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員工組裝、測試光纖系統。)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在稍早前公布,《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下稱《貿易倡議》)所涉及的11項內容,經兩個餘月嚴謹的準備過程及協商後,雙方同意在公平、對等的基礎上,從今(2022)年9月下旬或10月起啟動,同時先就「貿易便捷化、中小企業、反貪污、法規訂定原則」等4項議題分項進行談判,此是未來提升台美經濟關係最重要的一步。
近年以來,
台灣在面對國際政治「一中原則」的現實氛圍下,不論是洽簽雙邊自由貿易協議,或參與多邊區域經濟協定,皆難有所突破,使蔡政府希望透過台美《貿易倡議》突破現實困境。由於台美《貿易倡議》,與在此之前成立,但台灣未受邀加入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理念頗為相同,如果能夠參與
美國所主導推動的公平競爭、相互合作的貿易夥伴關係之一環,將有助於台灣深化與美國的經濟關係,未來藉此順利接軌IPEF。
台經濟需要外在力量驅動
特別是在台灣經濟結構面對轉型壓力下,並非僅追求低廉成本,而是需要符合以人本、環保、永續等為根本,同時在外在力量的驅動下持續往前走,顯示台灣願意在重視自由、公平、開放競爭的狀況下進行經濟互動,藉此在國際上形塑台灣的形象。再者,美國積極推動供應鏈重組,除了鼓勵美國企業回流本土之外,其所倡議的「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模式,若被指定為其合作的盟友,則等於昭告天下,台灣是美國供應鏈重組的夥伴。
雖然蔡政府樂觀期待透過台美《貿易倡議》,未來接軌美國所主導推動的IPEF,甚至希望藉此降低過去40餘年來對中國大陸市場的依賴關係;但此種經濟戰略思維,似乎忽略了此一期間,
兩岸產業緊密互動往來所形塑的貿易結構,不但無法突破台灣爭取加入國際經濟組織面對的困境,而且可能導致台灣持續
經濟成長陷入難以掌握的風險。這些可從兩岸貿易結構的發展變化見其端倪。
數據顯示兩岸經濟難脫鉤
先從台灣對中國大陸(包括港澳)之出口變化加以觀察,雖然今年受到中國尚未完全解除封控政策,最近對台部分農漁產品採取限制措施,影響台灣對大陸的出口表現,但若從兩岸貿易體量來看,受到封控的影響或限制種類占比偏低,累計今年上半年度對大陸出口達到970.6億美元、占整體出口金額的42.3%,為歷年同期之次高。
此外,由於兩岸貿易在統計上,因採取離岸價格(FOB)、到岸價格(CIF)、原產地區等不同,而導致貿易統計有所差異,如果按照中國大陸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度台灣對大陸出口高達1,225.2億美元,同比增長7.3%。
再就台灣對中國大陸(包括港澳)貿易發展的軌跡而言,依據政府資料統計,1990年台灣對大陸出口貿易僅41億美元,隨著對大陸投資增加促進貿易成長,2000年突破300億美元,而且對大陸貿易占對外貿易之比重升至24.4%,超過美國,成為台灣最大出口地區。
從此之後,台灣對大陸貿易占比逐年上升超過40%,反觀對美占比一路下降,不及15%。由此可見,兩岸歷經40餘年發展已形成脣齒相依的產業鏈關係,尤其在全球的生產布局中,更打造出密不可分的供應鏈體系。
此外,如果以「台灣接單、中國出口」的模式觀察,20餘年以來更為台灣創造出不少三角貿易利益。以去年為實例,三角貿易淨收入高達354億美元,為台灣的經濟成長貢獻0.5個百分點,若無三角貿易的淨收入,則難達到政府引以為傲的經濟成長6%之亮麗表現。最近幾年,雖中美貿易爭端,導致台灣對外貿易結構產生變化,但大陸仍然是最大出口地區,同時也是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去年貿易順差首度超過1,000億美元,其對台灣經濟成長的貢獻不言可喻。
另一方面,若從促進台灣經濟成長動能加以比較,究竟是美國重要?抑或是中國大陸重要?以出口貿易的體量來說,其占比是3:1,顯示中國大陸較為重要。在此同時,主計總處曾經進行估計,如果美國經濟成長每降1個百分點,台灣將會因此降低0.07個百分點,相對中國經濟成長每降1個百分點,台灣則隨著降低0.29個百分點,說明中國大陸對台灣經濟的影響是美國的4倍,更是無庸置疑。
擔心依賴不如利用利基
台灣屬於小型經濟體系,先天資源有限、市場狹小,雖極易發展個別優勢產業,但在此種類型經濟體系下,產業發展必須依賴全球化運作,同時利用產業鏈連結海外市場,是持續生存的關鍵。與之相對的中國大陸屬於大型經濟體系,生產要素豐沛、市場廣闊,極易構築完整產業體系,不但是經濟全球化的核心,而且為全球產業鏈的重要環節。
由於兩岸地理位置相鄰,加上產業緊密連結,在大國周邊環境下,根本難以擺脫對中國大陸市場的依賴。正因如此,台灣與其擔心過度依賴或遭到威脅,不如透過台灣長期以來所累積的產業創新、技術實力利基,同時利用地理位置在大陸周邊的先天優勢,從其內需市場發展脈動中精準掌握機會,捨此別無他途。
(本文刊於2022年10月1日觀察雜誌第1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