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主權」是
民進黨堅持的目標,五月初多明尼加與我國斷交時,蔡總統便表示,「我們不會以犧牲主權、犧牲人民尊嚴的方式,去委曲求全。」五月底,布吉納法索又宣布與我國斷交後,蔡總統老調重彈:「堅持捍衛
台灣主權沒有讓步」。當民進黨決定與
柯文哲分道揚鑣時,蔡總統的理由是柯文哲背離了「台灣的價值」,而此一價值,根據民進黨的說法,就是台灣的「主權」與「自由」。
何以民進黨念茲在茲的言必稱「主權」?因為當國家以捍衛主權為首要政策目標時,其他的自由與憲政便只能妥協或讓位。例如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六月受訪時便表示,台灣追求主權獨立,「最艱難的就是國際情勢,因此拜託大家要團結起來,一起支持政府度過難關」,「希望所有人都站在一起,來證明台灣的改革是正確的。」換言之,在追求主權獨立的旗幟下,犧牲軍公教、追殺在野黨、
兩岸關係急凍、變更教科書等,也都找到了合理性基礎。
捍衛主權既然必須團結全民,民進黨將「主權」與「自由」並列為台灣價值便顯得有些突兀。十七世紀自由主義的勃興,便因思想家冀圖以天賦人權觀念抵制主權巨靈的擴張,兩者根本就是衝突的概念。歷經廿世紀因主權爭議引發的多次戰禍後,人類終於了解主權不利於國際和平與人權保護,進而發展超國家組織致力限縮主權的至高性。可見高懸主權的價值,只會製造統治者專權的藉口,對於人民的自由權利並不必然有利。但民進黨領導人似乎並不瞭解主權捍衛與民主自由的衝突本質,往往一手高舉主權,另一手宣示「自由民主是台灣的生存之道」,彷彿彼此間並無扞格。
廿一世紀後,國際組織授權干預某些國家的人權迫害,並將南斯拉夫與非洲軍閥送上國際法庭公開審判,這些事例不僅挑戰傳統主權概念,也給世人新的希望,亦即超國家組織或可在自由人權保護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台灣參與奧運賽事的經驗,正提供了我們省思主權與自由的機會。為讓運動員有機會在國際賽事上爭取表現,我們犧牲了主權的堅持,屈辱的以「中華台北」參賽。但正因能夠參加,台灣的存在成功吸引了國際關注,當然也對台灣安全提供多一層保障。如果我們堅持正名,也許連參賽機會也沒有,不僅傑出運動員失去被看到的機會,台灣更將成為國際孤兒。
類似的邏輯,台灣如果能在主權認同上採取妥協性的作法,如承認
九二共識或未來的一個中國,換取中國大陸支持台灣加入各項國際組織,則台灣的自由民主將更有機會在國際平台上吸引其他國家的注意。而這些國家對台灣自由民主的讚許,便無疑是台灣安全的最佳保障。加上超國家組織影響力日增,台灣人將不必擔心與大陸友善造成生活方式的改變。反其道而行,則只會使台灣更加孤立,台灣人自豪的自由民主僅能孤芳自賞;而統治者攻訐部分人士「賣台」,更會激化社會對立,最終使得自由民主也因社會分裂而難以為繼。
(本文刊登於107.07.26 聯合報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