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1985行動聯盟」所舉辦的「803」凱道活動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不願凸顯個人主義,希望以「公民」角色表達對「洪仲丘案」不滿,就是這股「沒有英雄,不能收割」的單純,最後才能成功喚起社會熱烈響應。
更由於「公民」意見自然分殊,不可能對各項議題都有相同看法。因此,就連聯盟原始召集人柳醫師,都在媒體專訪中表示,他在演講稿中帶入「大埔、服貿、核四」等其他議題時,曾有被噓「偷渡」的擔心。
不過看到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近日呼籲「國是會議」的投書,卻發現她口口聲聲以「公民」自居、為「公民」代言,「據公民為己有」的政治意圖昭然若揭,竟然連一點掩飾都沒有。
蔡英文渾然忘卻她的文章署名是「民進黨前主席」,不是「白衫軍召集人」;她的責任是「壯大反對黨」,不是「組建革命軍」;她真正該走的是「議會路線」,而不是「街頭示威」。
況且民進黨這屆立委,都是在她主席任內所提名,不分區名單中更多是所謂「英系人馬」,蔡英文身為反對黨重要領袖,竟然自比為「公民」之一人,恐怕難脫意圖推卸政治責任之譏。
作為李登輝的政治門徒,蔡英文這次學的並不到位。當年李登輝兩度召集「國是會議」,用意都是推動總統個人所設定政治議程。1990年第一次「國是會議」目的在於終結「萬年國會」,1996年第二次「國發會議」是找大家來為「戒急用忍」政策背書。
今昔對照顯見背景條件大有不同,當時立法院與國民大會都缺乏足夠民意基礎,當年更沒有公投法可解決重大政策爭議。
反觀今日,國會民意基礎充足,重大爭議可依公投解決,蔡英文此時還要呼籲召開「國是會議」,反而凸顯用意不在補充既有制度之不足,反成刻意捨制度不由的本末倒置之舉。
其實所謂公民力量的崛起,正代表人民對朝野政黨失望,對政治人物的爾虞我詐冷感。
如今蔡英文為了「圍馬攻蘇」,挑戰2016年總統大位,便急著將政治路線「去政黨化」,動輒把自己政治議程改以「公民」為名,粗糙收割白衫軍的政治果實,難道她真以為雪亮的「公民之眼」看不出來?正當政治轉型力走民粹路線的蔡英文,對此怎麼可以無感失察?
(陳以信為國民黨前發言人,現於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台灣研究中心,為NOWnews.com《今日新聞》名家專欄作者)
【102/08/16 NOWnews《今日新聞》】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