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11個月,
兩岸貨貿協議近日進行第9輪談判,仍有不少抗議者要求「拒絕黑箱、停止談判」。看來,貨貿要擺脫黑箱陰霾,誠屬不易。兩岸協議督條例未過,又中韓
FTA簽署在即,若停止談判或談判結果未獲預期,則
台灣產業前景堪憂。
貨貿協議涉及好幾千項商品的關稅,其中對台灣出口產值影響較大的產業,也是台韓主要競爭產品,包括面板、石化、工具機、汽車。其中,工具機及面板產業可說是腹背受敵。進一步言之,台灣工具機出口到
美國要被課徵4-5%的關稅,韓美已簽定FTA,可享免關稅優惠。
又
ECFA早收清單中雖然爭取到陸方17項已降為零關稅的產品,但仍受到控制器區域產值含量等特定原產地規則的限制,仍有55項左右工具機產品需課徵5%-15%的進口關稅。工具機是工業之母,不論是基於國防安全或是產業發展的需求都少不了他。大陸近幾年來已將工具機視為待培養的民族工業,傾力扶植本土工具機業者,目前,陸產工具機的市占率已由5成提升至7成。台灣工具機出口值衰退,實其來有自。
大陸早已非吳下阿蒙
再者,大陸為發展面板業,不斷地從台灣挖人才及技術,其技術及品質早已非吳下阿蒙。華星光電在2012年做出全球最大的110吋液晶電視,是大陸在全球第一次技術領先。又大陸在2007年的十一五計畫中正式將面板產業列為重點扶植產業,並設下2015年,大陸8成面板必須在本土製造的目標。
據了解,這次的談判已達成初步共識,雙方同意依產業
競爭力,分為5個「籃子」的等級關稅;A籃是零關稅,我方有意將面板、石化、工具機、汽車與鋼鐵等主力產業優先納入;B籃是生效的5年內降稅;C籃為10年內降稅,競爭力較弱的產業會被歸類在此或下一階段;D籃則為15年內降稅;而E籃則是「不降稅」。但大陸方若基於保護其工具機、面板,則對台、韓關鍵產業的關稅談判應不致做太大讓步。
反服貿及貨貿者謂,台灣和大陸經濟相互依存的關係不斷加強,擔心台灣會否成為大陸的經濟附庸。何不捨大陸市場而趨向歐美?中國大陸是世界最大消費市場、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亞洲經濟的重心;不僅台灣在內的亞太國家、歐美各國也都紛紛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貿易關係。
又台灣若不與大陸談經貿合作,北京將杯葛台灣參與
TPP等多邊協定:反之,兩岸若能完成ECFA後續相關協議,台灣可順利與其他經濟體洽簽FTA、進而加入多邊協定,亦可減輕經濟上對大陸的依賴。與其說,台灣對大陸的依賴;無寧說,大陸是台灣參與TPP、RECP的跳板。
供應鏈角色將被取代
平情而論,貨貿協議是台灣和大陸針對雙邊貿易商品進行相互減免關稅之安排,其影響力相較於《
服貿協議》,實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面對中韓FTA的威脅,以及大陸對本土產業的扶植,國內政黨惡鬥,我們不能有過高期待,但也不能怯戰而躑躅不前。因為貨貿若延宕太久,產業供應鏈角色將被取代,進而有邊緣化的危機。
一方面,期盼兩岸監督條例盡速立法通過;另一方面,我方代表也要做好兩岸貨貿談判的攻防,為產業爭取有利的關稅條件;同時;更要鼓勵創新、加速產業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
(本文刊j載於2014年9月14日中國時報)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