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的二○一一,更可謂台灣電影的重生年:「翻滾吧!阿信」在台創下約八千萬元台幣的票房後,順利在大陸各地電影院公開播映,前三天票房就逼近二千萬元;另一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也在擄獲四點六億元台灣票房後試圖登陸,目前已通過審批,將於六日在大陸院線上映;至於抗日史實巨作「賽德克‧巴萊」在台收入超過六億元,也申請進入大陸市場,可望在農曆年後亮相。
回顧二○○八年五月,國民黨重新執政,馬英九總統以「先經貿,後政治」為兩岸政策方向。三年多來,台灣與大陸的雙邊關係獲大幅進展。特別是在大三通、陸客來台觀光啟動之後和ECFA實施以來,成果更明顯。據估計單二○一一年,大陸觀光客在台使用銀聯卡消費金額,即可望達新台幣五百億元;ECFA則為台灣GDP增加二千多億元,全台總產值更增加九千億元;至於台灣的農產品向大陸輸出方面,納入ECFA早收清單的部分,在二○一一年一至十月期間總值為九千五百七十萬美元。
平心而論,這三年間就屬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較為緩慢,連開放陸生來台就學一項,都因為相關配套規定限制太多,導致第一年招生人數不如預期。其他文教機構間的合作多半停留在民間層次,眼前這一波台灣本土電影的大鳴大放,總算令文化藝術界精神一振。
筆者曾多次在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或各項民間學術交流會議中提出「兩岸間應以文化促進融合」的觀點。蓋「經貿」合作,是必須產生利益後才能顯出正面效果;而「政治」協商?由於彼此在思想和制度上歧異尚大,短期內有難度。唯有「文化」,包括音樂、美術、文學、戲劇、影視、體育、教育、民間技藝等等,可以無時無刻進行交流。畢竟兩岸人民乃源於同一泛文化體系,沒有政黨派閥之別;倘若文化活動的交流,乃至文創產業的合作,亦能得到公權力的引導與支持,一定可在短期內水到渠成。
一九八七年是兩岸歷史轉折的一年,當時政府宣布開放赴大陸探親,明謂兩岸交流啟幕,但不久蔣經國先生辭世,此一時間點實則係李登輝、陳水扁兩位前任總統相繼接棒施行「去中國化」,經二十年,該項政策已在中國人與台灣人之間、中華文化與台灣文化之間建立了嫌隙,並不斷深化。其所造成的結果與格局,僅就產業發展方面來看,已不啻於將台灣的文化創意業界,局限在二千三百萬的小小市場中了。
故此,兩岸之間的文化交融,若能匯成一股力量,或足以適度抵銷「去中國化」的潮流,進一步讓困頓的本地文化產業,至少有一個「放眼大陸,進軍全球」的機會。
另外,我們在希望中也察覺到若干隱憂。從網路民意中,不斷看到兩岸觀眾針對台灣本土意識較重的劇情,爆發激烈筆戰。此一現象證明兩地年輕族群之間果然已存在一種次文化的差異;這種差異,又隨著中國大陸近年來整體國力日盛、漸成世界霸權後高漲的民族主義,而更形明顯。
其實,一般大陸人民對「台灣同胞」的態度是多變而複雜的:從早期的「憧憬、羨慕」,跟著中央的政策轉變成「關切、珍愛」,而在近一兩年來得不到台灣社會相對的友善回應後,逐漸發酵為「失望、怨懟」的情緒。或許,在這種糾結的態度轉變猶未擴大之前,兩岸人民亟需加速精神文化層面的交流,來預為防範。 如今,「阿信」立了第一功,「那些年」和「賽德克」是否能有效彌合兩地人民的次文化隔閡,也許和成功打開大陸市場站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曾刊登於101.1.4人間福報「人間百年筆陣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