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聯考成為升學主義的象徵,許多人視它為洪水猛獸,近十年來,多元文化的興起,結束了單一升學方式的填鴨式教育。廢聯考改教育方式,原本的美意是擬以多元入學替代方式,均衡教育機會、減少學生補習的時間、降低考生的壓力,更重要的是來自於低社會階層家庭子女能藉此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然而近日熱門話題之一,「十八分上大學」,卻打破了這樣的美夢,受教育十八年的應屆考生,平均一科只要考二點八分,就有大學可以就讀,對教育部推動的十二年國教的確有如一計當頭棒喝。
教改推動十餘年,空有理想,貿然施行,在缺乏事前周延計畫與研討之下,日漸浮現問題。教改實施初期主張廣設大學,無非希望提升人力素質,減輕升學壓力,但落實到政策,卻不敵少子化效應,十幾年後招生人數遠遠超越新生人數,新設高學費的私立大學,在缺乏辦學資源與經驗,招不到優秀的學生,教育資源的浪費不遑多論,而教育部現在才要研擬設定錄取門檻與建立退場機制。
18分上大學,誰的錯?聯考制度在我國施行已久,注重文憑的社會裡,擠進大學窄門是所有學子的目標、父母的期盼、鄉里的榮耀,要將一元化的教育體制轉化為多元教育方式,是需要在解決了嚴重的升學競爭之後才能來改善教育。升學競爭對社會的影響是全面的,教改單位應多注重升學競爭對教育的不利影響,而思考改善之道,面對這一問題時,決不能輕易地提出「腳痛就砍腳」的主張,好比因為學生升學壓力過大,所以增設大學,廣增大學名額,而忽略教育品質。
平均一學科不到三分,在基礎教育尚未充分奠定的情況下,對於延續的高等教育能否吸收,的確值得探討。高教政策有必要從國小開始把關,不能因為大學錄取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六點二八,就輕易讓學生放棄學習國、高中基本教育,良性的競爭有助於學生程度提升,適時的檢定亦有助於教師輔導學習落後的學生。為避免大學程度的M型化,未來除了應限定大學系所增設的門檻,更應著重於國小、國中、高中的能力檢定。檢定能力除了能確認學習的效果,更能藉由檢定結果,促使教師針對學生性向、資質,提供不同課程選讀,補強學生弱勢能力。
在強調智育的一元化教育轉至多元文化教育的途徑中,如何從錯置人才到人人皆精英,是需要集結眾人努力與專業的探討,不能僅是一時的政治宣示,未來教育政策亦不應再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主張。期待未來多元文化教育的來臨,能創造出行行出狀元,而非人人皆有大學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