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一月二十三日搭機前往我三友邦聖多美普林西比、布吉納法索、及宏都拉斯訪問,並於三十日除夕夜前夕返國。此次馬總統八天七夜出訪順利成功,期間飛越俄羅斯、過境德國法蘭克福、美國洛杉磯,證明馬政府推動「活路外交」政策之可行性。馬總統此行不僅成功穩固邦誼、達到宣慰僑胞的效果,同時再度證明在國際間中華民國是走的出去的。
首先,就穩固邦誼而言,過去五年多來,在「活路外交」指導原則下,馬總統出訪創下許多第一。其中,此次馬總統第九次出訪,成為首位在任內走訪所有二十二個邦交國的中華民國總統,實屬難能可貴。此外,去年三月,馬總統出席於梵蒂岡舉行之新任教宗方濟的就職彌撒,成為中、梵建交七十一年以來,第一位會見教宗的我國現任元首,意義非凡。短短幾天停留時間,不僅與美國副總統拜登見面,也與其它出席彌撒的多國元首或慶賀團代表,如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及阿根廷總統費南德茲(Cristina Fernandez de Kirchner)有親切的交談,大大提升我中華民國在國際間的能見度。除了會見教宗,馬總統更史無前例前往我駐義大利代表處視察,創下我國元首視察駐外代表處先例,大大振奮我外交人員士氣。
第二、過境外交充實。過境德國法蘭克福機場為首次獲得歐洲大國同意,意義非凡。此次過境,我方維持低調,顧及過境國家的立場,未大肆宣揚,成功與德國方面建立默契與互信,此種模式對於未來我方高層官員出訪,建立實質效益,有助於未來雙方實質關係的推展,也是「活路外交」之重要精神之一。去年八月馬總統訪問南美洲暨加勒比海五友邦,過境紐約,造訪紐約中華公所,贈送匾額,為該公所成立130年來,首位中華民國總統親臨。而此次過境洛杉磯,造訪羅省(Los Angeles)中華公所,亦為首次來訪之中華民國總統,令僑界為之振奮。
回想起2009年,政府推動改造方案,僑委會預定裁撤,併入行政院大翻修,外交部成為新的外交僑務部,引起美國僑界反彈、揚言一旦照計畫辦理,即政府唾棄了華僑,他們也就決定易幟,情況嚴重,後來經過各方努力、馬總統從善如流,將原已之定案,外交僑務部撤回,僑委會仍然維持不變,一場風波消弭於無形,僑界擁護中華民國的傳統與熱情絲毫不受影響。建國100年國慶大典、報到僑團與代表多達兩萬兩千餘人,破歷年之記錄,因此去年馬總統過境紐約及今年初過境洛杉磯訪問各界僑團獲得熱烈歡迎。中華民國經過退出聯合國及中美斷交兩大挫敗仍獲北美僑界之認同,僑心項背可見一般,屬為難得。
除了獲得僑胞熱烈歡迎,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馬總統過境洛杉磯,不僅會見洛杉磯市市長賈西提(Eric Garcetti)與美國工商企業界領袖,並與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與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女士舉行電話會談。柯林頓夫婦對於馬政府執政五年多來,兩岸關係大幅和緩,與維護區域和平扮演的角色,表達高度肯定之意。
最後,過去五年多來,政府揚棄民進黨2000-2008年執政時期的「烽火外交」、「衝撞外交」、「密室外交」、「迷航外交」與前政府「金錢外交」的做法,改推動「活路外交」,期間受到在野黨無情批評,稱為「投降外交」,如今「活路外交」實施五年多來,已逐漸獲致成果,不僅扭轉以往在民進黨執政時期被視為麻煩製造者的印象,也讓中華民國總統能造訪僑胞所在之處,並到駐外代表處視察,在有尊嚴的情況下,讓中華民國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刊載於2014 2.11 中央日報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