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八十五年底,李遠哲院長所領導的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提出了總諮議報告書,為了落實總諮議報告書的建議,特別在行政院成立跨部會的教改推動小組,從事重大教改方案有關人事、經費、立法等的跨部會協調。前行政院副院長劉兆玄擔任召集人時,除了大都能按時開會外,委員的參與也頗積極。為了彰顯議事效率,教育部或相關部會呈送的計畫,與經濟建設或政府重大政策有關者分別由經建會及研考會事先審查、協調,因此在跨部會的協調上發揮了極大的功能,目前正在推動並且耗資一千五百多億的教改行動方案以及九年一貫課程第一階段的課程綱要都是在這段期間通過的,對教育改革的推動有極大的助益。
教育需要專業,教育部是全國最高的教育行政機關,如果是純粹的教育政策當然由教育部負責,但教改事項中有不少是跨部會的事務,如經費、人事、立法等,或有需要主計、財政、人事行政、經建、研考等幕僚單位及相關部會的相互配合,能由副院長擔任跨部會組織的召集人來協調相關部會,當然事半功倍,教改的列車也才能順利的啟動。
「組織本無罪,無功因人為」,教改推動小組過去成果豐碩但如今卻淪落到要被裁撤的命運,推究其原因,完全是人謀不臧。首先,教育部與行政院之間的溝通就出了問題,教改推動小組由教育部擔任執行秘書,何時開會,要討論什麼議案,教育部與推動小組權責如何區分,只要溝通良好,大部分教育部都可以掌握。如果規劃得宜、溝通良好,教育部絕對可因教改推動小組跨部會協調的功能使教改推動得更順利。如今久久不開會,開會之前沒有針對議題事先審查、協調,委員出席不踴躍、開會草草了事,想要討論的議案久久不能有結論,以致教育部想要推動的方案卻因教改推動小組的牽制而無法推行;原本是教改助力的教推小組不僅變成教改阻力,竟然也成了「疊床架屋、分工不明、權責不分」的組織,真是當初始料未
教改推動小組的存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未來教改仍將面臨行政院與教育部間、部會與部會間的權責區分及協調的問題,屆時協調的工作如何進行,教改列車是否能順利、快速的啟動,這才是我們關心的。(本文刊登於90.02.15中央日報2版)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