,他們的經濟可以維持相當高度的成長率,但是失業率卻沒相對的下降。政府的金融財稅政策也無法有效降低此類失業問題,有些國家的失業率更是長期停留在二位數字。近日此波結構性失業的風潮亦吹到一向以低失業為傲的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台灣、南韓、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失業率都在節節上升,而台灣的情況尤其嚴重。
二是贏者通吃,所得分配兩極化。在當前無國境、無邊疆的經營環境下,工會與一國的勞工法令開始無法發揮其原有的功能。在強調人力資源管理與知識經濟的時代,個人的能力與表現代替了集體協商,而成為改善個人生活與工作條件的決定因素。沒有工會與勞工法令的保護,不同職業,不同行業的薪資差距不斷的擴大;在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間所得差距也在做快速的擴大。
三是退休生活保障的問題。在二十世紀,員工透過工會與政府的勞工法令,使企業提供了相當完整的員工退休保障,這些退休制大都採固定的年金給付,退休金不因經濟與股市的盛衰而有所波動。但是在經濟自由化與國際化以後,企業為了要提昇本身的競爭力,開始僱用越來越大比例的臨時工與非典型工作的員工,這些員工都沒有退休金的保障。為減低成本,企業對固定僱用的員工也改採固定提撥而非固定給付的退休金制度。各國政府為了減少國庫的負擔,也開始改變他們的勞工法令,把公辦的退休金民營化,鼓勵員工以個人帳戶方式增加儲蓄,並經營自己的退休金,如美國的401k制度。但是近日我們可以看到,員工自己經營的退休金帳戶,在股票市場大幅波動時,他們的退休金也大幅度的波動,甚至會全軍覆沒。在台灣,政府把勞工的退休金拿來護盤,更引起社會嚴重的關切,退休金制度應如何修改以確保員工的老年生活?員工對他們退休金的管理,應負擔多少的風險?
四是醫療保險的破產。醫藥越來越發達,治病的方法也越來越多,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但是醫療保險費用也越來越貴。再者,當今新的材料、新的基因食物不斷地推陳出新,也帶來新的疾病。為控制越來越貴的健保費用,企業想盡辦法擺脫這些責任,而政府也愈來愈沒有能力負擔這些費用。就我國的情況而言,目前地方政府對健保費用的嚴重積欠,可能不到一年,我國的健保便要破產。企業不願負擔,政府無法負擔,人民的健保費用由誰負擔?
五是全球勞動的移動。在全球化、國際化、自由化的趨勢下,人民在國家間的移動不但成本很低,也很方便,於是大量的人民從貧窮的地區,或長期裡尋求高薪的工作,也享受那些地區的優厚的福利。高所得國家想抵擋這波國際移民,但效果也非常有限,因為限制他們入境只會造成非法移民與非法外勞,並不能有限地阻止他們的入境。非法移民或非法外勞對當地的社會所可能造成的社會成本反而更大。以台灣而言,陸勞雖然不准輸入,但各餐館與鄉下非法陸勞的設木也不少。如何有效調整高所得與低所得國家間的移民?如何再人權與國家利益之間取得某一種平衡?這也是廿一世紀各國政府所面對的嚴重的勞工問題。
二十世紀出,各國政府沒有把當時的勞工問題認真地處理,以致後來引發了法西斯主義與共產主義之蔓延,為人類帶來一場空前的大浩劫。今天全球的經濟體系、社會結構也在作一次史無前例的大改變,網路、知識經濟完全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法、生活習慣、就業型態與社會價值。各國政府與工會、社會團體應該嚴肅的去討論這些問題,並同心協力去解決,以免這些問題發酵,引發新的極端主義,為人類帶來另一場大浩劫。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本文刊登於90.05.01中國時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