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經濟,Holiday Economy」就是透過連續假期、集中購物消費,以帶動投資、刺激經濟的一種新經濟模式。
台灣內需及投資長期不振,導致
經濟成長動能不足,進而陷入「悶經濟」。國發會最近建議研擬休假救經濟,官員們認為日本及韓國重視內需,鼓勵休假救經濟已發揮一定的效果。理論上,「假日經濟」要能奏效,是基於人們的生活及所得水準普遍提高;當休閒的替代效果大於勞動的所得效果時,人們願意捨棄工作時間而用於休閒上,以提高效用。不可否認,「假日經濟」是近幾十年來,人均所得成長而衍生的新經濟。如中國大陸由外貿轉為內需消費為引擎的過程中,打造「五一」、「十一」及「春節」黃金週,如今已蔚為風潮。君不見,每當大陸黃金週時,許多風景區人潮如排山倒海而來;過去
兩岸關係和緩時,台灣也能同沾其利。不可諱言,龐大的消費人潮的確發揮了「假日經濟」效益;然各國經濟結構條件及國情迴異,「假日經濟」在台灣能行得通?
首先,台灣實質薪資未明顯提升:日前,行政院長
賴清德在51勞動節前夕說:「蔡政府二年內調整
基本工資,不僅讓工時減少、
勞工平均薪資收入(包含獎金及紅利)也提高至五萬」;此話一出,立即遭到不少勞工打臉;因為今年3月,主計處所發布的受顧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2,909元(台幣,以下同);若加計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後,總薪資平均為48,545元;但這數字僅是統計上的平均值,並非每個勞工至少有5萬元收入。再則,根據主計處2017年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全台近900萬名勞工中,有逾300萬人月領的經常性收入不到3萬元;月薪5萬以上者僅163.6萬人;而且有六成的勞工是低於5萬元的平均薪資。當實質薪資水準低時,勞動所得的所得效果高於休閒的替代效果,人們反而比較願意增加工作時數來提高收入,而不願休假消費。準此以觀,在台灣普遍
低薪的情況下,提倡「假日經濟」恐難達到預期效果。
其次,民眾連假出國旅遊增加:根據觀光局統計,2017年出境人數達1,565萬人,再次刷新紀錄。其中,91%集中在亞洲地區。而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資料亦顯示,台灣人出國旅遊消費總支出達7,216億,年增8.6%;若以年齡層來看,60歲以上出國旅客呈現增加,這族群恰是較有錢又有閒的最大消費主力。也有年輕人卻揶揄地指稱,台灣景氣不佳,只好出國療癒心靈。足見,欲以「假日經濟」刺激國內消費,恐要打折扣。
再者,「四低一高」壓抑消費及投資:眾所周知,台灣早已面臨低出生率(
少子化)、低薪、低成長,低利率及人口老化的困境;加上許多年輕人沒錢花,老年人不敢花錢(退休年金被砍),對消費及投資產生的抑制效果日趨明顯。據統計,台灣的消費成長率由1980至2000年的7.9%,降至2001至2016的2.4%,近2年預估更降為2%。此外,因憂心未來經濟充滿不確定性,只好努力儲蓄者與日俱增;據萬事達卡調查,台灣消費者計劃未來6個月將每月收入撥出24%作為儲蓄,遠高於亞太區平均值18%。行政院主計總處預估,2018超額儲蓄(國民儲蓄毛額減掉國內投資毛額)將達2.28兆台幣,連續五年破2兆元。超額儲蓄率(超額儲蓄占國民所得毛額GNI比率)為12.49%,連續六年破一成。超額儲蓄太多意謂消費及投資不振,不利於經濟成長提升。尤有進者,不僅民間儲蓄高,連企業儲蓄也逐年增加,嚴重影響投資動能。
坦然言,台灣是小型開放的經濟體,經濟成長引擎端賴出口(占GDP的七成),而出口比例最高為大陸地區(占四成);近年
兩岸關係不若以往,大陸觀光客大幅減少,也影響觀光消費成長;致令不少觀光業者叫苦連天,倒閉者實有所聞。政府未思改善兩岸關係,卻以「假日經濟」政策擬挽救傾頹的觀光及消費,恐怕是緣木求魚。於今之計,別無他法,唯有努力拼經濟、改善投資及觀光環境、促進產業升級、提升實質薪資,才能有效提振虛弱的消費及奄奄一息的投資。
(本文刊於2018/5/15 東森新聞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