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自行車的產業發展史而言,在日治時期,台灣的自行車構件幾乎多由日方進口,直到二戰爆發,台日之間的海運交通暫停,才使得本土的自行車業者得以靠仿製日本的零配件而開始發跡。其後由於日本本土遭受戰亂影響而亟待復原,加上大陸陷入國共內戰,亦使相關的零件進口面臨困難,促使台灣本土的自行車業持續的成長。但是在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恢復與日本的貿易,因此許多商人開始大量進口自行車,而許多的本土自行車製造業者即在日貨大舉入侵的劣勢下,停止生產。其後,政府為了減少對日貿易的逆差,並保護本土自行車製造業,政府宣佈暫停日本自行車的整車進口,因此,本土的自行車製造業及相關零組件業又開始復甦,但復因為品質不良(後續維修成本高)及國人對於自行車的需求減少,許多重要的組裝業者陸續停產,直到1970年代前後,因為美國自行車風潮興起、能源危機等因素影響下,美國廠商大量委託台灣的自行車業者代工生產,因此本土的自行車製造業又開始了驚人的成長。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廠商的輔導下,台灣的代工廠商得以進行技術及管理升級,為後續的競爭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石,其中,巨大公司便是最好的例子。但後來能源危機解除,且美國、加拿大等國家開始質疑台灣部份地下廠商所輸出的自車品質低落,並展開相關制裁,而我國政府亦隨之禁止品質不符國家標準的產品輸出,因此許多品質低劣的台灣自行車製造業者紛紛面臨淘汰。但相反的,體質優良的自行車製造業者能持續穩定承接國外的中低價位代工訂單,並讓台灣在1980年代成為當時世界上的自行車王國。其後,因為台幣升值、台灣的勞動成本增加等因素,促使自行車業者必須透過產品升級、尋找境外生產基地等方式來因應變革,也讓台灣的自行車產業演變成為今日的經營模式。
就民眾的生活層面而言,利用自行車進行通勤、休閒與運動,已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民眾所接受,目前已有成為一股新興風潮之勢,連帶使得相關產業(製造業、觀光休閒業)獲得廣大的經濟利益。自行車作為休閒運動的獨特之處在於能同時滿足安逸休閒(Casual leisure)與深度休閒(Serious leisure)兩種需求。其背後的意義為,一般民眾可以透過自行車來從事單純的放鬆紓壓或短程移動;另一方面,民眾也能透過自行車來嘗試具有挑戰性的進階活動或培養持久的興趣,如利用自行車健身、環島、登山等(需具備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體能基礎或社會支援方能達成)。也因為上述原因,自行車能提供多層次的休閒縱深,進而使喜好者能從中獲得需求的滿足,甚至能建立成就感與獨特的歸屬感(如車友隊、俱樂部、同好團體等的形成)。
但不可否認,現今社會環境對於自行車相關的軟、硬體設施,仍存有諸多未盡完善的缺失,導致自行車騎士必須面臨動線的不順暢,以及與其他人車動線衝突而導致的安全疑慮。為了能達成節能環保的目標,並使自行車成為全民適用的通勤、休閒與運動工具,實有必要從以下幾個領域進行分析與思考,希能改善自行車的使用環境,使更多的民眾樂於接觸自行車相關的活動。
一、目前的都市道路仍不宜大力推動自行車通勤,應循序漸進
理想的未來都市藍圖,乃是將市區的地面還給行人,而讓具有速度危害的交通工具在地下運行。很顯然,目前我國的城市當中,都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更不利的是,現今都市車流量大但道路面積極為有限,各種不同種類、不同速度的交通工具相互爭道干擾。此時引入過多的都市自行車道,往往會使動線衝突的機率增加(如計程車等停、公車上下客、行人穿越、家長接送學童、卸貨車輛等),不僅無法使自行車騎士安心,也將使得擁擠的道路雪上加霜。而依據相關研究,不論是一般民眾或是自行車專業人士,在評價騎乘環境的時候,「安全性」都被列為首要考量,此一結果顯示,在市區大環境無法符合完善的安全需求時,無論市區車道再怎樣普及,勢必都無法令使用者滿意,也會使得政府動輒得咎。建議現階段應以推廣郊區的休閒車道為優先,而在市區內,則逐步改善相關的配套措施(如號誌、停車場地、行車視線及動線、相關管理規則)。尤其現有自行車車道品質與安全之認證評鑑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的強化,才能降低事故發生的意外。
二、現階段可以郊區休閒車道為優先改善項目
在郊區推廣自行車道,除了可以擁有較廣闊的空間與流暢的動線之外,另因郊區擁有較多各具其趣的景緻,故較有可能營造出流暢且多樣的休閒體驗,進而帶動相關的遊憩產業發展。另外,郊區的自行車道,因為汽機車車流較小,較易對於騎乘動線進行優化設計,同時亦不過份犧牲其他用路人的行駛感受。
但值得注意的是,某些郊區的景點原本已存在許多徒步的遊客(以非機械化的方式進行休憩活動),當自行車族群的加入之後,勢必引發休憩過程中的衝突,尤其有研究顯示,遊客對於與自身同類型的遊客往往忍受度較高,但不同類別(如徒步者與自行車騎士之間)的遊客則彼此的忍受度較低,產生休憩衝突、干擾的狀況較為頻繁。以自行車騎士與徒步遊客兩者而言,最容易發生干擾與衝突的地點乃位於下坡路段,在規劃自行車行進動線時,宜考量此一特點。
三、自行車配套管理制度需逐步建立
早期台灣對於自行車採取車牌管理,但後來廢除此項制度。在未來,政府應可考慮恢復相關的自行車牌照管理制度,此舉亦可為將來推動自行車成為重要市區通勤工具的基礎。畢竟,為了確保所有用路人及行人的安全,對於違反道路安全的自行車勢必要採取相關的處罰,因此自行車必須要建立一套車籍的辨識工具,方能納入管理,同時亦有助於降低自行車失竊的發生。
有關此一車籍管理的辨識工具,除了可以規範廠商在製造零件時,對於重要零件進行烙碼,另可充分利用RFID技術,將車輛的照片、所有人戶籍、購買地點及附註資料等訊息儲存於RFID隨車晶片中。而RFID技術的另外一項優點在於,未來進行管理或稽核時,騎士不需停車(只需通過稽核儀器)即可進行車籍資料辨識,同時,進行稽核的管理人員,可同時快速讀取一大群腳踏車的車籍資料,無需對於每部腳踏車逐一檢視或輸入車牌資料。
另外必須注意的是,一旦路面上有多樣化的交通工具並存,相關的車輛安全標準亦應同步檢討,例如,剛性的汽車防撞桿必須加以規範、自行車的警示安全照明設備亦應視為必要的配備、自行車後座載架的樣式與利用方式亦須進一步制定相關標準。
四、形成自行車次文化,才能使產業扎根永續
當自行車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民眾使用之後,勢必會形成單車族群與其他交通工具族群的互動,此一互動在道路上將會以相關管理規範來作為依歸,甚至在各個族群的互動之間,將可衍生出更深層的生活文化。從休閒的層面而言,廣大的自行車愛好者將可形成許多的同好團體,並透過團體運作,讓團體成員能夠獲得專業知識技能的成長,或引發成員的義務投入,近而形成持久的影響,甚至能產生更大的風潮,成為次文化。當此類次文化不斷形成,代表自行車的角色將會更具多樣性、多層次,並融入各類型的生活型態當中,吸引更多的民眾使用自行車,連帶將使自行車製造業得以不斷升級與開發新產品。建議政府應鼓勵廠商、民間社團或學校,參與推廣自行車相關的必備知識及專業技能,使相關的休閒產業得以不斷發展,甚至能吸引觀光客前來進行體驗之旅,進而形成台灣的觀光資源。
最後,必須補充的是,隨著民眾參與的程度增加,自行車的產品結構亦會趨於廣泛,從日常通勤、休閒的車型,到專業運動、比賽的高階車款,都可以讓廠商各自發揮研發實力,且彼此客層不同,因此廠商各有利基而不至於過份削價廝殺。但隨著中低階車款陸續移往境外生產,這也會連帶使得外地的零件廠商得以提升技術與能見度,我方廠商除了要持續維持技術與研發上的優勢之外,也需防範日益嶄露頭角的外地零件商直接越階影響歐美品牌廠商的決策,而侵蝕我方業者的生存利基。
〈本文謹代表作者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