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2009年在路邊自找工作的墨西哥失業者。)
在「九一一」攻擊事件和「九一七」納莉風災等新聞熱潮之下,日前行政院主計處所公布的八月份失業率調查報告,並沒有受到國人太多的關注。然而不斷攀升的失業率卻已將台灣社會推向合法性危機的邊緣,未來的後續效應恐不亞於風災、土石流與反恐怖戰爭,政府再不重視,將使台灣的政局更加的動盪不安。
依照德國學者哈伯瑪斯的觀點,一個後工業社會下的國家是由社會、行政與經濟等三大體系所組成。三大體系由位於中心的行政部門所主導,社會與經濟體系各位於左右兩側,彼此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國家為避免合法性危機,在理性的法則下,行政部門需藉由對經濟體系的有效管理,來促進經濟體系的發展與成長,而經濟體系經由不斷的累積資本同時也輸出足夠的經費給行政部門,行政部門則進一步利用經濟體系所投入的資源,發展健全的社會福利體系,人民當就業與公民權受到保障後,會以忠誠度回饋行政部門以維持政府的統治合法性。而就台灣目前的現況而言,政府對於經濟體系的調節和干預是失敗的,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預估,台灣不僅居四小龍之末,在全亞洲中也是排名最後,由於經濟成長率呈現負成長,使得經濟體系無法回饋政府部門足夠的行政資源,惡性循環下,政府更沒有能力提供更多的服務來解決失業問題與防堵合法性危機。相對的,由於合法性危機導致政局的不穩定,政府更無法專心「拼經濟」,當然經濟體系也無力提供政府足夠的彈藥來讓政府收買人心。
參照國外處理經濟蕭條期的經驗,一個健全的社會安全體系,應該包括促進社會的充分就業與縮小貧富差距。例如美國的「對貧窮作戰」、「新政」計畫,英國的貝佛里奇報告書等,都是在掃除經濟發展的障礙,並鞏固統治政權的合法性。反觀國內,對於目前的經濟負成長與高失業率,雖如同政府所言是受到國際經濟不景氣的拖累,而八月份的失業率創歷史新高,也是因為大量的畢業生投入就業市場所致。然而政府更該關心的是,為何「失業高峰會議」一區一區的開,而我們的失業率仍是每月遞增?又為什麼在政府拍「8100全民啟動」的宣傳片時,當時的失業率是三點多,而現在已經高達五點多了!經濟成長率不但沒有因為「石頭拿開」而啟動,甚至是每況愈下!政府顯然欠缺預防合法性危機的認知。
從去年九月到現在,失業率一個月比一個月高,而且連續每個月都破了十五年來的同月新高記錄。今年八月份的失業率甚至高達5.17%,這個數字會不會成為我國失業率統計上的最高紀錄,情況似乎不大樂觀,未來可能還是有再破紀錄的機會。眼前的台灣,真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前有反帝國主義與反恐怖主義的對抗方興未艾,後有一次又一次的水災和土石流,所有這些不利於經濟發展的因素,尚未完全反應在這一次的失業率調查上,而且我們可以預期的是,當我們明年正式加入WTO以後,隨著農業部門的人力大量釋出,失業問題勢必更加的嚴重。
5.17%這個數字不僅是目前歷史上的新高,也比英美及其他亞洲主要國家都來的高。去年當失業率逐月攀升時,就有學者警告台灣將隨著已開發國家成為高失業率的社會,如今數字更證明了台灣已是一個高失業率的國家。而除了數字上的形式意義之外,相對於其他高失業率國家,台灣所面臨的困境還包括失業率計算上的問題、福利措施的匱乏,以及欠缺解決失業問題的具體對策等。首先,台灣對於失業率的統計向來保守,一些民間的調查都遠高於官方數據,預估實際失業的人口數將遠大於官方統計。再者,我國的福利服務措施並不如歐美國家來的完善,更缺乏社會安全網,一旦社會福利這道防線無法吸納大部分的失業人口,那隨之而來的自殺潮、犯罪等社會問題將進一步耗盡我們珍貴的社會資源。另外一項困境是,目前政府對於失業問題的對策,大部分仍停留在殘補式的發錢獎勵政策,像「就業希望工程」與「永續就業計劃」等,政策的效果取決於預算的多寡,只是用錢來製造假性就業人口數,等到錢用完了,一切又都重回原點。
面對即將引爆的合法性危機,政府對於經濟衰退與高失業率並非完全無計可施,例如落實經發會共識、鬆綁勞動政策、擴大內需與增加公共投資等,雖難以預估其成效,但都是較具體的因應之道。既然政府已經發現問題了,也有了朝野共識作為背書,就該積極的付諸實行,而非流於政治口號才是。另外即將到來的年底大選,又是台灣未來的一大挑戰,不論選舉結果如何,多數執政才是台灣政局穩定的「第三條路」,而且政局穩定台灣才有「拼經濟」的條件,也才有機會避開合法性危機。
(本文曾刊登於90.10.05中央日報全民論壇)(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