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內閣知名度不到百分之一的部長幾近四成,為此,有人呼籲政府應努力施政,才能讓百姓熟悉部會首長。
政治人物知名度的高低,在施政績效的好壞,多少有些參考價值。
台灣過去的政壇,做得好的往往也越有名,例如故總統蔣經國、行政院長孫運璿、經濟部長李國鼎等人,對台灣的發展有卓越的貢獻,也肯定會在歷史上留名。然而,這並不表示,名氣越大形象就越好,況且,形象好壞也不一定與施政成績有關,尤其在媒體競相追逐腥羶色話題的今天,以知名度來判斷閣員的施政,就更有問題了。
想想看,扁政府時期,哪些官員比較有名氣呢?第一名大概非
陳水扁莫屬,但是,他們一家人的貪腐程度,恐怕已創下中華民國史的記錄。其次就是所謂「上杜下謝又連莊」,這些人的高知名度,都是以炒作爭議性話題,甚至公然講粗話得來的。
有人建議政府要積極推動具體政策,才能讓百姓多認識閣員。為了福國利民,政策當然要積極推動,但若以施政做為出名的手段,恐怕是緣木求魚。以現在許多媒體的習性來說,除非是有聳動效果的政策,否則記者根本不感興趣,官員就算說破了嘴,召開一百次記者會,也上不了版面,即使好不容易報導了一點點,也很難引起注意。這年頭想要出名,與其做一千件好事,不如做一件壞事來得容易。這也就是為何有些人搞抗爭,如果不訴諸暴力,或脫衣、吃大便之類驚世駭俗的舉動,媒體根本懶得理你。同理,當今閣員若想走紅,與其認真工作,還不如亂講話、製造醜聞來得快些。
由此可見,這年頭名氣大未必是件好事!閣員的工作又不是唱歌、跳舞或演戲,似乎不必那麼在意知名度。與其關心部會首長的個人形象,不如看看整體團隊的施政績效,而政府的施政績效,最好從實質客觀的數據,諸如就業率、
經濟成長率等來判斷。即使是主觀印象,也應該從施政滿意度或國民幸福感等來衡量,較有實質意義。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但若只把焦點放在「人」,忘了還有「管理」和「事」,恐怕只會形成政治泡沬化,陷入盲目、空泛的英雄崇拜而已。
(本文代表作者個人意見;經修改後曾登於98.12.31中國時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