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flickr by H.T. Yu,台北市信義區都市更新案。)
台北著名餐廳永福樓廿四日結束營業,由於高房租迫使知名店商選擇離去者很多,店面無人承接,造成台北東區商圈店面空置率超過十五%以上,而這也說明高房租不利房市發展的事實。
根據房屋比價平台對全台網路待租店面的統計,若以二月十八日為基期,則國內待租量達一二四八一間,較去年同期增加近一成,唯平均租金的年跌幅為六點三二%,顯示房屋租賃市場的供過於求日益嚴重。若以六都來觀察,則店面租賃市場不佳不僅在台北市東區,而是遍布全國。
事實上,當前國內店家的退租歇業潮與房市表現不同。今年第一季房市已呈現逐漸復甦走勢,而全國各主要商圈卻呈現歇業潮,顯然政治經濟不確定因素影響甚巨。如政府為營造選舉利多,有獎勵都更條例之容積率最高可達卅%,以及徵空店稅的主張;然而都更政策鬆綁緩不濟急,無法挽救各地商圈逐漸沒落現象,而空店稅一則並無前例可循,二則易引發若房東將稅金轉嫁,或以人頭承租掩蓋空置事實,對商圈發展都無法短時間達到振興之效。
商圈的沒落與政府的都市政策及民眾的所得有關,以北市東區商圈出現「出走潮」為例,除說明消費者的經濟能力不足外,也反映零售商家的經營不力。前者如老年人的退休所得被迫減去三分之一,消費能力頓減;後者如青年所得未見提升,而物價持續上漲,亦無足夠的能力可資消費。商家在經濟情況不佳,消費能力減少,以及經營成本日益提高下,若再加上必須面對高房租的壓力,必然無力支撐,最後只能選擇歇業,造成商圈沒落以及總體經濟的衰退。
人民消費能力下降,商圈活動式微,政府宜提出有效政策,振興經濟,提振國內消費能力,主動協助地方產業,加強輔導經營能力,避免商圈持續衰退現象。其中,稅賦與獎勵措施並行,前者可重新檢討房屋稅及地價稅,或多戶之累進囤房稅率,以及調整營業稅等,並針對商圈路段優先實施,在稽徵成本低且執行沒有爭議的情況下,其所可能達到的懲罰效果甚大;後者可利用門市顧客服務、商圈經營、銷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加以評定,並做為政府獎勵或補助的依據。唯有胡蘿蔔加大棒,獎勵與懲罰恩威並用,才能重建商圈的加乘效果。
在退租潮漸增之際,為免骨牌效應而對當地人民生活水準及國家財政稅收受到衝擊,必須訂定適當的優惠政策及加重稅賦機制,透過獎優懲劣的商家營運績效政策,應可大幅提升商圈的營業效率,減少關門商家的情況,以達到消費者、房東、店家、政府四方皆贏的目的。
(本文刊於2019年2月25日聯合報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