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0年
總統大選鳴槍起跑,成為
民進黨認為執政最重要政績的台商回流投資金額即將突破7,000億元,不但是其最常宣揚的政策,而且是爭取選民支持的論述。不過,最近經濟部次長在立法院接受
國民黨委員質詢時坦承,截至目前為止,海外台商尚未匯回任何投資金額。此一訊息公布之後,立刻引發社會各界譁然。雖府院馬上澄清,已經審核投資金額接近7,000億元,台商回流投資並非未來式,而是進行式,但與過去的論述,卻又呈現南轅北轍。
依據經濟部投資
台灣事務所「台商回台投資方案」資料統計顯示,截至今年11月上旬為止,台商回流投資共計核准153家,累計投資金額6,971億元;其中,5885億元是已上市櫃公司申請,1086億元是未上市櫃公司申請。至於目前執行狀況,包括:新建廠房廠商113家、1,661億元,年底之前增設產線廠商29家、592億元,預估今年台商回流投資實際到位將會達到2,250億元。
面對台商回流投資政績,是審核投資金額抑或是實際到位金額,雖陷入朝野政黨爭辯,但我們更加重視的是,在這些亮麗數據的背後,其卻又隱藏著許多值得探究的問題。
首先,從許多實證中可以發現,投資必須可以推動產業技術不斷進步始能促進經濟持續成長,否則其效益成長將會呈現報酬遞減。誠如過去四十年來台商在投資中國大陸的同時,以較好的知識、技術、經營管理能力對中國大陸
經濟成長的貢獻,有目共睹,亦即目前台商回流投資性質,未來是否能夠對台灣經濟產生持續成長效益,則是有待觀察。
其次,從各國的經驗中亦可發現,通過審核與實際到位的金額落差是正常的現象;尤其在目前國內資金極為充沛狀況下,若政府能夠謹慎監管,避免資金過度放貸,則台商回流投資有效利用國內融資,反而可以解決資金泛濫問題,甚至對金融體系的穩定發展產生正面影響。不過,政府為達政策目標,國發基金配合提供利息補貼貸款,在財政狀況不佳下,這種浮濫慷慨納稅稅款行為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再者,政府所採取的低利融資措施,根本難以加速推動長期產業升級轉型。亦即如果台商回流投資目的,僅是在於利用政府低利融資降低營運成本,豈敢奢望其能夠創造更高或更多附加價值產品。其實,過去台灣廠商一直無法有效創造自有品牌價值,其中部分原因是無法擺脫這種傳統降低成本的製造思維。換句話說,台灣陷入「所得成長停滯」已經超過10年,台灣目前並不需要以追求比較利益的台商回流,造成台灣持續在「平庸型低附加價值經濟」中掙扎,而是迫切需要轉型朝向「創新型高附加價值經濟」升級。
此外,面對美中貿易爭端未歇影響,其實許多海外台商正在重新布局全球生產據點,其中回流台灣投資是其調整全球布局之一環。在此同時,政府資源極為有限,尤其是在全球投資區域位移及產業生態體系重組之下,應該優先迎接具有較高附加價值的投資案與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投資案,藉以加速產業結構轉型,如此始能再造台灣經濟體質。亦即與其提高僅有短期效益的表面投資數據,不如選擇能夠促進台灣經濟持續成長的創新產業。
另一方面,則是在美中貿易衝突迄今稍歇未熄,以及中國大陸經濟下行風險下,針對中國大陸市場採取分散風險策略,已成為各國投資政策重新思考的重點。然而,台灣較為不利的是,除了地理位置、語言文化等因素關聯之外,在市場規模、特定惠台策略等因素磁吸下,未來仍是難以擺脫與中國大陸的經濟糾葛。因此,促進
兩岸關係更加和平穩定發展,此對台灣加強與其他市場的合作或分散風險而言,仍是具有其意義與效益。
整體而言,面對國際環境日益嚴苛之下,台灣若要經濟持續成長、產業加速轉型,在吸引海外台商回流投資政策思考上,筆者認為其關鍵,包括:其一,落實自由開放路線,消弭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門檻,讓台灣成為國際貿易島;其二,維持
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加強兩岸產業合作,讓台灣接軌中國大陸市場動能提高
競爭力;其三,積極尋求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拓展多元市場,讓台灣避免遭到國際社會邊緣化。因此,唯有擺脫政治目的刻意誇大投資金額,始能爭取選民支持,贏得大選。
(本文刊載於2019年11月21日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