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2001年12月1日所舉行的第十四屆縣市長選舉已經落幕。在23個縣市中,民進黨與國民黨平分秋色,各拿下9席;初試啼聲的親民黨攻下2席;新黨也首度贏得1席的縣長寶座;另外2席則屬無黨籍。如果以所謂的「泛藍軍」與「泛綠軍」來作區分,則在上一屆的縣市長選舉中,「泛綠軍」總共拿下了14席,「泛藍軍」僅得到9席。但在此次的縣市長選舉中,「泛藍軍」攻下了13席,而「泛綠軍」僅贏得10席。
此次縣市長選舉有許多出乎意料的結果。已在中央執政的民進黨在總統大選後首度舉行的地方首長選舉中,竟然意外的受挫,使其掌握的百里侯席次由原本的12席滑落至9席。而在23個縣市中,竟然有近半數的12個縣市發生「政權輪替」,換黨執政的現象。另外在14位競選連任的縣市長中,竟然有超過半數(8位)中箭落馬。關於此次縣市長選舉對於地方政黨版圖的變遷及其他相關問題的討論,在下文中將逐一加以探討。
貳、「北藍南綠」的地方政黨版圖
此次縣市長選舉,在政黨版圖上最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延續去年總統大選的結果,再度呈現出「北藍南綠」的政黨版圖結構(請參見表一)。
2000年3月的總統大選,台灣21縣市的開票結果,陳水扁為綠營攻下了宜蘭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市、台南縣市、高雄縣、屏東縣等九個縣市,共得到四百九十七萬餘選票;而被國民黨開除黨籍的宋楚瑜則在基隆市、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市、苗栗縣、台中縣市、南投縣、花蓮縣、台東縣及澎湖縣等十二個縣市獲勝,拿下了四百六十六萬多選票。扣除花、東後山、離島澎湖及素有黨外民主聖地之稱的宜蘭縣,鳥瞰台灣省地圖,台中縣及彰化縣交界的大肚溪成為藍軍綠營的楚河漢界,以北盡歸藍軍版圖,以南則納入綠營天下(中國時報,2001.12.02,版2)。
而此次縣市長選舉的結果,泛藍陣營的國民黨攻下基隆市、桃園縣、新竹縣市、台中縣市、雲林縣、花蓮縣及澎湖縣;親民黨拿下台東縣、親宋的無黨籍傅學鵬蟬連苗栗縣;綠軍民進黨則獲得宜蘭縣、台北縣、彰化縣、南投縣、嘉義縣、台南縣市、高雄縣及屏東縣。此外內政部長張博雅力挺的陳麗貞延續嘉義市的黨外「許家班」香火,亦屬綠營。大肚溪再度成為藍、綠雙方的分界線。雖然國民黨在大肚溪以南的雲林縣攻下灘頭堡、台北縣的蘇貞昌與宜蘭縣的劉守成為民進黨在北台灣維持一條綠色走廊,但「北藍南綠」的分野仍大致依舊(中國時報,2001.12.02,版2)。
表一:「北藍南綠」的地方政黨版圖
縣市 |
1997年縣市長選舉 |
2000年總統大選 |
2001年縣市長選舉 |
基隆市 |
綠 |
藍 |
藍 |
台北縣 |
綠 |
藍 |
綠 |
宜蘭縣 |
綠 |
綠 |
綠 |
桃園縣 |
綠 |
藍 |
藍 |
新竹市 |
綠 |
藍 |
藍 |
新竹縣 |
綠 |
藍 |
藍 |
苗栗縣 |
藍 |
藍 |
藍 |
台中市 |
綠 |
藍 |
藍 |
台中縣 |
綠 |
藍 |
藍 |
彰化縣 |
藍 |
綠 |
綠 |
南投縣 |
綠 |
藍 |
綠 |
雲林縣 |
藍 |
綠 |
藍 |
嘉義市 |
綠 |
綠 |
綠 |
嘉義縣 |
藍 |
綠 |
綠 |
台南市 |
綠 |
綠 |
綠 |
台南縣 |
綠 |
綠 |
綠 |
高雄縣 |
綠 |
綠 |
綠 |
屏東縣 |
綠 |
綠 |
綠 |
花蓮縣 |
藍 |
藍 |
藍 |
台東縣 |
藍 |
藍 |
藍 |
澎湖縣 |
藍 |
藍 |
藍 |
金門縣 |
藍 |
藍 |
藍 |
連江縣 |
藍 |
藍 |
藍 |
參、縣市長政黨版圖的人口數與得票率分析
如果根據各政黨掌握之縣市人口統計(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http://www.moi.gov.tw/W3/stat/),此次縣市長選舉結果揭曉後,全國近二千二百二十八萬人口中,民進黨執政縣市(包括高雄市)人口過半,約一千一百九十二萬,佔53.52%,而國民黨主政的九個縣市再加上台北市,總人口只有九百廿二萬多人,佔41.40%,親民黨拿下台東、馬祖,總人口廿五萬二千餘人,佔全國1.13%,新黨在金門獲勝,人口數佔全國0.24%。由無黨籍當選的嘉義市及苗栗縣人口共八十二餘萬人,佔全國3.71%。而如果我們以「泛藍軍」及「泛綠軍」來作區分的話,那麼在此次縣市長選舉後,泛藍陣營的執政縣市人口數為45.28%,而泛綠陣營的執政縣市人口數則為54.72%。
另外如果根據各政黨在此次縣市長選舉中實際的總得票率來作統計,則民進黨籍的縣市長候選人得票率為45.27%,國民黨籍的縣市長候選人得票率為35.15%,親民黨籍的縣市長候選人得票率為2.36%,而其他候選人(包括台北縣的王建宣、苗栗縣的傅學鵬、台中市的張溫鷹、台中縣的林敏霖、南投縣的彭百顯、嘉義市的陳麗貞、台南市的張燦鍙、高雄縣的黃八野等人)的得票率為17.23%(聯合報,2001.12.02,版8)(請參見表二)。而如果以「泛藍軍」及「泛綠軍」來作區分的話,則泛藍陣營的候選人的全國總得票率約為51%左右,而泛綠陣營的候選人全國總得票率則為47%左右(有些無黨籍候選人很難歸類為「泛藍軍」或「泛綠軍」)。「泛藍軍」候選人在此次單一席位的縣市長選舉中,其總得票率(51%)仍略高於「泛綠軍」候選人的得票率(47%)。
在2000年的總統大選中,陳水扁的得票率為39.30%,宋楚瑜的得票率為36.84%,連戰的得票率則為23.10%。而在1997年上一屆的縣市長選舉中,民進黨籍的縣市長候選人得票率為43.32%,國民黨籍的縣市長候選人得票率為42.12%,而其他候選人的得票率為14.56%(聯合晚報,1997.11.30,版8)。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把過去兩次單一席位選舉中民進黨的得票率和今年縣市長選舉的得票率來作比較的話,民進黨在今年縣市長選舉中雖然贏得的席次減少了三席,但其總得票率卻有小幅的成長(請參見表二)。45.27%的得票率不僅比去年總統大選陳水扁獲得的39.30%來得高,亦超越了上次縣市長選舉中所拿下的43.32%。
表二:三次單一席位選舉的政黨得票率變化(%)
政黨 |
1997年縣市長選舉 |
2000年總統大選 |
2001年縣市長選舉 |
國民黨 |
42.12 |
23.10 |
35.15 |
民進黨 |
43.32 |
39.30 |
45.27 |
親民黨 |
--- |
36.84 |
2.36 |
其他 |
14.56 |
0.76 |
17.23 |
肆、單一選區中「一對一對決」的政黨競爭態勢
台灣縣市長選舉的選舉方式自第二屆以來即採行「相對多數決制」(Relative Plurality System)(第一屆縣市長選舉係採行兩輪絕對多數決制)。根據法國著名的政治學者Maurice Duverger所提出的「杜弗傑法則」(Duverger's Law),相對多數決制與兩黨競爭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性(Duverger, 1986:70)。由於選舉規則的「機械性因素」(Mechanical factor)與「心理性因素」(Psychological factor)(例如「策略性投票」(Strategic Voting or Sophisticated Voting),在台灣俗稱「棄保效應」)的影響,除非是候選人或政黨具有地區性的強大基礎,否則第三黨在相對多數決制下不易立足(Duverger, 1966:226-227)。
如果依照Douglas Rae對於兩黨競爭的定義(係指最大兩個政黨或候選人的得票率的總和超過百分之九十,並且沒有一個政黨或候選人的得票率超過百分之七十。參見Rae, 1971:52),來觀察此次的縣市長選舉,則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每個縣市中候選人數目的多寡,在今年的縣市長選舉中(參見表三),二十三個縣市中有十四個縣市(60.87%)呈現出標準的一對一競爭態勢,另外有五個縣市(21.74%)其前兩名候選人得票率之和雖然未達百分之九十,但也超過了百分之八十,僅有四個縣市(17.39%)(苗栗縣、南投縣、嘉義市、花蓮縣)出現較為顯著的二人以上競爭的狀況。在單一席位的縣市長選舉中,出現一對一的競爭態勢,在台灣似乎已經成為常態。並且在大多數的縣市中,都是呈現出「泛藍軍」與「泛綠軍」兩大陣營對壘的局面(但在台東縣、金門縣與連江縣卻是出現「泛藍軍」自家人捉對廝殺的局面)。而在少數的縣市中,若出現較為顯著的二人以上競爭的狀況,也多為「泛藍軍」或「泛綠軍」自家人未能有效整合所致。真正的無黨籍候選人要在單一席位的縣市長選舉中立足並不容易。
表三:2001年縣市長選舉的政黨競爭態勢
縣市 |
參選人數 |
前兩名候選人得票率之和(%) |
當選人得票率(%) |
前兩名候選人得票率之差(%) |
基隆市 |
2 |
100.00 |
58.08 |
16.17 |
台北縣 |
4 |
99.47 |
51.31 |
3.15 |
宜蘭縣 |
4 |
98.10 |
50.90 |
3.70 |
桃園縣 |
3 |
99.43 |
55.23 |
11.03 |
新竹市 |
4 |
97.07 |
55.04 |
13.01 |
新竹縣 |
2 |
100.00 |
53.61 |
7.22 |
苗栗縣 |
4 |
76.44 |
51.80 |
27.92 |
台中市 |
3 |
89.82 |
49.08 |
8.34 |
台中縣 |
3 |
90.50 |
49.48 |
8.46 |
彰化縣 |
5 |
91.15 |
49.17 |
7.19 |
南投縣 |
7 |
61.29 |
36.78 |
12.27 |
雲林縣 |
2 |
100.00 |
61.53 |
23.06 |
嘉義市 |
5 |
79.55 |
44.84 |
10.13 |
嘉義縣 |
5 |
91.47 |
47.22 |
2.97 |
台南市 |
6 |
80.63 |
43.23 |
5.83 |
台南縣 |
3 |
95.96 |
51.49 |
7.02 |
高雄縣 |
3 |
84.25 |
54.80 |
25.35 |
屏東縣 |
3 |
95.95 |
57.67 |
15.35 |
花蓮縣 |
5 |
71.34 |
39.66 |
7.98 |
台東縣 |
4 |
81.21 |
44.30 |
7.39 |
澎湖縣 |
3 |
91.57 |
55.32 |
19.07 |
金門縣 |
6 |
84.85 |
56.17 |
27.49 |
連江縣 |
2 |
100.00 |
55.80 |
11.60 |
而在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制下,依據Anthony Downs的「中間選民理論」(The Median Voter Theorem),兩個主要的候選人或政黨如欲獲勝,則他們的政見絕不能太偏激或太保守。因為在只選出一席的情況下,如要獲勝就必須要吸引多數而非少數特殊選民的認同與支持。換言之,在單一選區兩黨(或兩個主要候選人)競爭的狀況下,候選人競選的最佳策略便是儘量向中心逼近(Centripetal),以期吸引多數選民的支持與認同(Downs, 1957:115-117;王業立,2001:79)。因此在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制下,兩大黨(或兩個主要候選人)為了要爭取多數選民的支持,在政見訴求上自然不會標榜太強烈的意識型態色彩或太偏激的言論,而是以多數選民較關切的事務及公共政策、福利政策等作為選舉時的主要訴求(Downs, 1957:135-141)。此種競選型態在台灣的縣市長選舉中同樣適用,但在使用複數選區單記非讓渡投票制(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with Multi-Member District System;SNTV-MMD)下立法委員選舉的競選策略則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型態(可參見王業立,2001:103-113)。
伍、小結
此次縣市長選舉延續去年總統大選的結果,再度呈現出「北藍南綠」的政黨版圖結構。民進黨所獲得的席次雖然減少了三席,但其候選人的總得票率卻呈現上升的趨勢。而在此種單一選區的縣市長選舉中,呈現出兩個主要候選人一對一對決的競爭型態似乎已漸成為常態。選民的「棄保效應」等因素也將迫使在此種單一選區的選舉中,候選人或政黨必須要做某種方式的整合,以營造一對一的競爭態勢。當然整合成功不必然保證選舉一定獲勝,但未能成功整合的一方卻往往註定了選舉的失利。
目前「北藍南綠」的政黨版圖是否會對未來2004年的總統大選造成任何影響?我們無法說它完全沒有任何影響,因為就連民進黨祕書長吳乃仁都指出,「台灣選民的『認同投票』傾向,在下次總統大選前看不出有改變的可能,這會迫使民進黨放棄原本較弱的地區,具體來說就是『陳水扁很可能被迫放棄桃竹苗,而全力固守南部大票倉』。」(中國時報,2001.12.05,版6)然而我們必須指出的是,此種政黨版圖並非是影響選舉的唯一因素,候選人個人的領導特質、政策主張、競選策略,選民的棄保心理,執政黨的施政表現,甚至政黨內部及黨際整合等因素,都可能會影響選舉的勝負。更何況,即使在目前「北藍南綠」的政黨版圖下,其實在多數的選區中,雙方的得票率差距並不算太大(參見表三),往往幾個百分點選票的流動,就足以顛覆整個選舉結果(這也是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制的制度性特徵)。所以,現階段「北藍南綠」的政黨版圖絕對不應被政治人物視為台灣民主政治的「宿命」。而之所以會出現如此的「南北差距」,其實政治人物本身的行為與言論就應負擔起最大的責任。
參考文獻
王業立,2001,比較選舉制度(第三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Downs, Anthony, 1957,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New York: Harper & Row.
Duverger, Maurice, 1964, 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 3rd ed., London: Methuen.
Duverger, Maurice, 1986, “Duverger’s Law: Forty Years Later”, in Bernard Grofman, and Arend Lijphart, eds., Electoral Laws and Their Political Consequences, New York: Agathon Press, pp.69-84.
Rae, Douglas W., 1971,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lectoral Law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