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WTO)是全球貿易秩序的維持者,主要職能在透過新回合多邊談判確立新的貿易規則,並且監督會員對規則的落實。自二○○四年底最後一輪杜哈回合談判未能完成,WTO在全球架構下推動貿易自由化的影響力漸減,會員間代之而起的是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風潮,有的是一對一,有的則是多個成員共同簽署,呈現多樣化區域經濟整合。
美中貿易戰和
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供應鏈遭遇危機,促使主要貿易國家更熱中簽署FTA以建立區域供應鏈。
全球原有兩個主要大型區域經濟整合。一在歐洲,廿七個國家建構成歐盟區(EU),為去除邊境障礙最徹底的共同市場,區域內貿易占總貿易額超過百分之六十。另一在美洲,
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原成立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區域內貿易占總貿易額約百分之五十。
川普政府上台後啟動談判,三國重新簽署美墨加協定(USMCA)。由於USMCA採較嚴格原產地標準,例如整車之汽車零組件在區域內製造的比重從百分之六十二點五上調到百分之七十五,將促使跨國企業在當地建立整合程度更高的供應鏈,區域內貿易將會進一步提升。
換言之,區域經濟整合雖未必會對外形成高牆,但企業考慮總成本、供應鏈時效及風險等諸多因素,會致力追求供應鏈當地化,因此產生進口替代效應。
亞洲則原僅有東協十國(ASEAN)自成自貿區,因發展程度相對落後,區域內貿易占總貿易不到百分之卅,主要發展仍倚賴對區域外貿易。目前十五個經濟體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包括日韓等科技先進國家及大陸這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勢將在區域內構建完整供應鏈而取代外來進口。由於RCEP占我出口高達百分之五十八,將嚴重衝擊我出口產業和經濟。
另外,連結亞太地區十一國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已經生效,
台灣亦被排除在外。經濟部長說:RCEP非蔡政府努力的目標,加入CPTPP也不成熟。在區域經濟整合浪潮中,台灣唯一的下場豈不就是被邊緣化。
本來台灣還存有一條較辛苦的道路可走,那就是洽簽雙邊FTA,一方面突破多邊大型區域整合的障礙,從局部破口進入當地供應鏈。例如我國在馬政府時代已與RCEP中新加坡和紐西蘭簽有經濟合作協定;另方面藉由堆積木方式,逐步累積加入多邊協定的有利條件。但在當前蔡政府
兩岸關係採取敵對政策之下,與主要貿易夥伴簽署雙邊協定一事無成,足見此路亦是希望渺茫。
被區域整合邊緣化的台灣若要脫困而出,只剩一條路,就是運用科技創新創造不可或缺的價值。但此路之艱辛,對產業界有如攀岩,需要蔡政府下重大決心協助企業,一是推動和日本、美國等科技國家合作,另一是創造產業研發創新的環境,例如加強研發投資抵減租稅優惠和財政補助以鼓勵企業投入研發。但是衡諸政府文官制度被嚴重破壞,外行官員充斥,讓人只能對政府的作為和從被邊緣化中突圍而出不期不待。
(本文刊於2020年12月11日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