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場「教育困境與突破」學術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學者痛責教育的失敗,氛圍凝重到無以復加,足見當前台灣教育已到了困境的深淵,我們的教育還有救藥嗎?
有幾位專家說,他們教學生涯三、四十年,發現學生的國語文程度大幅下降,一篇短文,錯別字多到不可勝數,文辭不通更不在話下。學生的英文作文,更是狗屁不通,想起來就痛心。面對教學現場,國語文教師的心聲是,國語文早不受重視,電腦打字代替手寫,火星文充斥,教師們心餘力絀,學生國語文程度只有江河日下了。所以提振國語文與英文教學已是刻不容緩的教育大事,有心人士何不同心協力從重視學生的閱讀、寫作與表達能力,重振中華文化與文字的榮光。
接著,另有幾位專家學者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他們發現中小學或大專學生普遍不懂禮貌,不尊敬師長,上課遲到早退,打手機作「低頭族」,考試時作弊,甚至憂鬱自戕,作出許多不可思議的滑稽事。的確,品德教育非常重要,不會讀書或祇會讀書,沒有好品德則可能是大惡大奸,是否與教育的本意背道而馳。可是,品德教育絕不是有沒有教的問題,道德教育必須正式課程上教,也要不斷的以「潛在課程」或課內外活動去體驗、去實踐,多少日積月累才可能有一些好成果。
再其次,大家都表示許多近二、三十年來教育改革失敗的原因與現象,有的說,少子女化現象這是早已可知的事實,政府為什麼不早規劃,讓高中、大學隨意增加、浮濫,到現今不可收拾,又要隨意強迫私立大專校院退場,這是違反民意的事情。另外,更重要的是,學校「課綱」不及早研訂,國文、歷史、地理或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等課,牽涉「國家認同」、「國族定位」等重大國策,為何不爭取時效,及早釐定、公布實施。說得很有道理,但識者皆深知,其間困難重重,絕不是一句否定的話就能解決,問題還是要有計劃,有步驟的去執行,持之以恆,才會有更好的成績。
面對類似的種種問題,問題的問題,不是大家不知道問題的所在,而是針對問題要有對策,要有執行力,而且「教育沒有妙招」,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業,教育的效果不可能「立竿見影」或「一蹴可及」,那還是老話一句,一切教育應有計畫,有步驟的逐漸產生效果,擴大成就。從政策面來看,方法倒是有幾個,試依個人經驗,謹提數則如次:
第一, 教育立法是鎖鑰:民主社會,教育要改革,方法有幾個,從政策面來看,倒是走立法程序是正途。遠的如增訂教師法,修正師資培育法,近的如研訂教育基本法,修正「陸生三法」等,雖不是百分之百令人滿意,但惡法亦法,教育改革就可向前走。
第二, 教育方案是敲門磚:重大教育政策或教育行政若要往前快走,就要研訂確實具體可行的「方案」,作為重要依據。大的如:教育改革行動方案、終身學習行動方案,小的如:幼托合一改革方案、體育331推動方案等,各種方案若不牽涉經費與人員,執行起來十分方便,效果立可顯現。
第三, 教師或教材教法是關鍵:教育發展有時可就現狀加以整頓,例如:加強中小學教師的研究與進修,提昇中小學教師待遇與福利,激勵中小學教師士氣與服務精神,甚至就某些教材教法的改進,教學媒體或器材的引用,都可在學校內教育現場發揮一定的改進效果,提高學校的形象或聲譽,增進社會對教育(教師)的信心。
第四, 教育經費是催化劑:辦理或推動教育政策,增加或擴大教育經費常是必要的手段,無論增列某一筆預算或增加教育所佔比例,都必須財主單位的支持,而且經費必須用在刀口上,才會有效。實際的例子,如:改進國民教育六年計畫,每年增列新台幣300億元,大學「頂大」計畫5年500億元,如此增列經費,仍不見巨大成果,就羞對國人了。
第五, 教育評量(鑑)是煞車器:教育評鑑(評量)乃是教育發展的工具、手段,而非目的,無論是專家評鑑或自我評鑑,都是客觀、公正與均衡評比之重要基礎。台灣教育發展至今,學校或教師都無法逃避評鑑(量)的考驗,評鑑之後,更應以物質或精神的激勵與考核,評鑑結果實在太差勁了,只好提早退場或退休,以免誤己誤人。
總之,教育沒有妙招,可是教育卻是一種專業,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教育問題人人皆可朗朗上口,可是正確答案常是「一線之隔」,任用專業人員領導的教育,可能有較大成功的機會,相反,則徒然浪費教育資源與機會,莫此為甚,卓越英明的領導者,可不慎乎,可不慎乎。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