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2倫敦奧運的舉辦,日不落國將再次成為世界的焦點。這一場全球性的運動與文化盛會,提供了來自全世界人們造訪英國的機會,也展示現代英國是個開放、互動,有生氣及具創意的國家。筆者公費留學英國期間均寄宿英國家庭及擔任台灣留英同學會倫敦總會祕書長期間與英國人互動的觀察,英國人在大英帝國治理時期,百年所形成的「按表操課」(protocol)做事方式,及精英教育體制,重視啟發與思考的學校教育,根植了英國的國力。這個國家的運作表面上看似平淡無奇,然而整體運作體制,卻源源不絕,潛藏渾厚的活力。
英國倫敦2012奧運會的推展,在有限資源及國際金融大環境不佳之下,著墨在營造、環保永續經營、設計、可再生能源、先進大眾運輸基礎設施,以及高科技的資通訊基礎設施方面。尤其對大倫敦生活圈有一點了解的人,應該可以感受到,倫敦市政府此次對於主要比賽場館開發區域的選擇,是一個偉大的政策決定。一方面整治大倫敦地區長期受土地汙染問題,另一方面提供市民一個適居的生活空間。
2012年奧運留給倫敦和英國的禮物,包括奧林匹克公園本身的高價值投資潛能,英國企業也能從一些計畫獲得成長,例如:Host2Host計畫,可作為各奧運主辦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平台,並增加外界對英國身為貿易和專業技能來源的認知。1992年西班牙巴塞隆納奧運,就充分運用了這個可能性。巴塞隆納這個城市,經過奧運明顯地轉型新形象,變成充滿現代、時尚和文化氣息的大都會區和觀光景點,改變全球對這座城市的看法。更為這個城市帶來了永續的觀光財。
國際接軌才能帶來實質效益
正當台北市歡欣鼓舞取得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舉辦權之際,選手村的選址已經鬧得沸沸揚揚,市民更是批評市政府將要提撥龐大的經費預算舉辦運動賽會。到底這一個台灣突破對岸封鎖遲來的運動賽會,對我們的潛在效益為何?
台灣2009年分別在北、高兩市舉辦國際大型運動賽會,但是因為首次舉辦如此規模之賽會,在整體行政運作協調效能的困境與城市活化策略的錯估,讓國人留下「運動大拜拜」的印象。事實上,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啟了世界各國競相申辦國際大型運動賽會;各大城市在全球化發展的趨勢下,城市治理的必要性提高;各先進城市透過賽會舉辦,活化主辦城市已成為全球趨勢。透過賽會舉辦,經由多元的設計規劃相關活動,來達成城市活化效能,也成為主辦城市市政府追求的終極目標。世界各國先進城市,已經嘗盡舉辦賽會甜蜜的果實之際,我國此次舉辦的切莫只是停留在「舉辦一個賽會」而已的決策上。尤其台北市是台灣首善之地,世界各國正等著看看我們能發揮的效益,也將間接的評估台北市的整體競爭力。因此如何經由2017年賽會的舉辦,展現台灣在地多元文化、活化大台北生活圈、提昇整體競技實力,在在考驗台北市政府的政策智慧與執行決心。因此筆者以大台北地區(北北桃)整體發展的基礎下,建議如下:
一、主事者應確實了解各國城市,運用各種運動賽會活化城市發展之具體策略,發揮綜效。
二、大台北地區應融為一體,建立舉辦賽會之夥伴關係,全面參與賽會籌備,尤其考量三環三線重大交通政策,充分運用交通網絡,提昇賽會舉辦品質。
三、兩岸城市交流頻繁,透過2017賽會,鼓勵民間建構更多之交流平台。
四、有計劃的分階段營造兩岸文化同源之意象,以城市交流為主軸,積極宣傳台灣優質生活文化至中國大陸各交流城市,增加舉辦賽會期間,陸客參與賽會之文化觀光能量。
五、未來五年有計畫的以舉辦賽會為平台,鼓勵邀請現有大陸台商。
六、提供兩岸台商參與籌備機會,協助大陸台商在中國各級城市之市場(產品)認同度。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