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More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國政基金會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教育有妙招嗎?

教育有妙招嗎?

國政分析 教文

作者: 李建興 ( 2014年1月13日 09:15)
關鍵字:教育改革 教育問題

%
熱門指數
分享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在一場「教育困境與突破」學術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學者痛責教育的失敗,氛圍凝重到無以復加,足見當前台灣教育已到了困境的深淵,我們的教育還有救藥嗎?


有幾位專家說,他們教學生涯三、四十年,發現學生的國語文程度大幅下降,一篇短文,錯別字多到不可勝數,文辭不通更不在話下。學生的英文作文,更是狗屁不通,想起來就痛心。面對教學現場,國語文教師的心聲是,國語文早不受重視,電腦打字代替手寫,火星文充斥,教師們心餘力絀,學生國語文程度只有江河日下了。所以提振國語文與英文教學已是刻不容緩的教育大事,有心人士何不同心協力從重視學生的閱讀、寫作與表達能力,重振中華文化與文字的榮光。

接著,另有幾位專家學者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他們發現中小學或大專學生普遍不懂禮貌,不尊敬師長,上課遲到早退,打手機作「低頭族」,考試時作弊,甚至憂鬱自戕,作出許多不可思議的滑稽事。的確,品德教育非常重要,不會讀書或祇會讀書,沒有好品德則可能是大惡大奸,是否與教育的本意背道而馳。可是,品德教育絕不是有沒有教的問題,道德教育必須正式課程上教,也要不斷的以「潛在課程」或課內外活動去體驗、去實踐,多少日積月累才可能有一些好成果。

再其次,大家都表示許多近二、三十年來教育改革失敗的原因與現象,有的說,少子女化現象這是早已可知的事實,政府為什麼不早規劃,讓高中、大學隨意增加、浮濫,到現今不可收拾,又要隨意強迫私立大專校院退場,這是違反民意的事情。另外,更重要的是,學校「課綱」不及早研訂,國文、歷史、地理或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等課,牽涉「國家認同」、「國族定位」等重大國策,為何不爭取時效,及早釐定、公布實施。說得很有道理,但識者皆深知,其間困難重重,絕不是一句否定的話就能解決,問題還是要有計劃,有步驟的去執行,持之以恆,才會有更好的成績。

面對類似的種種問題,問題的問題,不是大家不知道問題的所在,而是針對問題要有對策,要有執行力,而且「教育沒有妙招」,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業,教育的效果不可能「立竿見影」或「一蹴可及」,那還是老話一句,一切教育應有計畫,有步驟的逐漸產生效果,擴大成就。從政策面來看,方法倒是有幾個,試依個人經驗,謹提數則如次:

第一, 教育立法是鎖鑰:民主社會,教育要改革,方法有幾個,從政策面來看,倒是走立法程序是正途。遠的如增訂教師法,修正師資培育法,近的如研訂教育基本法,修正「陸生三法」等,雖不是百分之百令人滿意,但惡法亦法,教育改革就可向前走。

第二, 教育方案是敲門磚:重大教育政策或教育行政若要往前快走,就要研訂確實具體可行的「方案」,作為重要依據。大的如:教育改革行動方案、終身學習行動方案,小的如:幼托合一改革方案、體育331推動方案等,各種方案若不牽涉經費與人員,執行起來十分方便,效果立可顯現。

第三, 教師或教材教法是關鍵:教育發展有時可就現狀加以整頓,例如:加強中小學教師的研究與進修,提昇中小學教師待遇與福利,激勵中小學教師士氣與服務精神,甚至就某些教材教法的改進,教學媒體或器材的引用,都可在學校內教育現場發揮一定的改進效果,提高學校的形象或聲譽,增進社會對教育(教師)的信心。

第四, 教育經費是催化劑:辦理或推動教育政策,增加或擴大教育經費常是必要的手段,無論增列某一筆預算或增加教育所佔比例,都必須財主單位的支持,而且經費必須用在刀口上,才會有效。實際的例子,如:改進國民教育六年計畫,每年增列新台幣300億元,大學「頂大」計畫5年500億元,如此增列經費,仍不見巨大成果,就羞對國人了。

第五, 教育評量(鑑)是煞車器:教育評鑑(評量)乃是教育發展的工具、手段,而非目的,無論是專家評鑑或自我評鑑,都是客觀、公正與均衡評比之重要基礎。台灣教育發展至今,學校或教師都無法逃避評鑑(量)的考驗,評鑑之後,更應以物質或精神的激勵與考核,評鑑結果實在太差勁了,只好提早退場或退休,以免誤己誤人。

總之,教育沒有妙招,可是教育卻是一種專業,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教育問題人人皆可朗朗上口,可是正確答案常是「一線之隔」,任用專業人員領導的教育,可能有較大成功的機會,相反,則徒然浪費教育資源與機會,莫此為甚,卓越英明的領導者,可不慎乎,可不慎乎。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
熱門指數
分享 列印
3

文章表情 (你對這則文章的感覺)

回應意見
更多相關文章
國政評論 教文

高中、五專,孰佳?
楊朝祥 ( 2018年7月26日 11:24 )

八十年代開始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廣設高中、大學」是受到最多關心、矚目的焦點,主要的是因家長、學生受到傳統觀念影響,大多希望能進高中、讀大學。在民間呼籲下,政府 ...

國政評論 教文

教育改革、教育鬆綁與教育實驗
楊朝祥 ( 2018年3月22日 14:45 )

民國七十六年,台灣解除長達三十多年的戒嚴,在政治體制的轉型下,社會逐漸民主開放,而在教育方面,民間教改團體紛紛成立,自此,開始進入風起雲湧的教育改革階段。期間 ...

國政評論 教文

教育興革要慎重
楊朝祥 ( 2017年5月9日 12:29 )

教育改革的方向有若鐘擺,隨著社會變遷、教育政策興革與學生、家長的需求而擺盪,今日也許向學術、理念方向漂移;過一段時間,又逐漸向專業、務實靠攏。何者為對、何者為 ...

國政評論 教文

照見教育希望
郭添財 ( 2015年11月20日 12:58 )

台灣總統選舉隨著馬習會而激化,兩岸、台美關係和統獨議題更加凌駕一切新聞版面,至於國內面臨的各項治理困境和突破政策,已難喚起媒體輿論的關注和選民投票的改變。至於 ...

國政評論 教文

台灣教育的後後現代
郭添財 ( 2015年2月25日 16:24 )

台灣的教育改革,曾有「教改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之譏。因此,對於基北區去年、今年及明年的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方式都不一樣,和教育部提供會考量尺分數是第一次,同時 ...

國政評論 教文

十二年國教不必坐困愁城
李建興 ( 2015年1月19日 11:24 )

借用聯合報元月十三日社論標題:振作點—跛鴨總統不必坐困愁城。眼前,十二年國教也與跛鴨總統一樣坐困愁城,進退唯谷中。 多數人說十二年國教立意良善,影響 ...

訪客最新推薦文章
教文

「輕推」,讓台灣進步
楊朝祥 ( 2018年4月24日 08:19 )

「輕推理論」(Nudge Theory),Nudge一字的英文原意是「用手肘輕推」,而輕推理論就是運用適度誘因或鼓勵、提醒等方式,在不限制個人選 ...

社會

關於推動〈員工協助方案〉的延伸性思考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22 )

一則由地方政府所開辦的〈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簡稱EAPs),扣緊需求評估、過程評估及其效益評估的關懷意旨, ...

社會

關於台灣人口發展困頓無解化的延伸性思考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13 )

2024年將屆年底,這也使得相迎於2025年抑或中長期的人口發展樣態,實有其進行多方思辨、議論之必要,特別是要如何嚴肅看待當代台灣社會之 ...

訪客最新表情文章
教文

台灣需要發展怎樣的海洋文化?
劉新圓 ( 2007年10月4日 15:04 )

民進黨自建黨以來,經常標榜要發揚台灣的「海洋文化」,如1996年彭明敏參選總統提出的「海洋國家」主張,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等等,其 ...

社會

颱風天與颱風假的集體性盲思
王順民 ( 7月30日 16:15 )

一則與天災及其可能會伴隨人禍的特定議題現象,背後實有其多重意涵的論述思考。 有效的颱風對策 話說:每年的夏秋之際,颱風的登台入 ...

教文

歷史建築與文化資產保存法
劉新圓 ( 2009年9月30日 10:20 )

921大地震十週年,文建會舉辦古蹟週活動,希望藉此加強民眾對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視。然而就在一個多月前,位於台中市西屯重劃區的張慶興堂 ...

空氣品質指標
名家觀點
  • ( 11月13日 09:13)
    國發會每兩年的人口推計公布了,有一些關於台灣的未來值得大家關切。一、二○二八年將脫離人口紅利,也就是工作年齡人口(十五至六十四歲)占比低於總人口三分之二,扶養比將高於○點 ...
  • ( 11月13日 09:13)
    最近有立委關心全民健保的財務問題並舉行公聽會,會中有學者發言「最花健保費費用的老年人,在健保的貢獻反而最小。」並建議健保財源結構應增加資本利得的徵收。有類似想法者並不少 ...
  • ( 10月1日 08:40)
    政府為了拯救勞保基金,今年撥補了一三○○億,這確實能美化帳面,五年來政府撥補從二○一九年的二百億快速爬升,若不能在體制上進行改革,就只能每年以更高的額度繼續撥補。長照預算也 ...
  • ( 10月1日 08:40)
    自八月一日起有四所大學退場,此消息衝擊許多私校,因為遲早會輪到。隔日驚聞股市大跌,接著八月五日跌幅更是空前,兩日股市跌近三千點。大學退場與股市崩跌,幅度都是台灣歷年之最 ...
  • ( 10月1日 08:39)
    日前卓揆拋出促進婚育見解,希望戶政資料扮演積極角色,找出適婚與適育者進行接觸。此想法可能來自五十多年前所推動的家庭計畫,當時由公衛護士下鄉進行宣導而奏效。 過去推動節 ...
  • ( 7月17日 11:22)
    拜登在辯論會表現不佳,不少擔心川普當選的主流媒體發動「陣前換將」,也有若干民主黨議員公開呼籲拜登退選。未來情勢如何演變,很難篤定,但是無論換與不換、如何換、換誰,都不是 ...
臉書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