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人民幣。)
二月下旬,人民幣匯率出現驟然大貶的走勢。短短不到十個交易日,就從2月19日的6.06一路狂貶到近期盤中的新低點6.17,貶值幅度將近2%。對照去年(2013)一整年3%的升值幅度,這樣的貶幅可說是相當驚人。而且,對於已經習慣人民幣升值走勢的企業及投資大眾來說,也造成極大的震撼。
呼應深化匯改決心
細究此次人民幣急貶的原因,各方推測主要是人民銀行趁著大陸二月出口數據大幅衰退兩成之際,因勢利導讓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向下調整。目的是擴大人民幣雙向的波動空間,消除大眾對人民幣只升不貶的預期心理,同時抑制單邊升值預期的套利熱錢流入。當然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指出,由於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即將登場,到時人民幣匯率問題勢將又會成為檯面討論的重心,此時先讓人民幣貶值,到時再緩慢升值,也可減輕美方促升人民幣的壓力。
不論背後真正的理由為何,嚴格說來,對於人民幣這樣突如其來的走勢,若有經常留意人行官員的談話,其實並不會太令人意外。從去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設定深化改革的目標後,如何有序地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機制,就一直是人行行長周小川強調的改革方向。此次人民幣的驟貶,就某種層面來說,只是在呼應大陸官方深化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決心。
長期來看,由於中國大陸的經常帳與金融帳仍然維持鉅額的雙順差,在龐大的外匯儲備(截至2013年底為3.82兆美元)累積下,勢必會對人民幣的升值趨勢提供一定的支撐力道。而中國大陸為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擴大人民幣在貿易及投資中的跨境使用,也不會輕易坐視人民幣長期走貶。換句話說,此次人民幣驟貶應該只是短期的震盪,長期仍將維持走升趨勢。
留意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民幣出現驟貶走勢後,大陸股市也隨之出現重挫的局面。上證指數短短十幾天內下跌超過9%,近日盤中更是創下七個月以來的新低記錄,1,974.38點。股匯雙殺的結果容易讓人聯想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在外資大舉撤離下,導致亞洲國家股、匯市崩盤的情景。當時重災區的泰國、馬來西亞及韓國等國也是都在貨幣急貶後,股市隨之重挫。雖然就目前的情勢觀察,大陸股匯重挫情況並不如處於亞洲金融風暴下的東亞各國嚴重,且經濟體質也較為優異,但面對當前詭譎多變的國際金融情勢,尤其是QE逐漸縮減之際,資金是否將持續撤離中國大陸等新興市場,進一步導致新興市場股、匯市的重挫,都值得特別留意。
可能加大地方債的風險
此外,隨著陸股大跌,是否會引爆中國大陸地方債的風暴,可能也是未來大陸政府必須密切注意的。根據中國大陸審計署於去年12月發布的《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截至2013年6月底,包括或有負債及負有擔保責任的中國地方政府負債已經狂升至17.9兆元人民幣(將近3兆美元),自2010年底迄今,已暴增67%。
規模龐大的地方債除反映中國經濟深層的結構性問題外,也對中國
經濟成長及金融穩定造成威脅。而隨著債務還款高峰期的即將到來,各地方政府也積極思索還款之道,其中賣股還債已是繼發行新債及出售土地的重要還債來源。然如今在大陸股市的暴跌下,此還款管道可能受阻,地方政府勢必得另籌財源還債,無形中也加大地方債的風險。
整體來看,此次人民幣急貶是源自於官方的因勢利導,貶值幅度及速度顯然也在大陸政府的掌控之中。在政策目的達成後,長期人民幣理應恢復升值的趨勢,投資人應不需過度擔心。不過,人民幣急貶引發資金外逃的疑慮,是否會導致大陸股市持續重挫,甚至在連鎖效應下擴大大陸地方債的風險,有必要持續關注。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刊載於2014年3月14日旺報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