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執政黨在此次九合一地方性選舉中慘敗,最近
勞工團體指出,過去《勞動基準法》所規定的19個「國定假日」是勞工的勞動條件之一,逕向勞動部爭取回復之前配合實施「
一例一休」制度已遭到刪除的7天國假;不過,行政院
賴清德院長則是表示,在追求法律穩定為前提之下,新版《勞動基準法》從今年3月1日起上路迄今實施不及一年,加上希望排除各個職業類別休假制度差異,在短期內沒有再度啟動修法考量。
無庸置疑,「一例一休」制度實施因忽略個別產業特性需求而過度僵化,使得勞資關係陷入嚴重糾葛,導致一年之內被迫進行兩度修正,是兩年以來執政黨在推動改革過程中最為受到社會各界非議批判的政策之一,除了讓廠商尤其中小企業在經營上頗為安定的人力安排受到影響之外,而且讓其在運作極為和諧的勞資關係造成衝擊。
然而,個人認為「一例一休」制度實施迄今造成餘波盪漾核心癥結,其實並非在於勞工7天國假遭到刪除,而是在於勞工報酬並未能夠隨著制度實施大幅提高,反而造成許多勞工被迫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從事兼職工作,始能維持與過去相同的所得水準。這些在勞工報酬上所呈現的糾葛,或許可以從其相關的統計資料發現端倪。先從受僱勞工薪資成長來看,近年以來國內受僱勞工薪資佔GDP的比重,並未因經濟持續成長,而呈現逐漸提高趨勢。
依據主計總處統計資料顯示,受僱勞工薪資佔GDP的比重,從1991年的51.9%逐年下降至2016年的43.8%;相對同一期間,企業盈餘佔GDP之比重,則是從29.8%提高到34.6%。
由此說明,政府追求社會公平積極推動歷次租稅改革,其結果卻又因改革方向朝向廠商傾斜而難以反映受僱勞工同時受惠,使得長期以來
經濟成長所帶來的企業盈餘,並非讓受僱勞工能夠共同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而是讓資方獨自占有分配企業盈餘之權力,此乃近20年來造成國內受僱勞工薪資陷入成長停滯現象的原因之一。
再就受僱勞工薪資動向而言,依據11月29日主計總處所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今年五月國內受僱勞工平均月薪38,500元,比較去年增加2.11%,是近20年來的最大增幅。其中,月薪不到三萬元的受僱勞工之人數或占比持續五年減少,目前共計301.6萬人、占全部的33.28%,比較去年同期減少3.5萬人及0.68%。
雖此一數據為近18年來的新低,但卻是近年逐步調升勞工
基本工資,加上廠商較為積極調薪,其實毫無值得論述之處。
不過,值得我們警惕的是,從上述調查報告中發現,國內臨時性或派遣性的非典型就業者之人數卻呈逐年成長現象,今年五月非典型就業者已經達到81.4萬人、占全部的7.13%,再創歷年新高。由此顯示,近年以來國內許多廠商除了因應環境調整雇用型態之外,實施「一例一休」制度之後,在避免增加成本支出考量下,採取更加多元雇用型態,此乃近年以來導致國內受僱勞工持續
低薪問題的原因之一。
雖我們無法驗證「一例一休」制度糾葛,是造成執政團隊在此次九合一地方性選舉中遭到慘敗的原因之一;但從上述中似乎可以發現,由於法令的傾斜或制度之扭曲,例如:企業盈餘分配比重的缺乏公平合理、企業非典雇用待遇之未能給予保障,讓國內的受僱勞工無法隨著經濟成長或就業型態調整,同步獲致其應取得的薪資水準。此外,加上其他福利項目,包括:生產假、育嬰假、子女教育補助、購屋貸款利率、退休所得替代等條件,也呈現了受僱勞工不如軍警公教族群,這些現象卻又是我們難以否認之事實。
在此同時,解鈴人仍是需要繫鈴人,誠如已耳熟能詳的「勞工是政府心中最軟的族群」名言,更加說明政府在解決受僱勞工已偏低的報酬上是責無旁貸之任務。
是故,在追求法律穩定前提,以及朝向各個職業類別休假制度統一原則下,執政團隊與其讓勞工團體持續陷入7天國假遭到刪除的歧見,不如從現行勞工相關法令的增修或制度之調整,藉以要求資方積極改善受僱勞工報酬。唯有如此,始能解決實施「一例一休」制度所延伸的糾葛。
(本文刊載於2018年12月10日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