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台灣主計部門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由於中美貿易爭端迄今持續未歇所衍生的移轉訂單效應及台商回流投資熱潮等利多因素,將有助於台灣挹注後續出口動能;此外,加上在當局積極推動擴大內需政策下,更有利於提高民間消費意願,以及後續廠商增加資本支出,促進民間投資穩健擴增,將今年台灣經濟增長從之前預測的2.19%大幅上調至2.46%,提高0.27個百分點,同時定調台灣經濟屬於“穩健走升”趨勢。至於2020年台灣經濟增長方面,若無其他干擾因素,則將持續延伸上述趨勢,估計可以達到2.58%。
台當局自誇經濟前景亮麗
亦即中美貿易爭端重創全球經濟,面對市場需求大幅減弱之下,雖國際預測機構下調全球貿易量增長,但由於中美貿易爭端迄今持續未歇,在加速促進全球投資區域移轉及國際產業供應體系生態重組的同時,台灣執政當局特別訂定《鼓勵台商回台投資方案》,希望台商藉着全球環境急劇變化之下,選擇回台投資。依據資料統計顯示,截至今年9月上旬為止,台商回流投資共有129家,累計承諾投資金額達到5,767億元,估計9月中下旬可以突破6,000億元大關,其對台灣帶來龐大的投資與就業機會,經濟前景亮麗。
事實而言,1980年代末期之後,台灣製造業因生產要素成本急劇上升而大量外移,加上服務業因許多法規未能與時俱進因應產業結構轉型加以鬆綁而升級緩慢,造成台灣生產、投資動能漸趨轉弱,導致近年台灣經濟增長率逐漸低於全球經濟增長率。因此,台灣當局認為,面對中美貿易爭端迄今持續未歇,愈來愈多台商回流投資設廠採購設備之下,從上半年度的出口動能已經呈現跡象,下半年度出口動能勢必超過上半年度,這些活絡表現將會抵銷中美貿易爭端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得台灣整體經濟增長相對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為佳,甚至已重新拾回昔日亞洲四條小龍之首的榮光。
出口及投資表現證經濟形態未有升級
儘管,台灣主計部門正向預測今年台灣經濟增長表現,尤其執政團隊為讓社會各界感受執政成果,從今年春節起利用各種公開場合大肆宣揚其三年以來各項經濟指標;但是,問題是在台灣經濟狀況是否真正漸入佳境?其實,從去年以來的台灣社會所呈現的氛圍,很明顯地可以感覺庶民對於台灣經濟現況的無感,甚至對於台灣經濟未來之憂慮。究竟目前台灣經濟表現,是否是執政團隊當局宣揚的已經重新拾回亞洲四條小龍之首?若從台灣主計部門報告指出,上半年度促進台灣經濟增長最重要來源的出口表現較佳及資本投資增長較高等兩項指標加以觀察,或許可以發現其端倪。
台灣今年上半年度出口減少3.4%,而且出口低迷狀況已經存在數月之久,也就是說中美貿易爭端所造成的全球市場需求萎縮,台灣亦不例外,同樣受到衝擊。圖為貨輪正駛離高雄港。(新華社圖片)
先就出口表現來說,若以美元計算,其實台灣今年上半年度出口減少3.4%,而且出口低迷狀況已經存在數月之久,也就是說中美貿易爭端所造成的全球市場需求萎縮,台灣亦不例外,同樣受到衝擊。由於出口佔台灣GDP的比重頗高,如果出口增長衰退,在理論上GDP增長將會受到影響;為何今年上半年度台灣出口減少,反而對GDP增長呈現正向的貢獻,個人認為可以從兩個頗關鍵的因素加以解讀,包括:
其一是貨幣貶值。依據資料統計顯示,新台幣從去年第二季到今年第二季平均貶值5%左右,雖以美元計算的出口呈現減少現象,但以新台幣計算卻是呈現增加狀況。亦即計算GDP增長的實質出口是以新台幣為計算,在匯率貶值後,其出口反而從負增長轉變為正增長,如果扣掉物價下跌,負負得正之下,導致出口成為增加超過7%以上。
其二是轉單效應。中美貿易爭端所衍生的轉單效應,並非引發台商回流設置工廠,而是從中國大陸接單轉變為台灣接單,針對出口
美國訂單利用既有工廠設備生產。亦即轉單效應是在此一狀況之下造成對美國的出口增加,此乃是為何以美元計算的出口僅有減少3.4%之原因。
再就資本投資增長而言,今年上半年度台灣廠商資本支出呈現增加現象,並非台商回流,而是既有廠商擴廠投資。依據資料統計顯示,截至今年9月上旬為止,雖台商回流投資累計承諾投資金額5,767億元,9月中下旬可以突破6,000億元大關,但已回流投資的台商今年首季資本支出,其實不及100億元。換句話說,目前台灣資本支出增長其實是在半導體業,其中台積電台南擴廠進口設備,至少需要投資兩千多億元。亦即迄今台商回流規劃投資金額屬於申請登記,尚未真正進行實質投資。
此外,部分台商回流投資目的,並非引進新興高端科技,藉此機會協助台灣產業結構加速轉型,而是利用當局所提供的各項投資優惠措施,將台灣作為其全球加工製造布局的一環,其未來是否能夠真正對促進台灣經濟型態的升級帶來正面效益,猶待加以觀察。
然而,在此更讓台灣無法掉以輕心的是,台灣當局掌握中美貿易爭端導致全球投資區域位移及產業生態體系重組機會,透過特別措施鼓勵海外台商回流投資,重新打造出口生產基地,希望藉此促進台灣經濟持續增長。依據資料統計可以發現,雖台灣出口金額持續增加,曾經是全球第14大的貿易國家,但增長速度卻又頗為緩慢,現在已經淪為第18大。此意味着,並非台灣沒有進步,而是因產業結構轉型相對緩慢,加上與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份額微小,而使得台灣在全球市場競爭中既有優勢逐漸衰退。舉例來說,台灣出口在全球佔比中從最高2001年的2.34%,之後逐年下降為近年的1.70%左右,更加說明台灣經濟形態並未真正落實升級。
台灣陷區域經濟整合危機
在此同時,其實許多學者專家不斷指出,面對美國重掀貿易保護主義,引發中美雙方相互採取加徵關稅報復之下,不但造成全球貿易量值大幅萎縮,而且導致各國經濟增長下調。此外,加上WTO多哈回合多邊協定歷經多年談判迄今停滯不前,使得全球各國在因應經濟陷入低迷中,除了開始積極尋求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之外,無不設法排除內部障礙加速推動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重新構築打造多元出口市場管道,藉以降低貿易保護衝擊,達到分散市場風險。其中,近年以來發展最快、增長最速的亞太區域經濟組織整合,其未來發展方向,更是受到國際社會之矚目。
目前亞太區域經濟組織整合趨勢,大致可以分成:“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
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等兩條路線延伸發展。其中,CPTPP是在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之後,經日本重新主導下,將TPP 更名為CPTPP,其11個會員已經於去年底在智利聖地亞哥簽署CPTPP協定,以及於今年1月19日在東京召開首次部長層級會議。至於RCEP,則是在中國倡議主導下,16個會員逐漸達成共識,預估不久之後可以完成簽署協定。
亦即在中美貿易爭端持續未歇的氛圍之下,若能透過區域大型自由貿易協定反制保護主義,除了藉以分散市場風險之外,可以在貨品貿易、服務貿易及投資保障等相關領域等方面上獲致相當程度基本利益,同時讓其經濟因應貿易爭端得以達到產生緩衝之積極效果。
其實,台灣當局於2012年起從產業衝擊評估、法規調適、建立貿易損害救濟制度等多元的角度,積極準備尋求參與亞太區域經濟組織。畢竟,台灣受到先天資源條件不足、台灣市場規模相對狹小限制,面對國際政治及對外交往現實環境之下,拓展貿易是促進經濟增長維持生存發展的不二法門。依據資料統計顯示,CPTPP及RCEP相關國家分別佔台灣貿易金額的25%及59%,如果台灣無法參與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未來將非常不利台灣參與區域內部產業競爭。尤其是台灣在全球產業鏈結上扮演關鍵之角色,若能順利參與CPTPP,甚至突破障礙更進一步參與RCEP,將有助於產業加速升級轉型發展,進而促進台灣經濟持續增長。
毋庸置疑,長期以來
兩岸關係糾葛矛盾,始終是台灣參與國際舞台難以撤除的藩籬,導致台灣過去二十餘年以來,未能與任何一個稍具規模的國家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讓台灣的
FTA覆蓋率迄今不及一成,落後於韓國FTA覆蓋率的七成。不過,更加令人扼腕的是,在亞太各國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同時,台灣內部卻又彷彿置身國際現實環境之外,加上2014年3月以“反服務貿易協議”為名義所引發的太陽花學運,不但讓
兩岸已簽署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之後續協議諮商談判中止,尤其是2016年5月之後更進一步陷入“
九二共識”意識形態的對立,使得台灣更別奢求參與區域多邊自由貿易協定。
從上述分析中很明顯地可以發現,其實台灣經濟沒有轉型。因此,台灣未來若要生存發展,尤其面對中美貿易爭端迄今未歇,導致全球投資區域位移及產業生態體系重組之下,如何從台灣整體利益的基點出發,擱置意識形態糾葛,重新穩定和發展兩岸關係,同時透過智慧策略和優勢條件突破既有囿限,以綜效化、極大化台灣取得參與CPTPP 、RCEP等區域經濟整合平台的利益,俾為台灣生存發展開闢更廣闊的天地,這些不但是台灣當局宏觀布局判斷的嚴苛考驗,而且是必須承擔責無旁貸之重要使命。唯有如此,始能加速產業結構轉型,進而再造台灣經濟體質,別無選擇。
(本文刊載於2019年9月30日經濟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