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揆
蘇貞昌昨天無預警的在行政院召開會議表示,為了因應情勢變化,他「願意放空自己」,「主動配合」陳總統「重新調整人事布局的需要」,故向陳總統主動請辭,並獲總統同意。
此一動作想必讓許多政局的觀察者大感錯愕,因為就各種客觀情勢分析,此時此刻實在看不出閣揆有任何請辭的必要性與合理性。蘇的公開理由,是「願意放空自己,配合總統重新調整人事布局的需要」。此一說詞,無異創造了歷任行政院長更替,最缺乏尊嚴的離職理由。
總統直選以後,行政院長的地位大不如前,固是事實;但就憲政法理而言,身為最高行政首長,院長仍享有一定的尊崇與威信。故而,兩位直選總統雖有民意做靠山,撤換院長時,往往也會尋求適當的法理依據,如利用總統或立院改選、政策不合、或民意反映欠佳等。至於以「願意放空自己」,「配合總統人事布局」而請辭,則聞所未聞。這陣子,內閣總預算未獲國會通過,對任何民主國家閣揆早就該下台負責;但蘇揆對此不動如山,反而為了「配合總統人事布局」而「放空自己」,難道我們的院長是總統的家臣,而不是政策的執行長?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初選時,蘇揆誇耀政績的廣告仍然墨跡未乾,如果自認做得不錯,今天根本就「不必」請辭。初選失利後,既與總統大位絕緣,在現任總統任期不足一年的情況下,正好可以扮演最佳「看守內閣」的角色,對有責任感的閣揆而言,也根本「不能」辭職。在不必與不能的客觀情勢下,蘇揆卻堅持選擇離開,我們便不能不懷疑,是否有更為震撼的謀略正在布局中,否則院長又何必作賤至此?
最為善意的揣測,便是蘇揆有意空出院長的戰略制高點,以便同黨候選人謝長廷可以從容布局。但此一假設若要成真,便必須總統與蘇揆都對謝長廷懷抱強烈善意;而就初選前後的各項事證觀察,此一善意與度量似乎並不存在。
另一個揣測,便是陳總統感受到時間的壓力,希望在解職前儘速完成長久的理想,由於蘇揆作風穩健,故只有陣前換將。近日來,陳總統的若干言談,似乎也頗能支持此一揣測,例如,警告「不要看不起跛腳的人」、對WHO發表強硬談話、強調
台灣前途決議文不必刪、邀請胡錦濤訪台等,讓人看得目不暇給。這些主張如果落實,未來無論是馬或謝擔任繼任人,要扭轉陳總統的路線便當然困難許多。
最為負面的揣測,便是陳總統或許有意形塑無法改選總統的形勢,而執行此項意志的,當然不可能是對大位有企圖心或具有民間聲望的政治人物,也因此蘇揆必須下台。長扁間嫌隙,政壇上不是秘密,以扁目前弊案纏身觀之,若說不擔心謝長廷的脫穎而出,恐怕也是違心之論。與其坐待未來接受謝或馬的檢驗,倒不如積極營造議題,使得總統選舉必須延後。過去號稱民主先生的李總統便曾經嘗試過,誰說陳總統不會因此得到啟發?
這些揣測何者較為貼近事實,相信很快便可以由蘇揆的繼任人選看出端倪。自從兩顆子彈發生以後,台灣政情的觀察者,相信都早已體會,在解讀台灣的政情走向時,必須具備無限的想像空間。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