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總統府,蔡英文總統與長輩一起參與打鼓。)
本年有兩件大事對
台灣的影響最深遠,其一為
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報告,其二就是
川普的亞洲之行。前者是中共當局今後5年的對台政策最高指導方針,後者則標示著
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競合關係,將連帶影響東亞區域的地緣政治走向。
夾在美陸兩強權之間的台灣,注定只能兩面交好、維持穩定三邊關係平衡,且沒有一面倒向任一強權的本錢。
馬英九政府謹守「小國不鬧事」的原則,一方面積極改善
兩岸關係、化解歧見;另一方面藉此提升台美互信、獲致「共事不疑」的默契,無怪乎
歐巴馬政府的兩任國務卿及東亞助卿會多次公開高度評價當時的台美雙邊關係。
蔡英文接任總統後,欲以「維持
兩岸現狀」搭馬政府的順風車,卻不願接受這些兩岸成果的基石:「
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導致現在的兩岸溝通機制中斷、交流受到波及,也嚴重影響到我國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國際活動空間。
若要以一句話總結蔡英文政府今年的兩岸及外交成績,大概「不進則退」一詞最為恰當。由於兩岸對峙,蔡政府的台獨旗幟鮮明,逼使中共方面拿著放大鏡詳細檢視我國任何的對外舉措,讓馬政府好不容易與對岸建立的政治默契面臨崩解。
在兩岸關係方面,中共事實上不強求蔡政府必須原封不動地承襲馬政府的「九二共識」一詞,認為只要蔡英文總統透過宣示遵守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方式、提出符合「兩岸同屬一中」的新論述,兩岸即可恢復官方接觸,進而穩定台海的和平發展。不過,由於蔡總統顧忌獨派壓力,不惜違反中華民國憲法的兩岸定位,以免影響她尋求連任的支持基本盤。因此,蔡總統所謂的善意當然就被視為「口惠實不至」的政治空話,而過去
民進黨堅持的所謂「台獨主張」根本沒有付諸實行的可能,才會被國人譏笑為「髮夾彎」政府。
在兩岸相互猜忌的惡性循環之下,不僅官方溝通機制付之闕如,連民間活動都大幅減少,更難從下往上堆疊信任。影響所及,由於兩岸協商中斷,台海關係陷入僵局,各國投鼠忌器,根本不願與我國洽談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相較於全球及區域經貿整合的熱絡,台灣無可避免地面臨被邊緣化危機,這對以外貿為主的台灣經濟體而言,將是一大重擊。
此外,蔡政府誤以為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全面鞏固權力後,其對台政策將更具彈性,甚至願意在蔡總統未接受「九二共識」的情形下,恢復兩岸官方接觸。以結果論來看,這是蔡政府對中共對台基調的誤解,也是對兩岸情勢及區域安全的嚴重誤判。
中共固然不堅持「九二共識」一詞,亦可容忍台灣依循憲法對「兩岸一中」有自己的解釋。然而,「一個中國」是中國大陸的原則,是不可能退讓的底線,這也是為何中國大陸會持續限縮台灣的各項國際參與,除了無法進入馬政府爭取到的WHA、ICAO外,甚至連一般民間活動都不放過。
這一年來,中華民國看似只失去一個邦交國巴拿馬,但無形中早已丟掉更多拓展國際空間的機會。外交部整天提心吊膽,深怕梵蒂岡突然與中國大陸達成建交協議、又擔心其他邦交國被中共利誘,現在更對川普模糊的印太戰略沒有信心。這些外在環境因素正考驗蔡政府的戰略判斷及政策選擇,切莫掉以輕心。
我國的兩岸及外交互為一體兩面,唯有穩定發展的兩岸互動,才能有效推展及鞏固我國的國際空間。蔡政府不是不知道這樣的因果關係,只是不願積極正視此一問題。倘若蔡英文總統仍對台灣所面臨的兩岸及外交困境置若罔聞,恐怕明年將面對更加艱困的難題。對蔡政府而言,當務之急就是回歸「一中各表」,以憲法為兩岸互動新模式的論述基礎,這才能從根本化解兩岸僵局及解決外交困境之道。
(本文刊載於106.12.30 中央日報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