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2014.9.29):馬來西亞憑什麼挖走
台灣白領?We Value people,Who can make a difference.再度引爆大家討論有關台灣人才出走、人才流失、人才培育及人才供給的嚴重問題。因為大家都知道台灣缺乏天然資源,要生存、要發展,只能仰賴人才,人才有舞台能發揮、能赚錢有未來,人才就會留下來;有了人才就更吸引人才,有了人才就有團隊、有創新、有國際
競爭力,反之亦然。事實上,台灣人才出走早就不是新聞了,在醫生出走前已有台商、教授、台生和初投入職場的年輕人出走海外和大陸。
臺灣人才出走造成未來人才匱乏,依據世界著名的人力資源中心towers watson與英國牛津研究機構合作所做的報告,為全球人才短缺與供需提供了一份2021年的關鍵預測--study global talent 2021。文中指出在科技發展與
經濟成長、產業結構改變、產業結構調整所需能力等三方面改變中所釋出的人才需求面,以及人口結構改變、質和量的教育投資、未投入就業市場的勞動人口、人口移動等四部分的供給面予以加總後發現:臺灣是所有調查國家中「人才供給指數」,含高階管理人才、專業人才和技術人才供需落差最嚴重的國家。
政府為解決人才流失及人才培育問題,提出:讓高職生早日進入職場、大學退場與轉型機制、僑外生來台就學畢業後留台工作以充實不足人力、技術移民與投資移民應盤點台灣需求做前瞻性規畫放寬相關法規、提前退休造成年金龐大負擔與職場人力短缺、因應網路新興行業的新型態就業人口應建立相關法規制度與人才培訓延攬等措施。同時宣布在自由經濟示範區之「教育創新」架構下,將鬆綁高教校務、招生、修業、人事、財務之法令,讓國內外績優大學合作辦學,以招收國際生為主,提升我國高教競爭力。教育部也發表「人才培育白皮書」提出解決台灣教育學用落差、供需失衡問題的理念、願景、對策與方法。顯示政府已經確切明瞭台灣未來所面臨人才荒的窘境。然而,人才問題涉及薪資所得、教育創新、產業勞動、國際移民等多面向,現行政策力道顯然不足。
首先,在培育人才方面:2014年「人才培育白皮書」係以國民基本教育(K-12)、大學教育暨國際化及全球人才布局、技術職業教育為三大主軸提出人才培育的做法,看來似乎只是就教育部目前已經在進行的工作提出未來發展策略,缺乏創新性計畫。或許諸如在透過
高等教育產出以促進薪資所得提高之策略上,
美國「高等教育不應是奢侈品」計畫,可以作為台灣政策參考。其計畫中提出2015年將有新的大學評鑑指標,其一為大學學費、其二為大學生畢業率。其中較特別是將加入大學畢業生在離開學校後找到工作的起薪多寡,期望讓大學生在選擇學校前,即可先評斷每所大學從入學到畢業的「投資報酬率」高低,而未來美國政府將根據這個評分高低再決定給大學撥款的多寡。
其次,在留住人才方面:我國雖然從2010年開始實施大學教授的「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措施」,但目前165所大專院校中,只有40餘所訂有實施辦法,並且和大陸、新加坡、香港、澳門等「獵師」條件相比,顯然仍不夠具有吸引力。是故,彈薪計畫應在政府的支持下更朝精緻化發展,即除採分級制度論薪外,更要從教授的研究成果、國際競賽和高引用率等相關貢獻做為調薪參考,若比不上國外那些年薪動輒好幾百萬的挖角福利至少要給予類似於鄰近國家開出的薪資條件,並持續提供研究空間和支持研究成果,並將以此作為隔年調薪的基準,藉此留住人才。
第三,在延攬人才方面: 雖然政府從2012年實施「補助大專校院延攬特殊優秀人才方案」,但是有些學校開出一般大學教授平均十萬元月薪至最高可加三倍的條件,仍擔心還是請不到大師級的學者。此外產業界也應在全球經濟競合中,協助政府提升人才的質與量,並在重金延攬外籍高階技術與決策人才政策中,考量本土人才同台競爭的雙贏,加諸數位商務的無限創意和雲端的科技競馳,種種都是臺灣未來人才的出路
總之,政府必須要能從經濟、人口、產業、教育等國力綜合面向提出解決人才政策結構性問題所引發的經濟衰退、產業出走、經濟轉型、人才流失等現象。假如臺灣無法持續培育、留住及吸引人才,極可能如同〈諫逐客書〉之「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的人才困窘,那麼當然會沒有競爭力。因此,政府務使人才能發揮所長、有合理薪資所得、有團隊創新,國家就有國際競爭力。反之亦然,如果臺灣人才大量流失海外,楚才晉用,臺灣哪來競爭力。
<本文屬個人意見,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已刊登於103.10.5中央日報網路報╱海峽視點╱星期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