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學年開學不久,就傳出花蓮某國小試辦族群分班教學,將四到六年級學生的國語、數學課分成「漢族班」與「原住民班」,族群成為隔離學習的藩籬,在強調族群融合的台灣社會中出現此種事件,實在不可思議。根據學校的說明,分組的目的在於提昇原住民學生的學習成就,且分班後並未影響學生的學習。此種以族群作為分班的做法,已違反族群融合,族群平等的基本精神,更悖離「教育即生活」的哲理,不管學習的成效如何,實沒有任何存在的理由。過去美國曾有「黑白隔離教育政策」,促成黑人、白人種族的對立,更造成社會的動盪不安。為了達到黑白融合的目的,甘迺迪總統曾指派國民兵護衛黑人進入傳統的白人大學就讀,造成舉國動轟動,美國「黑白隔離教育政策」的失敗殷鑑未遠,教育行政人員豈可不慎。
種族可以是學習的藩籬,性別當然也可以作為分隔學習的界線,年前台北市曾試辦建國中學與中山女高同學互訪、共同上課的活動,事後教育行政機關以這種活動能促進男女互動、增進學習效果而沾沾自喜。如果真有如此良好的效果,為何不能取消「男女分校」,而卻要大費周章辦理互訪活動呢?過去社會保守,男女交往限制嚴格,再加上男女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所須之智能亦有所差異,方有男女分校、男女分班的設置。如今,講究兩性平權,男女平等,男女間的交往再無任何的限制,社會已演變成如此,但學校卻還是男女分校、男女分班,與社會的脈動大相逕庭,實在無法理解。
在我國的教育制度中,不必要的學習藩籬處處可見,男女分校、族群學科分班固然可議,但國中能力分班、身心障礙者在單獨設立學校、班級學習,也與學習平等、教育即生活的哲理相違背。國中乃屬國民教育階段,以培育現代化國民為主要目標,基於平等原則,國民教育的內涵不可因學生的才智及未來的生涯目標而有所別,但學校為了升學率的提昇,將學生分成「前段班」、「後段班」或「班前段」、「班後段」,後段的學生在學校不僅被標籤化更被邊緣化,無怪乎學生對學校、社會產生退縮、敵對的態度,也造成社會不安的根源。至於身心障礙者學校畢業之後,必須在社會中與一般人共同工作、生活,如果將其等置於孤立的環境中學習,將造成未來適應的困擾。這些人為的學習藩籬均有撤離的必要。
教育體制中有許多學習的藩籬亟需突破,而教育體制外,也有許多阻礙學習的障礙有待根除。例如大陸學歷及遠距教學學位的採認就是最明確的例子。大陸約一千所的高等教育學府中,雖有部分水準欠佳、意識型態極深,但也不乏世界承認的名校如北大、清華等,但卻因兩岸間意識型態作祟,台灣地區的學子前往就讀學歷無法認可,平白犧牲了許多求學的機會,也阻礙了兩岸進一步的交流。至於利用電腦網路的遠距教學已成世界風潮,世界許多名校都已開設網路教學課程,以克服時空限制,達到多元學習的目標,但時至今日教育部仍不採認網路大學的學歷,遠距學習僅能佔畢業學分數的三分之一,此種僅重視學習型態而漠視學習成果的作為已成遠距學習的最大阻礙,也使許多的學生仍然因受限於時間、距離而無法終身學習,殊為可惜。
有許多不當的藩籬限制我們學生的學習,但也有許多的藩籬阻絕了外國人了解我們、學習我們文化、學術的機會,近日教育部不顧與世界接軌的功能而顢頇的採用中文通用拼音就是一個例證。當聯合國、世界重要圖書館、電腦的中文輸入法都已採用漢語拼音時,但僅因漢語拼音為中共所創,為標榜本土化,而使我國與世界溝通的管道受到阻絕,許多有志學習我國文化的外籍人士學習產生嚴重的困難,就如同在我國文化與外國學者間築起一道高牆,此種作法豈是明智之舉。
學習、教育,關乎國家競爭力的提昇,更與個人的生涯、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學習應與現實的社會環境、社會脈動相配合,並建置一個無障礙的學習環境,以提供全民自由而開放的受教空間。綜觀我國的教育體系及社會環境,阻礙學習的藩籬處處可見,許多人的學習權利與學習機會因而受到剝奪,這豈是強調公平、正義的社會所能容忍?限制學習的藩籬應徹底的摧毀,學生的學習才會有希望,不知教育主管機關是否有如此前瞻的眼光及執行的魄力?
(本文刊載於91.10.12中央日報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