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hong Fat Wikimedia Commons)
報載教育部自民國101年起,將規定中小學每年要上四小時環境教育課,讓孩子體驗農漁村的生活。個人深表贊同,也希望能徹底落實。
台灣雖然曾經創造經濟奇蹟,但這奇蹟的背後,卻是為了成就工業,而付出了犧牲農業的代價。近年來為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更使農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浩劫。農地休耕的休耕,荒蕪的荒蕪,有的甚至成了砂石業盜挖的對象。如今,台灣幾乎再找不到一座完整的農村,放眼望去,不是「一片片綠油油」,而是千瘡百孔,慘不忍睹。筆者幼時居住的苗栗農村,春夏之際的夜晚,走在兩旁都是稻田的公路上,還可以見到漫天飛舞的螢火蟲。如今,馬路拓寬了,稻田減少了,螢火蟲也不見了。
農村消失的問題並非台灣獨有,但像台灣如此輕忽農業問題的文明國家,恐怕不多。瑞士的農夫不到全國人口百分之五,農耕沒有利潤,但政府為了維護農村美景,寧可花錢養他們。日本積極推動農業的休閒化與教育化,讓都市人假日到鄉下耕種、鋤草,中小學生到農村居住,學習插秧、割稻、採果。在體驗農村生活的過程中,既可以健身,深切了解「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學會惜福,更可以培養愛土地、愛護自然的情操。這樣的校外教學,比起到遊樂園發洩一天以後什麼都沒得到,實在有價值太多了。
可惜許多中小學校長、老師,對此反應不甚熱烈。有的說學生不喜歡,會影響教學效果。那麼學生不喜歡數學,是不是就別學了呢?問題不在學生的好惡,而是如何設計課程,使它精采有趣,引人入勝。
無論如何,筆者衷心希望這項政策,能讓死氣沉沉的農村,重新振作起來,但如果只靠教育部,恐怕效果有限。建議能和農委會、地方農會密切合作,鼓勵農漁業者積極投入教育,有的可以提供農地,有的可擔任解說,參與者給予合理的待遇,表現優秀者予以獎勵。如今台糖、台鹽、林務局,都朝博物館化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習園區相繼成立。如果有一天,農漁村也成為親子假日必去的大型戶外博物館,那麼這項政策就成功了。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經修改後曾登於99.12.21中國時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