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經濟動盪不安。面對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下的經濟困頓,政府為振興經濟,財政空前吃緊,年年赤字,而五都權責加重,財政支出遽增,亦是不可避免的重大財政挑戰。雖然世界經濟論壇(WEF)公佈2013年「全球競爭力評比」中,財政赤字與債務控制,我國的排名有進步,但國家財政赤字的絕對值增加及餘額累計警訊,還是值得注意。
根據財政部的最新資料,102年各級政府舉借1年以上非自償性公共債務未償餘額預算數達6兆429億元,其中中央及地方政府債務未償餘額分別為5兆2,152億元及8,277億元,各級政府債務未償餘額已經創下歷史新高。
新版「公共債務法」,中央政府舉債上限為前3年度平均GDP(國內生產毛額)40.6%,舉債總額約為5兆7,020億元,明年度起只剩4,868億元舉債額度,若扣除行政院通過明年度預算新增舉債2,079億元,後(104)年可舉債額度僅剩2,789億元,以台灣近6年年平均新增債務2,219億推估,最快中央政府105年就將面臨預算編不出來的窘境。台版「財政懸崖」危機恐將上演。為紓解上述危機,方法不外乎「開源」與「節流」,與改善「財政收支結構」。在開源方面,三個面向,包括經濟成長、提高國有資產效能與加稅。
首先,經濟成長,代表國民所得提升,國家稅收自然增加,相對的赤字與債務就會減少。目前政府預算缺口每年雖在2,200億元以上,但若考量每年經濟成長可以維持3%的水準,政府舉債空間也可以自然成長約1.2%,換算舉債額度每年只要控制在1,600億元以下,債務觸頂的危機就不會立即出現。但近兩年經濟成長率只能保一及明年預計只有保二的緩成長,讓稅收增加有限。
其次,提高國有資產效能。具體作法包括:加強國有土地之租、售、設定地上權及改良利用,提昇國有土地經營管理績效;國營事業民營化,除負有政策任務的單位不應民營化外,其他部分都應進行跨部會全盤檢討,逐年適度釋股,籌措財源,減輕政府財政壓力,亦能引進市場競爭因子,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效率。
第三,「加稅」。以政府收入來看,包括稅、費、捐、債四大支柱,其中稅課收入向來居政府經常性收入之首,近幾年因經濟成長不佳,為提振景濟多次降稅,稅課收入所代表的賦稅依存度大幅下滑,在提高稅收的考量下,提高營業稅稅率、針對非薪資面進行課稅、修正兩稅合一與不動產實價課稅都是可以考量的方向。但加稅須考量其對經濟的衝擊、物價波動等因素,須待合適時機才能推動,因此「加稅」應列為最後選項。但政府仍應事先做好相關規劃,廣泛諮詢產官學界,凝聚全民共識,避免貿然實施,引發強烈反彈,反讓稅制改革功敗垂成。
至於節流也不容忽視。目前各部會預算的編列,基本上都是蕭規曹隨,每年匡列預算後再填細項,政府應徹底落實零基預算精神將原有的計畫項目預算全部歸零重新檢討,撙節支出、刪減不當預算、控管社福規模,尤其是中央政府組織改革及對會升格後,政府組織員額增加,委辦費亦「膨脹」,無怪乎赤字問題愈來愈嚴重。最後,我們必須指出近幾年預算缺口不至於失控,是由於央行外匯存底操作及孳息的貢獻良多。央行成了「繳庫優等生」,自2004年以降,年年均繳庫1,600億元以上。今年也預計繳庫1,800億元,佔政府歲入逾10%。
但是全球低利環境,已衝擊中央銀行盈餘繳庫能力。明年度中央銀行的預算盈餘估計僅1,231億元。過去央行也並非一直都是國庫金雞母,像1978到1990年就沒有盈餘繳庫。全世界央行的政策目標都沒有貢獻國庫的任務。目前此現象凸顯國家財政並不健康。一旦央行無法達到年度盈餘目標,就會嚴重衝擊財政,因此政府歲入仍應以稅收為主,不能只仰賴央行。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發表於2013年12月19日工商時報觀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