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苦勞網(攝影:張智琦),勞團要求改善低薪現況。)
五一勞動節當天,
勞工團體在凱道集結,以「八年完全執政、勞工算總帳」為訴求,表達對蔡總統勞動政策跳票的失望,時值大選前緣,當局自然迅速回應,不過對話內容猶如「雞同鴨講」,盡顯執政者的不思反省。
今年勞工大遊行的第一訴求是「勞工要加薪,國假要恢復」,要求兌現蔡總統勞動政策中「制訂最低工資法,及落實
基本工資三萬元」的承諾,勞動部則以連續七年調漲基本工資作為回應。但請問勞團指出的「最低工資法」在哪?再者基本工資即便號稱調幅高達三成二,但目前是二萬六千四百元,仍未達三萬元的水準。這種企圖以烏賊戰混淆視聽的作法,莫怪勞團要說「政見跳票、2024沒選票」!
勞團的第二項訴求「青年要希望、老年要尊嚴」主要是希望杜絕
低薪高工時,並主張勞保基金非世代矛盾,政府應負起最後支付責任。勞動部對青年部分的回應是「已統整八部會推動四年投資青年就業方案」,至於勞工老年經濟安全則表示會「蒐集各方意見,邀集勞雇團體共同討論」。
這又是典型的「聲東擊西」,根據主計總處調查,2021年有一半的上班族年薪不到50.6萬元,未滿25歲初入職場者有一半月薪不到3萬元,不知勞動部的「投資青年就業方案」解決了多少低薪問題,有評估報告嗎?再來對於勞保財務危機,儘管當局一直講會負起最終責任,問題是挾國會過半優勢的執政黨,為什麼不通過修法,在《勞保條例》中明文規定「政府負最終責任」呢?
顯然落實勞動政策主張,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否則勞動部直接做就好了,幹嘛推諉。正如勞團訴求「國(定)假(日)要恢復」,並非沒道理,否則怎有學者公開力挺。吾人從勞動部的統計發現,2016年開始實施每週40工時,但年總工時和2017年「
一例一休」上路一樣多,這兩年的差別在2017年砍了七天假,但總工時和有七天假的2016年是一樣的,這說明了縮工時要另外找方法。
就像蔡政府上台七年,為何一直延續
國民黨時期的基本工資調整作法,而不通過「最低工資法」,也是相同的情形,因為透過最低工資調整公式計算,結果一翻兩瞪眼,無法因應經濟情勢而做增減。但經由勞資政學相互討論,除可廣泛吸納多元意見外,亦可避免決策過於僵化,傷及勞資雙方。
從勞團訴求與當局回應,可知蔡政府最大的問題在不肯面對現實,諸如只想用撥補弭平勞保入不敷出的困境,害怕因改革而流失選票,殊不知面對勞團指控,重要的是虛心檢討並改進,才是治本之道,若只會一再強辯,以為「頭過身就過」,別忘了,勞工可是選民裡最主要的族群,明年大選,
民進黨就等著被下架吧!
(本文刊載於2023年5月3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