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2009年在路邊自找工作的墨西哥失業者。)
在經濟部公佈的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劃中提及我國目前的就業情況,95年平均失業率為3.9%,較去年下降0.2個百分點,同時亦是近6年最低水準。但深入探討,關於失業人口的部份,並沒有下降許多,單就數據上分析造成失業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極可能是勞動力增加幅度超過失業人口變動的幅度。近年來,失業一直是國人揮之不去的夢魘,找工作已經成為台灣人的新興全民運動。由於國際景氣趨緩、國內外投資意願低落與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自2000年至2001年,失業率從2.99%衝到4%以上,往後幾年就沒有跌破3%的跡象。
一年一度驪歌響起的季節又來臨,多少充滿熱情的新鮮人即將投入社會職場,卻有研究顯示新八年來,社會新鮮人的薪資不增反減,2006年的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是兩萬六千七百元,比起八年前的兩萬七千四百六十二元,足足少了七百多元,原因推估,我國從1999年到2005年高等教育普及,大學以上包括碩博士畢業生大幅增加1到2倍,高職專科畢業生的部份則是大量減少,求職期間高等教育畢業生大量湧入職場,形成企業可選擇的高學歷人才增加,競爭激烈的情況,雇主當然不須調漲薪資。
根據一份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約有五成的大學及以上學歷的社會新鮮人從事不穩定的「非典型」工作,例如約聘、短期、外包、派遣等形式,即日本所謂的「飛特族,Freeter」,或是在家待業,靠父母過生活的「啃老族」。M型社會的來臨,許多高學歷社會新鮮人面臨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比高職畢業生還高的情況,深感工作機會越來越少,而好工作也越來越不好找,畢業即失業的恐慌更加反映了社會新鮮人的無奈。
新鮮人的恐慌原因分析:
一、整體產業景氣低迷
近幾年來,由於金融風暴及卡債效應對國內經濟景氣產生不少負面影響,雖然最近的股市表現亮麗,房地產的也是屢創新高地價,但這種「財富效果」,卻沒有反應在大多數的消費者信心上面,許多領固定薪水的人士仍然對整體經濟沒有安全感而大量消費,至於物價指數成長率,年年攀高,而失業率雖有較為穩定的現象,但可以支配的所得卻越來越少。政府不論施行貨幣或財政政策,均難以發揮乘數效果來帶動經濟成長,也造成失業率未能降至較低的情況。
二、教育體系培養人才與產業需求脫節
從台灣的產業結構來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逐漸升高,農業及工業的比重則逐漸降低。2006年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達到71.65%,工業及農業比重分別占26.814%及1.53%。台灣經濟已由過去的以工業及農業為主的型態逐漸轉型為以服務業為主的過程中,雖然失業率呈現長期居高不下的趨勢,但廠商急於招聘人才的情況依舊存在。由於產業轉型,目前服務業與專業技術人員需求比率普遍較高。專業技術人員方面,台灣的電子通信設備、面板產業發展蓬勃以及電腦系統週邊製造產業近年來不斷外移,形成半導體產業求職人數是工作機會的兩倍;MIS軟體業和光學通信產業,則是需求多過供給的少數成長型產業;而對於硬體通訊、軟體資管、工程研發等相關工作,廠商對於人才的需求仍然大於市場供給人數。除此之外,透過提供客戶專業技術及諮詢服務的新興工作類型供給人才日益增加,這類自傳統藍領工作轉型「灰領工作」越來越多,例如髮型設計師、美容諮詢顧問等。這種教育培育與產業需求脫節的空洞,也使得社會新鮮人產生莫大的恐慌感。
三、企業期待招聘具有實務經驗者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的主力,我國目前中小企業占全部企業總家數九成以上,占全國就業人數八成左右。中小企業特色為規模較小,成立容易,但平均企業生命週期較短,故較不重視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本投資,也無法以具有誘因機制的內部勞動市場來吸引人才。一直以來,我國中小企業較沒有能力提供長期的職業訓練而傾向以高薪吸引同業間的人才,希望能雇用立即可用之人才。而新興的高科技產業由於人才需求急迫,更是經常以高薪或配股的方式挖角,而一般服務業所需人力,多半不需要高學歷人才,這兩項產業現象,進而造成非主流科系的社會新鮮人在就業上的困難與心態上的恐慌。
破除恐慌迷思之對應方式:
一、走向國際化,尋找更多工作機會
許多社會新鮮人多半將眼光侷限於兩岸的工作機會。但一項報導指出,中國政府為了快速的經濟增長培養更多有技術的勞動力,在過去10年裡把大學入學人數提高了一倍以上,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高材生陸陸續續的投入職場。但是一些經濟學家分析,供需不均的現象,恐造成5百萬大學畢業生中有三分之一將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前景。
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以台灣目前現有的優勢來源,未來的經濟發展有兩個主流,一是走向服務業;另一是持續發展高科技產業。而這兩個方向都需要高素質的國際化人才,具備外國語言及海外行銷等國際化能力,或具有國際化經驗及視野,以及豐富的國際人脈網絡。培養國際化能力,亦是一種對應失業率偏高的方式之一。
二、教育多元化,培養差異化的個人特質
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下,高等教育學生的素質,絕對比以往的封閉式教育還優秀,但若能再賦予適當的教育培訓,才能將人才培育成各行各業的精英,否則的話,高等教育投資就無效率可言,若我國大學所培育的大學畢業生卻不能讓中小企業的廠商所期待延攬的對象,是否表示我國在人才培育方面投資的方向需要做修正?
因此,如何調整教育培育與產業需求的缺口,即成為我們未來教育方針,必須考量的一環。例如透過產學合作,專科與大學畢業生可立即為企業之所用,或許可解決上述科技人力勞動市場上廠商嚴重短缺但青年卻面臨失業的矛盾現象。然而,在強調大學市場化的今日,大學教育政策與勞動市場的關係雖說愈來愈緊密,但大學亦必須走向優質化教育,現今社會是一個講求實力、講求專業的年代,每一個生產力在公司的角色都會邁向多功能化,所以一技之長早就不夠用,培養第二、三專長的需求絕對是刻不容緩,大學絕不只是職業訓練所,而是培養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全方位人才。因此,政府也有其義務提供多元化教育環境。
三、減緩政黨惡鬥,致力國家經濟提升
台灣正走入貧富差距懸殊的M型社會。根據某報紙的調查約有六成九的受訪者認為目前景氣低迷的主因,普遍認為是政黨惡鬥與政府無能,更是影響台灣經濟發展的兩大主因。政黨惡鬥造成政策空轉,政府官員習於公開宣示政策主張,形成令出多門,政策多頭馬車,人民無所適從。政策討論視為學術殿堂之研習,最後往往因為缺乏可行的配套方案,只能落得無疾而終的窘境。
政府部門過去在台灣經濟發展中扮演主導者的角色,失業率攀升與否與國家經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近年來政府部門的影響力似乎逐漸降低,這對於國家經濟並不是一項良性的發展。為了破除畢業即失業的迷思,政府應捨棄選舉性的政策,致力於脫離經濟低迷的經濟政策,才能提升國家整體的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